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思想者-正文
世界那么大,想好了再出发
王地
//www.workercn.cn2015-05-07来源:检察日报
分享到:更多

  

  天暖和了,人的心也痒痒。最近周围的人都在忙着聚会,似乎昨天还躁动不安的我们,发现转眼间已经从大学毕业十年了,十年聚会,还是选择推掉其他事情,参加。毕竟,母校变化那么大,我想去看看。

  这句话听着有点耳熟,上个月河南一所实验中学女心理教师的一封辞职信里好像有类似句型,十个字的辞职信理由很潇洒: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有人评价这是史上最具情怀的辞职信,没有之一。

  心里装着诗和远方,这样的文艺范儿,激起了很多人对于远方那种渴望又暂时不可及的共鸣,就像很多年前流行的一句话,这位女教师是代替大家去实现“疲惫生活中的英雄主义梦想”。所以说,教师靓也好写的字美也罢,形式美只是漂亮的包装,而辞职信里传达的豁达、舒畅、喜悦之感,这种有“舍”有“得”,这种很多人求“之”不“得”,才最抓人心。

  我想起2013年的一篇报道,浙江杭州一名保安的辞职信也只有一句话:我要像梦一样自由,回家养猪,请批准。和这名女教师的信有异曲同工之处,不过是一个想致富,一个要上路。而要上路的显然获得更多网友的情感认同。毕竟上班族的呼声总要比保安群体扩散力强些,表达被剥削被压迫的诉求也更猛烈一些。

  我对女教师的做法表示艳羡,但并不赞成观点的放大和行为的盲从。如果说女教师言行唯一有些不着调的就是让大家觉得其身份和言行不相符,容易让崇拜她的学生以及所有被她精神感染的年轻人有一个导向,说走就走,在追求心性自由的路上,责任和义务皆可抛弃。

  抛弃后就真能获得心灵的快乐吗?“去看看”之后就能心灵统一了吗?未必吧,自由几年之后,人又会开始追忆稳定的生活。就像很多人发誓退休后要周游世界,然而退休后转上几个城市就懒得再去转了,就是这个道理。所以说,无论是走出围城还是呆在围城之内,快乐不快乐显然不取决于你出去还是留下。追名逐利不能促进心灵统一,放马世界也不一定就活出人生价值,反倒是先贤先哲的中庸之道、保持克制等理论,更有助于完善身心。具体点说,我们时常会感觉自己的内心很分裂吧,那就是我们的心灵在有意识和无意识间徘徊的结果,我们不仅要活在有意识、遵规范的社会层面,也要了解自己内心随性的需要。然后,我们通过时间的积累和不断的尝试,找到一条适合自己的道路,在这条路上,既能满足内心的需要,又能满足社会的需要。

  丁丁张在他的《世界与你无关》一书中说,不是所有人必须一个样子,不是所有人必须被爱,不是所有人都一定统一标准,承认大家的不同,跟承认大家的相似一样,是件理性的事。旅行是美好的,贵的东西是美好的,美好的东西值得付出更多的金钱和时间,美好的人值得追求,并不影响我们善待普通的事物,以及珍存那些我们不爱但爱着我们的普通的人。

  工作也一样,善待岗位,珍存友情,时间长了兴许有更大收获。其实老师的辞职并不一定如那封信里的十个字描述得那么潇洒,工作的种种不如意可能才是她到外面世界看看的真正原因。

  世界那么大,想好了再出发。出去看看可能会找到这条路,呆在体制内也可能会找到这条路。它与身在哪里无关,与心在哪里有关。生活有苦有甜,工作的成就感、为家人打拼的满足感也弥足珍贵,即使身体不能上路,我们的思想可以走在路上。这,或许应该是更多普通人可以做的选择吧。

零容忍党员干部追求低级趣味

  趣味属于人的心理和精神上的选择,党员干部远离低级趣味,关键是要管住自己,不但筑好“防火墙”,还要备好……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0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