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这是一个美好的夏夜。流连在地安门雁翅楼书店的很多文化人,心情可以用一句话来形容:古建和书籍,皆不可辜负。
始建于近600年前,拆除于60多年前,如今景观重建的雁翅楼,严格意义上称不上“古建筑”。但是,原貌重现在车水马龙的地安门当年遗址,也算续上了数百年的一线文脉。
何况,这“脱胎换骨”的雁翅楼,引入的是古籍书店。古色古香的楼,宣纸线装的书,本就是“绝配”。“24小时不打烊”的新风尚,更令其增色不少。
同在西城,全国重点文保单位万松老人塔,自从引入民间力量,建成非营利性公共阅读空间——“砖读空间”,一直门庭若市。倾注热情,假以时日,雁翅楼也有望成为京城一座文化新地标。
不过,并非所有的古建筑都有此幸运。在历史变迁中被损毁,因漠视文化价值被拆除,是一种伤。被不正当地占用,长期得不到应有保护和修缮,是另一种伤。修复后“为了保护”大门紧锁,不对外开放,甚至挪用为私人会所、“个人领地”,是一种痛。虽然成为公共场所,用途设定却与公众需求脱节,长期门可罗雀,是另一种痛。
如此种种,令人惋惜,甚至心生疑惑:如果保护起来的古建筑,却“拒人于千里之外”,那和普通的你我,又有多大关系呢?
唯有融入生活,才有鲜活生命。对古建筑来说,也是如此。这种融入,有时是简单、直接的展示。所以故宫博物院不断开放新的参观区域,力争把壮美的紫禁城尽可能展示给公众。这种融入,也可以是作为各种文化活动的举办空间。在保护古建筑本体的前提下,“凝固的音乐”将成为活动的绝佳背景,也将因文化要素的叠加,增添新的内涵和韵味。
位于和平门南的正乙祠戏楼,建于清康熙年间,是北京京剧最知名的戏楼之一,新中国成立后一度年久失修,危在旦夕。修缮后重新营业,琴瑟琵琶,唱念做打,再次绕梁不绝。如此,才真正称得上中国戏楼文化史的“活化石”。
这一过程中,市场和公众的力量不容小视。古建筑的利用,在保障安全、服务公益的底线之上,做什么,如何做,不妨多听周边老百姓意见,不妨规范引入社会主体,不妨用市场手段找到“最优解”,这既有助于政府克服“势单力薄”的局限,也能避免“闭门造车”造成的冷场。
古建筑之雁,唯有展开合理利用的翅,才能飞得更高。今夜在雁翅楼迟迟不愿走的人们,正期盼着与更多的古建筑亲密接触。
生活世界、文化自觉与价值重建 | 2011-09-19 |
文化软实力的价值解读 | 2011-09-19 |
“走转改”活动的实践意义与理论价值 | 2011-09-19 |
李曙光:为理想出发 | 2011-09-19 |
推进党报一版改进创新 提升党报传播力公信... | 2011-09-19 |
推进党报一版改进创新 提升党报传播力公信... | 2011-09-19 |
红楼一梦,醒向何处? | 2011-09-19 |
群众路线教育实践的四个维度 | 2011-09-19 |
国家文化主权的城市担当 | 2011-09-19 |
散落在民间的美 | 2011-09-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