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让读者明显感受到文风新气象
杨 涌
党的十八大以来,人民日报编委会高度重视并大力推动一版的改进创新工作,特别是中央《八项规定》的出台,打开了人民日报一版创新与改进的空间。按照中央领导的要求,一版力求从新闻报道、评论言论、文字风格、文章标题到版面编排总体研究,全面改进,让读者明显感受到文风方面的新气象。
——时政报道改进,版面空间拓宽。按照《八项规定》要求,人民日报制定了《贯彻落实〈八项规定〉及实施细则的办法》,要闻一版严格落实相关规定,时政报道体现了短、实、新的要求。在稿件篇幅方面,时政报道做到了简明扼要;在版面安排方面,时政报道空间进行了压缩。
——内容表现丰富,题材体裁多样。人民日报强调“顶天立地”的办报理念。顶天,就是吃透中央政策精神,准确传达;立地,就是接地气,摸清基层情况,用事实说话。顶天立地,是党报“高出一筹”的体制优势、鲜明特色,也是本领保障,是“政治家办报”的基本要求。一方面,一版评论的力度加大了,数量增加、质量提高,名牌栏目《今日谈》重新“火”起来。另一方面,配合中央精神的重点报道有节奏推出,起到有效的舆论引领作用。同时,配合群众路线教育活动的开展,来自基层的鲜活报道不断登上版面重要位置,《一个基层干部的苦辣酸甜》《小角色担当大责任》等过去很难上一版的报道,现在越来越多。
——头条视野延伸,选题不拘一格。过去以工作性报道为主要选项的头条,成为改进创新的重点对象。以《武汉赫山:治理污染多花数亿 闹市地块荒废八年》为起点,监督性报道今年多次冲上头条。调查性报道、短实新报道、以新闻价值为衡量标准的报道,丰富了头条的内容。
——稿件短下来,版面亮起来。刹长风是改进创新一版的重要一环。今年以来,人民日报一版的一个明显变化就是,短新闻多了,短言论多了,导读性报道多了,转文少了。编委会领导带头刹长风,总编辑亲自动手编稿件,使精编稿件成为编辑部的共同行动,写短报道成为记者的自觉行为,换之而来的是,内容实了,形式新了,可读性、感染力增强了,受到读者的充分肯定。
——适应阅读新要求,实现报道可视化。图表化表现是报纸满足读者新需求、提高报道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今年一版做足了这个亮点。热点新闻、调查性报道,甚至时政新闻都成为可视化表现的对象。
(作者为人民日报总编室主任)
做好中国声音的国际表达
曲莹璞
就在前不久,中国日报中国版再次改版。其中,头版是改版后的重中之重,并明确了头版头条稿件的6项标准,其中包括国内国际重大新闻的解读、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重要人物的专访、自主策划的重头新闻分析类稿件等,旨在说明中国,点评世界,特别是要做好发掘中国故事的世界属性,做好中国声音的国际表达。
报道理念注重践行外宣“三贴近”,传递中国声音,展现中国立场,维护国家利益。目前,中国日报的头版的核心报道理念主要贯穿在三个方面的报道中:1.重大新闻事件类报道。围绕国际社会的主要关切精心策划报道选题,准确表达中国的立场和观点,突出有中国视角的国际新闻的深度分析。2.主动设置议题类报道。这类报道主要针对海外关注热点,积极主动地回应外界关切,准确传递我方声音。3.重大突发事件类报道。
选题策划依托舆情研判、整合海内外资源、增强可读性。我们在策划头版稿件时,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出努力:1.依托海外舆情。中国日报成立了专门的舆情调研队伍,每天为采编部门负责人提供海外舆情,使头版的策划更加具备针对性。2.强调海内外联动报道。作为一个面向全球的报纸,中国日报在重大选题的解读方面更加突出全球视野。3.强调“聚合式”报道。我们特别注重深挖新闻事件背后的内容,围绕一个新闻事件,除了刊发头版头条外,还在其他版面刊发延伸配合性报道。4.强调文章的可读性、趣味性。
展现形式注重大胆创新,融合多种设计元素。我们在头版等版面大胆利用图片、图表,取得了较好的传播效果。1.版面设计。我们组建了一支由中外资深美编组成的设计团队,推出了一批深受读者喜闻乐见的精品版面,受到海内外读者好评。2.照片使用。中国日报特别注重利用大幅图片特别是大幅人物特写照片作为头版的主照片,这已成为我们的传统。3.图表设计。我们特别注重利用新颖的图片图表来提升版面的可读性和视觉效果,在有限的版面中增加信息量,设计推出了一批信息丰富、样式美观且具有二次传播价值的图表。4.强调导读的重要性。中国日报在头版有限的版面开设了Teaser、In the News等导读栏目,综合采用了文字、图片、新闻人物头像等多种表现形式来引导读者阅读重点推荐的内容。
(作者为中国日报副总编辑)
提倡“十精” 创新一版
汪家驷
党报一版改进创新总的要求是坚持导向性,把握规律性,富有创造性。具体讲,要提倡“十精”:
精办一版,以一版统各版。一张报纸的定位、关注度、引导力、影响力,关键看一版;党报办报第一要务就是要办好一版。
精抓头条,以头条带一版。一版头条,是导向标,是领航器,是党报自觉围绕中心、主动服务大局的体现。选好一版头条,要把握“重”、“新”、“特”、“深”。
精编栏目,以栏目固一版。一版要有品牌栏目,保持发稿常态化,提高指导性、新闻性、可读性、服务性。品牌栏目要具有以下特点:一是开拓性,二是时代性,三是独特性。
精心策划,以策划强一版。要把握大局大势策划;要紧扣党和政府关心的问题策划;要贴近广大百姓关注的话题策划;要结合主题宣传、典型宣传策划;要注意关乎民生策划。
精用图片,以图片靓一版。一版每天至少要有一张优质图片,要注意以图片带新闻,以图片带版面。要注意图片的新闻性、形象性、真实性、直观性、瞬间性。
精选内容,以内容厚一版。要放眼全球,胸怀全国选新闻;要坚持“三贴近”,增加来自基层、来自群众的鲜活报道。要不拘一格,视野开阔,增强信息的丰富性和新闻性。
精做标题,以标题活一版。做好一版标题,是改进一版创新的重要环节。要按新闻规律做标题,要下功夫做标题。
精写评论,以评论重一版。党报一版评论写作的创新,要提倡交流式、互动式,力戒灌输式、说教式,要克服居高临下,板着面孔,要力争做到:引导而不训导,庄重而不呆板,深刻而不深奥,易懂而不浅陋,犀利而不尖刻,平和而不平淡。安徽日报在一版开设了“江淮时评”“微风”评论栏目,抓住倾向性、苗头性问题和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及时推出评论文章,针砭时弊,引导舆论,掌握话语权。
精改文风,以文风促一版。改文风要从党报的一版改起,要在一版中看到文风的明显变化。要多说群众听得懂、听得进、记得住的话,使我们的报道看着可信、读着实在;看了解渴、读了管用。
精心设计,以设计美一版。要通过一版的精心设计,使一版既大气、庄重,又时尚、秀美,提高报纸的欣赏性,以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
(作者为安徽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安徽日报报业集团党委书记、社长)
清新好文风 凝聚正能量
邹贤启
今年以来,湖北日报以短、实、新、深、活为目标,在改进创新一版报道上作了一些探索,努力让一版活起来、重起来、深起来、动起来、美起来。
改进政务报道,让一版活起来。我们努力精简领导活动报道,创新政务报道方式,不断提升传播力与亲和力。领导活动报道短了,内容精了,语言实了,传播效果也更好了。《吐尔逊来汉走亲戚》、《感恩专列满载农民工回家过年》、《都来合张影,一个都别漏》等一批稿件,以人性化的视角、生动鲜活的现场细节,改变了领导活动报道单调刻板的印象,大大增强了人情味、可读性与感染力。
围绕中心策划,让一版重起来。我们坚持党性立报、新闻强报,坚持策划为魂、打造权威高端,以一流、有“重量”的新闻报道,做时代的记录者、见证者、参与者。通过《“五个湖北”进行时》大型系列报道,用“百姓故事+背景链接+专家建言”,进行宏观、中观、微观信息的有机组合,以群众语言展现湖北建设的变化,突破了成就报道的简单叙述模式。
今年3月22日,湖北日报刊发了一位老新闻工作者的来信,尖锐指出当下新闻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引起编辑部的极大震撼。我们以此为契机,就新闻工作者的角色定位、职责使命,开展了一次大讨论。湖北新闻界的一线编辑记者纷纷从自身采访经历,谈真实的思想感受,谈媒体人应担负的社会责任,赢得社会广泛认同。记者刘天纵在武昌车辆段跟随检车员进行“体检”后感受到:新闻工作者应该像检车员严查每一颗螺丝、每一根弹簧,确保列车无隐患一样,要严把每一字、每一句,营造舆论正能量。
加强舆论引导,让一版深起来。评论是党报的旗帜。我们将一版评论言论作为改文风的重要突破口,力避空洞说教、生硬表达,以清新文风,在深入分析中明晰世理,在娓娓道来中引导舆论。
深入“走转改”,让一版动起来。好的文风是脚踏实地走出来的。我们采取措施,让来自基层、深入“走转改”的鲜活报道尽量多上一版。我们精心组织编辑记者分批到基层蹲点调研,每期1个月。同时,将更多的年轻记者选派到基层工作,实行采编力量下沉。
创新版式表达,让一版美起来。我们按照“庄重大气、清新疏朗”的原则,全新设计版式,变革版型结构,尽量让版式清新、灵动,彰显稳重而不失现代感的视觉效果。
(作者为湖北日报传媒集团党委书记、社长、董事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