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创业投资要大力支持早期创新
如果不能持续鼓励创新的技术成果和思想涌现,后期就会不断萎缩,就没有公司可投资。
记者:1998年您就曾提出尽快发展风险投资的“1号提案”,引发了中国高科技产业发展的高潮。您觉得中国当前的创业环境如何,还存在哪些方面的问题?
成思危:中国的创业环境和1998年的时候相比,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善,比如修改了合伙企业法,实现了有限合伙制;资本市场方面,创业板也开设4年了;从风险投资数额看,我国已经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风险投资国家。但是,从另一个角度看,我们目前支持创业的体制和环境,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其一,当前的风险投资,注重后期而忽视前期,很多投资者热衷于投资一个已经取得成功的公司上市,在支持创新的人才去创业方面力度不够。打个比方,就是热心于把小鸡养大,而不喜欢把鸡蛋孵化成小鸡。如果不能持续鼓励创新的技术成果和思想涌现,后期就会不断萎缩,就没有公司可投资。因此,我提倡发展支持新成长企业的风险投资和支持早期创新的天使投资。其二,创业板开设4年了,但是在创业板上市的有些公司并非真正创新型的公司,另外,一些公司高管的套现行为比较严重,损害了投资者利益,应该通过相关制度进行限制。其三,政府管理还需要改进,有些地方还存在“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情况。其四,最近我听说一些创业者因为“下海”创业,社会保险中断了没有交,现在年龄大了,希望能补交和恢复社会保险,我觉得这种情况在政策上应该予以考虑,让创业者无后顾之忧。
记者:您认为当前青年创业面临的主要困难是什么,大学生创业为何成功率较低?
成思危:当前青年创业面临的困难,包括资金、场地等硬性的制约,也包括社会经验、自身能力素质等方面的不足。对于大学生创业成功率低的问题,据我对风险投资业的了解,通常从提交商业计划书到获得风险投资的支持,成功率只有8%左右,在这8%当中,最终能获得成功的只有30%左右,由此可见,创业的成功率本来就是很低的,所以大学生创业成功率比较低,是很正常的。
对于大学生创业,我的看法是一方面不要泼冷水,另一方面,也要让他们认识到,创业尤其是创新型创业的难度很大,成功者只是少数,像比尔·盖茨那样的人更是少数中的少数,绝大多数人不能指望在大学里,或者刚毕业就做出惊人的创新成果,或者成功创办自己的企业。
从美国的情况看,高校毕业生创业的氛围和成功率比中国高一些,这与中美教育的差异密切相关。我们的学生,时间精力主要用于应付各科目考试,实行“严进宽出”,淘汰机制也主要靠分数,因此培养出的学生考试成绩优秀,但是缺乏创新思维,创造力不够,这是应试教育带来的恶果。
技术创新者应努力提升管理能力
创业者不能是偏才,必须是一个通才。创新者应当增强创业的能力,努力从技术创新者变成管理者。
记者:您认为创业者应该具备怎样的素质?如何将技术创新者培养成创业者?
成思危:我觉得作为一个创业者,第一,要有创新的思想,有新的创意和点子;第二,要有脚踏实地的精神,不能眼高手低夸夸其谈;第三,要善于处理人际关系,交往能力较强;第四,要不怕失败,有百折不挠的精神和较强的心理承受能力。
在高校里,有很多学生属于创新型人才,如何把他们培养成创业者?我认为关键是要提高自身素质。作为创新型人才,很可能是一种偏才,但是作为创业者,就不能是偏才,不能像陈景润那样仅仅知道“1+1=2”。创业者必须是一个通才,应当具有四维的知识结构——就是具有专业的深度,没有深度就不会有创新;还要有学科的广度,光懂得一个专业,没有相关学科的知识,就难以实现产品的商业化。因为产品的商业化不仅仅是一个技术问题,还牵涉到周边有关的一些知识;另外还要有哲学的高度;看问题还要有长远的眼光,不能鼠目寸光,也不能斤斤计较于一时一事的成败。我几年前到杭州时听说,他们那边搞房地产最成功的是历史系而不是管理系的毕业生。我想这可能有其内在的道理,因为历史系的毕业生往往是从大局观看问题,而管理系的毕业生有可能看得很细,从而忽略了大局,这就是不同的高度和远见。四维知识结构就是三个空间维再加上一个时间维,我希望青年学子努力具备这样的知识结构,当然要做到并不容易,而且也不是在课堂上听听课就能掌握的,需要在实践中锻炼和体会。
记者:您现在担任中国科学院大学管理学院的院长,我们知道,中国科学院大学主要培养的是理工科人才,对于理工科人才创业的优势与劣势,您怎么看?他们如何提高创业的成功率?
成思危:总体来说,理工科人才在技术创新方面有优势,因为他们有过专业的训练,但另一方面,往往管理能力不足。创新的人才往往能提出一些创新的想法,但是真要去创业、办公司,那就完全不一样了。这时他需要带领一个团队,去克服各种困难,打开市场。创新者有创新的成果,这只是为创业提供了必要的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据我了解,在以理工科专业为主的重点大学里,很多学生有自己的创新成果,有些还申请了专利,但是没办法让它变成产品,实现产业化。在我倡议下,中国科学院大学管理学院开办了创业方向的MBA,就是让那些在中科院研究所里搞过几年研究的研究型人才来学习管理知识,帮助他们由科学家向科技型企业家转变。
创新者应当增强创业的能力,努力从技术创新者变成企业家。但是目前国内在这个问题上有个误区,就是创新者都要自己当CEO(首席执行官),我想这可能有两个原因,一是创新者自认为,我既然能搞出创新发明,我就会管理;另一个原因也是因为目前社会上诚信不足,创新者不放心请职业经理人来管理,害怕大权旁落,甚至被扫地出门。这也是当前创业环境中的一个大问题。据美国的统计,在创新者中,只有50%的人最后成为其所创办的企业的CEO,其余50%的人中,有些人由于管理能力不行,把公司办垮了;有的人有自知之明,自己管理能力不行,就另请CEO,例如微软的比尔·盖茨、雅虎的杨致远等人就属于这类。所以,对于创新者而言,一方面要提高自身管理能力,另一方面,还要善于用人,通过组建互补性的团队弥补个人的缺陷与不足。
角色转换从学会“管人”“管钱”做起
管人需要两种能力,一是会看人,二是会组织人。会看人,就是不要把人看扁了,看偏了,看死了。
记者:高校毕业生创业,实现从学生到企业管理者的角色转换是个难题,您觉得他们需要在哪些方面加强学习、补齐“短板”?
成思危:大学生学习生活及人际交往相对简单,社会历练不多,要成功实现这种角色的转换,要从学会“管人”和“管钱”做起。
首先是管人,这对于创业者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开始创业时可能一个公司只有几个人、十几个人,你要是连这十几个人都团结不住,那就难以发展这个企业。管人需要两种能力,一是会看人,二是会组织人。会看人,就是不要把人看扁了,看偏了,看死了。有的人看人,往往看某个人好就什么都好,看某个人不好就什么都不好,实际上这是不对的。每一个人都有他的优点和缺点,关键是你能不能用其所长,发挥他的积极性。我在科研单位干了18年,到化工部机关从事科技管理22年。我知道科研单位的人是各种各样的,有的人是智者型的,理论功底好,外语好,在查文献、制定研究方案等方面能力很强,但是动手能力相对差些;有的人是巧匠型的,你让他看文献他就头疼,但是让他搭个实验装置,他能搭得很漂亮;有的人是组织型的,知识面很广,深度可能不够,但是他能把人团结住,把工作布置得井井有条;还有一种人是信息型的,这种人屁股上仿佛有个钉子,到哪里也坐不住。这种人也有能耐,他善于和各种人打交道,如果让这种人去跑市场,找信息,就能发挥他的特长。用人最重要的是你不要害怕别人超过你,你老是“武大郎开店”,不敢引进、提拔、重用优秀的人才,肯定当不好领导,当不好老板。现在有些领导喜欢摆架子,动不动就训人,实际上是没有自信心的表现。
除了善于看人以外,还要善于将大家组织起来。你如果自己当了总经理了,事无巨细都要管,肯定不是个好领导。特别是在高科技企业中,不宜搞多层次、宝塔型的组织,应当搞扁平式的组织、没有固定边界的组织,甚至是搞内外相互联络的网络型组织,创业者应当认真学习这些组织方法。
其次是管钱。这并不是说要你自己去算账,而是要懂得看财务报表,包括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现金流量表等,能从中发现问题和分析问题。要掌握一些关键性的财务数据,例如销售收益率、净资产收益率、存货周转率、资金周转率、负债率、市盈率等。在宏观经济下行时要特别注意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保持现金流的畅通,还要熟悉各种融资方法和融资渠道,并能选择最合适的做法。这些是商学院毕业生的强项,对很多理工科背景的创业者来说,是需要补上的重要一课。
此外,近年来信息技术发展迅速,创业者也要掌握这方面的有关知识,例如网络营销、网络制造、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等,对于创新型的创业而言,这些方面的知识很重要,创业过程中用得到。对现代信息技术的掌握,是当今人才综合素质的一个重要组织部分。
开展创业教育重在培养创新意识
开展创业教育的重点,应该放在普及创业的相关知识以及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提高创业意识上。
记者:现在很多高校在本科生和研究生中开展创业教育,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支持学生的创业活动,对此您有什么看法和建议?
成思危: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不仅可以缓解自身就业压力,还能创造就业岗位,带来就业的倍增效应,因此,对于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对于学校开展创业教育,应该予以鼓励支持,社会应该为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创造更好的环境。不过,还是我刚才说过的观点,对于学生的创业热情,要保护,不要泼冷水,但是要正确引导学生,不要期望过高。创业教育的成效,不能单纯地看培养出了几个学生老板,创办了几家企业。开展创业教育的重点,应该放在普及创业的相关知识以及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提高创业意识上,包括让他们在创业实践活动中历练,增长经验。在校大学生还是应当以学习为主,搭建好知识结构,学到真正的东西,培养独立思考能力。学生应该敢于质疑,敢于和老师辩论。
中国科学院大学管理学院创业MBA班实行双导师制,除了学校里的导师,每个学生还有一位来自企业的导师。其他高校也有采取类似做法的,包括有的学校给本科生也配备了来自企业的创业导师。我很赞成这种做法。知识和技能是两码事,懂得某种知识,不一定具备运用这种知识的技能。坦率地说,在课堂里学到的多半是知识,要把知识转化成技能,还需要在实践中去拼搏,去总结经验。来自企业的导师在这方面能发挥积极作用。
记者:非常感谢您接受中国教育报的采访,您对全国大学生朋友有什么期望和寄语?
成思危:我希望青年学子勤奋学习,自强不息,不断超越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