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主持人:十九大报告把“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纳入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并提出在二〇三五年“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如何理解这些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的新论断?
孙要良: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不仅是一个经济发达的国家,也应是一个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十分先进的国家。十九大报告将“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纳入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这是我们党对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生态文明方面作出的新规划。
王向红:理解并践行十九大报告提出的“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应当把握“生态文明”的时代内涵。要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战略高度,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史维度,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应当从顶层设计到全面部署,从最严格的制度到更严厉的法治,从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到全面促进资源节约,从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到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扎实有序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让美好蓝图在神州大地铺展。
常纪文:十九大报告提出,全党同志一定要永远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永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继续朝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奋勇前进。这为具体目标的确立作出了指引。十九大报告指出,第一个阶段,从二〇二〇年到二〇三五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到那时,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第二个阶段,从二〇三五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以上论述中,无论是美好生活还是美丽中国,都包括了党和人民对美好生态环境的考量。可见,建设美丽中国已经成为全党和全社会的共识,成为各界共同奋斗的目标。
主持人:十九大报告指出,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并部署了推进绿色发展、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和改革生态环境监管体制等4项改革措施。在新时代,如何更好地践行这些改革措施,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
常纪文:生态环境保护任重道远。十九大报告对未来五年的生态文明建设工作作出一系列部署,旨在久久为功,为保护生态环境作出努力。为此,要牢固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让生态环境保护的理念在法律和政策中得到更多体现,成为社会各界的共同遵循。如此,才能通过高质量、有效益的发展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实现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在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孙要良:十九大报告提出的这些改革举措,符合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规律,直面我国生态环境治理领域中的突出问题。这些改革举措,旨在提升生态环境领域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旨在从最棘手、最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入手,实施专项行动;旨在建立配套政策法规,改革组织架构。可以预见,到二〇三五年我国基本实现现代化后,发展方式、产业结构将得到根本转变,我国环境与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将得到根本扭转,到本世纪中叶我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后,生态环境将得到全面提升。
王向红:要践行好十九大报告提出的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措施,应当进一步坚持新发展理念,切实把生态资源更好地转化成生态资本,努力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实现生态越美丽、发展越兴旺、百姓越幸福。要全力在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推动生态经济发展、构建精致宜人绿色城乡、强化政策支持保障等重点领域取得突破。作为苏北正在发展中的县份,涟水县拥有一幅水绕城、绿抱水、生态好、环境美的自然画卷,这是最好的发展资源和最大的竞争力。未来,涟水县将优化生态空间布局,加快生态产业发展,统筹生态城乡建设,构建生态文明体系,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 | 2014-12-03 |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和特征 | 2014-12-03 |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 | 2014-12-03 |
陶文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成果 | 2014-12-03 |
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 | 2014-12-03 |
不断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境界 | 2014-12-03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世界贡献 | 2014-12-03 |
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 | 2014-12-03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鲜明主题 | 2014-12-03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发展的新飞跃 | 2014-12-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