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嘉宾访谈-正文
企业扶贫的可为与不为
——访全国政协委员、北京仁创科技有限公司总裁秦升益
崔吕萍 李元丽
//www.workercn.cn2018-01-09来源:人民政协报
分享到:更多

  

  在沙漠化土地上种水稻,全国政协委员、北京仁创科技有限公司总裁秦升益拿出真金白银,也收获了奇迹。在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奈曼旗,秦升益投资3亿元建成了以沙漠中的沙子为原材料的砂产业工业园,改造沙漠水稻田1000亩,帮扶100余户、300多贫困农牧民脱贫奔小康。

  以沙子为原料,发明的“透气不透水”的生态保水材料,铺在用推土机推平的沙漠里,然后再用沙子回填,拌上牛羊粪做肥料,就可以种植水稻了。水稻能活,就等于有了口粮;有作物可种植,就等于人们可以从沙子那里夺回生产的阵地,秦升益的扶贫事业缘起一个很多人不相信、却又期待实现的梦想。

  “我是个企业家,企业的成长离不开政府与百姓的支持,饮水思源、回报社会,则是企业应尽的社会责任。”和秦升益聊扶贫,他说的更多的是产业作为。

  “精准扶贫,产业是核心。目前,产业扶贫涉及对象广、涵盖面大,是完成脱贫目标任务的重要举措,也是其他扶贫措施取得实效的重要基础。发展产业,有利于激发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内生动力,提高自我发展能力,变‘输血’为‘造血’,确保脱贫效果持续性。在这些方面,企业有自身发展的比较优势,贫困地区也有独特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基础。企业可以通过参与精准扶贫,在贫困地区寻找到新的增长点,贫困地区也可以通过企业的带动使潜在的优势得到发挥和提升,实现双赢,这样贫困地区的发展才具有可持续性。”秦升益这样说。

  眼下,我国扶贫工作进入攻城拔寨阶段,而在谈及推进扶贫攻坚的过程中哪些可为、哪些不可为时,秦升益也有自己的看法。

  “企业应善于利用市场机制和手段搞活贫困地区经济,在参与扶贫工作的过程中,应该注重发挥资金、技术管理等优势,有效开发所扶助贫困地区的资源,带动贫困地区经济发展,这是可为的。比如我们在沙子里种水稻,正是这一想法的实践。但打着扶贫的名义,以获取不当利益为目的,比如,借扶贫口号开采矿山、开发房地产,以生态扶贫的名义,去破坏当地的生态发展经济,这是不可为的。”秦升益表示。

  展望未来三年的脱贫攻坚战,秦升益说,精准扶贫更要关注扶贫后的可持续发展问题:“贫困人口的稳定脱贫,必须依靠内生动力的增强和发展能力的提高,企业参与精准扶贫,不但要扶上马送一程,最好和贫困地区投资的项目融为一体,共生、共进、共发展,形成可持续发展模式。”

  为此,秦升益建议,坚持扶贫与扶志、扶智相结合,帮助贫困户树立“自力更生、勤劳致富”的观念;以榜样的模范示范作用,鼓励支持、教育引导优秀企业家回乡二次创业;将短期和长期帮扶相结合,培育新兴产业,通过产业的发展和稳定的就业来解决收入问题。

零容忍党员干部追求低级趣味

  趣味属于人的心理和精神上的选择,党员干部远离低级趣味,关键是要管住自己,不但筑好“防火墙”,还要备好……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