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实施精准扶贫要改变“政府热、社会弱、市场冷”的局面,着力构建政府力量和社会力量有机结合的新的组织推动机制,积极鼓励并高效引导社会力量扶贫潜能向贫困地区汇聚,构建“人人皆愿为、人人皆可为、人人皆能为”的开放式的扶贫新格局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扶贫工作“要更多面向特定人口、具体人口,实现精准脱贫,防止平均数掩盖大多数”。省委高度重视精准扶贫工作,作出了一系列具体安排。近年来,省委统战部围绕省委决策部署,积极参与精准扶贫工作。包括开展“万企联村·共同发展”活动——组织引导民营企业通过产业联村、项目带村、智力扶村等形式,围绕产业开发与延伸,与贫困农村开展深度合作;实施“一家一”助学就业·同心温暖工程——从2012年底开始,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非公企业等为参与主体,采取公益资助方式,帮助贫困地区一个家庭有一个孩子通过两年在校免费学习、一年企业顶岗带薪实习、实习期满合格后推荐就业;推动产业发展服务大湘西地区扶贫开发。
多年来参与精准扶贫的实践,我们体会到:社会力量是推进精准扶贫的重要生力军,积极鼓励并高效引导社会力量参与精准扶贫,可以实现多赢局面。 一是有助于补齐政府扶贫的“短板”。当前以政府为扶贫主体的模式面临“钱从哪里来”、“钱花哪里去”的双重困境。社会力量参与进来,可有效缓解这两大难题,尤其是社会力量通过教育、产业扶贫等模式,扶到“点上”“根上”。二是有助于释放经济发展的潜能。鼓励和吸引更多非公企业到贫困地区投资创业,由被动“输血”变主动“造血”,既可帮助贫困人口提高收入,也可实现企业发展的战略延伸和可持续,释放贫困地区的市场潜力,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三是有助于形成促进和谐的合力。广泛动员社会各界参与精准扶贫,有利于促进不同社会群体和阶层的沟通交流,降低社会结构变动期的预期隐患,强化社会共同认知,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为提高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奠定坚实基础。
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实施精准扶贫要改变“政府热、社会弱、市场冷”的局面,着力构建政府力量和社会力量有机结合的新的组织推动机制,积极鼓励并高效引导社会力量扶贫潜能向贫困地区汇聚,构建“人人皆愿为、人人皆可为、人人皆能为”的开放式的扶贫新格局。具体抓三手:
健全机制保障。建立社会扶贫资源投送机制。在可以通过市场配置资源使扶贫开发更有效的领域,支持社会力量在遵循市场经济规律、义利兼顾的基础上,通过投资兴业、培训技能、吸纳就业、捐资助贫等多种方式,吸引各种资源要素向贫困地区转移。健全政府购买扶贫服务机制。按照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支持各类市场主体和社会组织通过公平竞争来承接适合市场化方式提供、社会力量能够承担的公共扶贫服务,解决实施精准扶贫过程中必然面临的组织资源供求严重失衡的矛盾。完善社会组织培育孵化机制。积极孵化和培育与扶贫相关的社会组织,强化社会扶贫公益组织的培育发展,如降低扶贫社会组织注册门槛,优先发展具有扶贫济困功能的各类慈善组织,支持社会组织承担扶贫项目实施。
深化平台支撑。建设社会扶贫公共平台。在建立精准扶贫工作机制的基础上,依托互联网和移动网络技术,结合建档立卡工作成果,建立统一的社会扶贫工作信息交流平台。打造精品精准扶贫品牌。及时总结提升各级各地组织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扶贫开发的经验和做法,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可持续的好模式、好典型,构建起一批知名度高、影响力大、号召力强的社会扶贫精品公益品牌,作为项目和工程来推进,统一组织、引导和有效管理。
强化政策激励。出台具体支持政策。鼓励引导企业特别是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参与产业扶贫,在资金扶持、贷款贴息、土地流转、“上市”融资、基地建设、兴办农业产业协会、专业合作社和申报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方面应给予重点倾斜。加大宣传引导力度。积极宣传社会力量参与精准扶贫的先进典型和优秀案例,不断发挥典型引领作用和辐射效应,最广泛地动员各方面社会力量参与精准扶贫。注重荣誉利益激励。对于社会力量参与精准扶贫作出突出贡献的,在政府项目资金支持、政治安排和社会安排、各种评比表彰荣誉等方面给予优先考虑。(作者系省委统战部常务副部长)
走出“年年扶贫年年贫”怪圈 | 2014-01-26 |
打赢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扶贫攻坚战 | 2014-01-26 |
精确识别 精确帮扶 精确管理 | 2014-01-26 |
人类减贫史上的伟大实践 | 2014-01-26 |
以“精准”为扶贫发展新方向 | 2014-01-26 |
坚决打赢扶贫开发攻坚战 | 2014-01-26 |
走好群众路线 创新扶贫机制 | 2014-01-26 |
精准扶贫的路径探索 | 2014-01-26 |
精准扶贫:新时期扶贫开发工作的根本指针 | 2014-01-26 |
创新机制 精准扶贫 | 2014-01-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