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日前,市委宣传部发布《西安市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行动方案》,多措施推动我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向广度和深度拓展。同时,市文明委发布《在全市开展“厚德陕西”道德建设活动,扎实推进精神文明创建工作的实施方案》,着力巩固提升西安创文成果和城市文明的道德内涵。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如何破题?开展“厚德陕西”道德建设活动如何解题?本版推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专栏,从不同侧面论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丰富内涵、现实基础和实践要求,以期为城市发展凝聚最持久最深层的道德力量。敬请关注!
习总书记在陕西考察工作结束时的讲话强调,“要突出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人民形成自觉向善的价值观,激励人民焕发积极向上的精气神,把中国精神立起来”。这一讲话进一步对陕西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提出了高标准的要求,也对地方如何有效“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提出了进一步的思考题。
西安是中国古代文明的首善之区,是世界级的历史文化古都,同时又是中国重要的科教高地和现代工业重镇,并具有近代革命策源地和根据地的重要地位,这种文化身份既是西安建设具有历史文化特色的国际化大都市的重要依托,也是在中国对外文化交流和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中发挥“文化坐标”作用的重要依据,更是西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建设的价值支撑和文化背景。过去几年,西安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建设中做出了积极的尝试和较有成效的实践,下一步如何深入建设具有西安文化个性的核心价值培育系统,既是西安的历史使命,也是西安可能在全国率先实现突破的重要领域。
当前看来,西安有必要将相关工作进行系统规划、统筹安排,并将之确立为地方社会文化建设的重要工程予以持续推出,并进一步推动四个方面的结合:
与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相结合
一般来讲,价值观念的传播传承既需要外化的文化载体支撑,亦需要内化的共同的文化心理基础,还需要稳定的社会制度、社会组织结构来保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也不仅涉及政治意识形态领域的文化宣传教育,更与社会文化意识形态领域的相关建设密切相关,是一个必须进行系统设计的工作。当前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建设,在文化建设方面,要进一步从传统文化、地域文化、民俗文化资源汲取营养,对传播内容和形式进行梳理,对文化传承传播交流的场所进行保护和规划设计,搭建文化传播的平台、特别是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平台,扶持文化人才和文学艺术精品等;在社会建设方面,要进一步加强基层行政组织建设、社会团体建设,并在相关体制机制创新方面进行探索,跳脱现有的自上而下的垂直管理框架,结合政府、市场、公众的功能转变进行设计,充分发挥社区、企业、乡村互助组织、志愿者组织、协会学会、NGO、宗教机构等组织在社会管理方面的积极作用,发挥社会组织在民众自治、社会服务、道德约束等方面的功能。为了切实落实相关领域建设,还需在城市规划、社区治理、志愿者管理、用人制度、城市文化建设及创意产业发展等方面拿出相应的细化设计。如对城市规划,加快建立新建小区配套文化广场规定、加强城市绿化建设,对相关规划进行调整,补充;在社区治理领域,加强对社区治理能力培育,简政放权,对社区管理体制、用人体制进行政策试点;在志愿者管理领域,进一步完善建立符合国际规则、科学合理的社区服务和志愿者认定制度、管理制度、奖励制度,完善服务积分制度和“社区服务劳务银行”制度。在城市文化创意产业领域,加强文物部门、文化部门的政策支持和管理制度创新,加强文物文化资源的保护利用。
与传统文化和民俗文化相结合
西安历史文化、民俗文化、红色革命文化具有源头性和系统性的特点,它们是西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建设的优质载体。将历史文化资源和红色革命文化资源创新、转化成现代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文艺产品,将形成“润物细无声”的文化影响。如根据现代文化消费偏好,积极利用现代传媒技术转化传统文学艺术资源,推动陕西传统文学精品的数字化、影视化,利用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等政府引导资金推动设立“陕西文学精品影视化工程”。
民俗文化是民间文化的基本内容,是任何一个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构成。民俗是指创造和传承于民间,且在日常生活层面反复再现的传统文化现象。民俗文化区别于官方文化和精英文化,广大城乡居民生活于民俗文化之中并且充当着民俗文化的传承者。从价值分析的角度看,民俗文化本质上是一种模式化了的行为准则和生活方式,它既是种群和民族集体意识的外部表现,又是一种重要的社会规范体系,它以习俗惯制的形式反复呈现,承担着社会整合、价值传递、社会软约束的功能。社会主义价值体系及其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引导和践行,应该并可以找到与民俗文化的契合面,从形式和内容两方面设计出广大城乡居民喜闻乐见、相习成俗的活动载体,如乡贤义士评选、贤孝人家评选、文化大庙会、传统剧作新演等,按人格生成和文化培育本身的规律去谋事成事。
与文化消费偏好和现代生存模式相结合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建设是一项面向全体社会民众的价值观培育及思想建设、道德建设工程,其目标对象的广泛性、大众性,决定了必须把活动内容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要充分考虑当前社会文化急剧转型的发展特点,考虑当前经济社会开始进入结构调整和阵痛期的时代背景,传播能够化解社会情绪,调适民众心理的积极健康的文化内容。要积极把握不同年龄、不同地域人群的文化消费习惯和文化积累,高度重视互联网及移动互联网推动下的网络化生存模式,积极与现代生活方式、消费方式、娱乐方式紧密结合,充分利用信息化时代网络和屏幕技术的手段,突出趣味性、迅捷性、富媒体化等特征,着力构建尊重、关心、共鸣的微传播体系,并结合民众自我表达、自我展示的心理诉求,进行相关活动设计及内容传播。
与城市个性塑造和文化营销城市相结合
从国家到地方的这个大系统中,城市不仅具体担负着宣传、引导、传播、传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任务,而且还有以城市独特的文化资源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进行丰富、发展的历史责任。从西安这座城市来说,发掘传统文化资源的现代价值,进行个性化的创造发扬,表达西安的价值诉求和文化魅力,本身亦是这座城市的天然使命,也是西安文化责任自觉的结果。尤其是在中国推动“一带一路”建设的新时期,西安正在大国文明形象展示中承担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有必要将西安的城市个性进一步弘扬,使其定位进一步鲜明,将城市文化建设的工作进一步系统化,使其文化品牌打造、文化形象塑造、文化事业进步、文化产业联动形成体系。如依托碑林博物馆这一权威性资源,在西安建设中国书写服务中心,这一项目不仅有利于提升大众的传统文化素养,通过书写教育、书写临摹加深大众对中国本体价值的理解,凸显西安的文化地位,而且将使西安占领中国书写文化产业创意设计、教育教辅、书写学习用具、文房四宝及其衍生产品生产制造的价值高端,实现价值构建、文化普及和产业养成的诸多目标。发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和城市个性的契合面,将促成以文化营销城市的大手笔工程,从而使“华夏文明之源,丝绸之路起点”的形象更为鲜明、内涵更加深化、影响更加广泛,使古城西安在精神文明建设和市民文化素质教育方面走向全国前列。(作者系市社科院历史文化与旅游研究所副研究员)
一项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的调查 | 2011-05-09 |
凝练核心价值观要站在人类价值共识制高点 | 2011-05-09 |
观点摘编: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强基固本 | 2011-05-09 |
观点摘编:树立核心价值观的价值权威 | 2011-05-09 |
观点摘编:深刻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2011-05-09 |
培育践行核心价值观需关注的几个问题 | 2011-05-09 |
学校教育是核心价值观的主阵地 | 2011-05-09 |
推进核心价值观大众化 | 2011-05-09 |
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高校义不容... | 2011-05-09 |
努力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话语权 | 2011-05-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