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时政撷英-正文
仕而优则学
高峰
//www.workercn.cn2015-06-20来源:青岛日报
分享到:更多

  

  习近平总书记在为第四批全国干部学习培训教材所作的序中指出:“各级领导干部要勤于学、敏于思,坚持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以学益智,以学修身,以学增才。”学有三益——益智、修身、增才,此为学习之成效。

  领导干部只有通过不断学习,才能避免少知而迷、不知而盲、无知而乱,才能克服本领不足、本领恐慌、本领落后。《论语》中子夏说的“学而优则仕”后面,还有一句常被忽略的“仕而优则学”。这是说仕要做到优,就必须持续深入地学。而有些人“一登吏部选,笔砚随扫除”。不学习的官员,很容易沦为一介俗吏。正如邓小平同志的告诫:“不注意学习,忙于事务,思想就容易庸俗化。”

  曾国藩有言:“人之气质,由于天生,本难改变,惟读书可以变换气质”。擅长察人观色的曾文正公还说:“书味深者,面自粹润。”这粹润由书味涵养使然也。某资深化妆师说:“化妆只是最末一个枝节,它能改变的事实很少。深一层的化妆是改变体质,让一个人改变生活方式,睡眠充足,注意运动和营养,这样她的皮肤改善,精神充足,比化妆有效得多。再深一层的化妆是改变气质,多读书、多思考、多欣赏艺术……”《韩诗外传》中有一经典例子。春秋时鲁国的闵子骞拜孔子为师。刚开始时,闵面有菜色,一段时间后脸色渐渐变得朗润。子贡为之惊诧,问其所以然。闵说:自己没读书前,一心想做达官贵人,内心多有煎熬,故面有菜色。如今跟着孔老夫子读书,与同学切磋,视荣华富贵为尘土,心境恬淡安稳,因此容光焕发。胸藏万汇凭吞吐,腹有诗书气自华也。

  人的品性、素质需要通过学习得以改善和提升。孔子列举了凭借学习以去身心之弊的六种情况:“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其大意为:喜欢仁德而不喜欢学习,它的流弊是受人愚弄;喜欢智慧而不喜欢学习,它的流弊是浮荡无根;喜欢诚信而不喜欢学习,它的流弊是自我伤害;喜欢正直而不喜欢学习,它的流弊是刻薄而不近情理;喜欢勇敢而不喜欢学习,它的流弊是犯上作乱;喜欢刚强而不喜欢学习,它的流弊是狂妄自大。由此可见,哪怕原本不乏某种好的品性,倘若不注重学习,不仅好品性难以发扬光大,而且很可能引发副作用或坏结果。

  如果说孔子的“六言六弊”主要体现了“以学修身”,那么,英国哲学家培根之言则体现了“以学益智,以学增才”。他说:“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可见学习对于做人做事的重要性。

零容忍党员干部追求低级趣味

  趣味属于人的心理和精神上的选择,党员干部远离低级趣味,关键是要管住自己,不但筑好“防火墙”,还要备好……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0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