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心系百姓 做群众的贴心人
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见全国优秀县委书记时指出,县委书记要做群众的贴心人。党在藏区的最大优势在于密切联系群众,始终保持同农牧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做群众的贴心人,既是做好藏区群众工作的要求,也是做实群众工作的重要方法。
只有明白“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才能成为群众的贴心人。要做群众的贴心人,就必须真正弄清楚“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这个重大的人生和政治问题。“为了谁?”我们手中的权力来自人民,必须为民所用。作为党员干部,必须淡泊个人名利,始终将人民的利益放在心中,把为民务实清廉的价值追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依靠谁?”人民群众是真正英雄,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我们党不竭的力量源泉,离开人民群众我们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我是谁?”党员干部是人民的公仆,这是一个不容置疑的政治身份,光荣而崇高。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深入开展群众工作全覆盖,以“结对认亲、同心同向、爱心帮扶、宣传教育、共建共创、幸福工程”六大活动为载体,组织甘孜县2952名干部职工与12870户农牧民结对子、认亲戚。广大党员干部走基层、访农家,送温暖、办实事,与农牧民群众面对面、手拉手、心贴心,把“群众是亲人、干部是公仆”的思想深深植根于脑海中,推动了经济社会发展,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
只有主动“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忧群众之所忧”,才能成为群众的贴心人。“你离群众有多近,群众对你有多亲”。只有“知心、用心、真心”,才能赢得群众的信赖和拥护。想群众之所想就要知心,与群众感同身受;急群众之所急就要用心,把群众的事当成自己的事;忧群众之所忧就要真心,以强烈的担当精神积极作为。群众看干部怎么样,不是听他讲了什么,而是看他做了什么。做群众的贴心人,就要动真情、做实事、求实效,抓住加快发展这个中心任务,坚定不移搞好经济建设,发展社会事业,让群众享受到改革发展成果。做群众的贴心人,就要从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吃住行、教育、医疗等困难入手,解决好柴米油盐等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善于抓细办实,让群众看到身边的变化,让群众感到有盼头有奔头。
只有善于“发现群众需求、引导群众需求、满足群众需求”,才能成为群众的贴心人。回应群众关切、实现群众需求是我们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群众愿望、群众需求是多种多样的,而且随着时代发展不断变化,尤其是藏区长期特殊矛盾与主要矛盾交织,对我们的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需要精确把握“发现、引导、满足”三个环节。发现群众需求,就是要随时了解掌握群众的所盼所愿,把村寨农家作为“栖息地”,把田间地头作为“办公室”,与群众交朋友,深入了解实际,把农牧民群众的需求作为我们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的前提。引导群众需求,就是要引导群众在政策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搞生产、抓发展,摆事实、讲道理,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依法办事、以诚取胜,既要考虑群众满不满意、高不高兴,又要引导群众正确理解国家方针政策,自觉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满足群众需求,就是要民有所求、我有所为,积极回应群众诉求,以守土有责、担子在肩的使命感,维护好广大群众合法利益。
只有坚持“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问政于民”,才能成为群众的贴心人。群众中蕴藏着巨大的智慧和力量。只有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问政于民,把群众参与作为重大决策的必经程序,最大限度地倾听民声、体现民意、集纳民智,才能不断提高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水平,使各项决策符合客观实际,符合科学发展的要求,符合群众的实际需求。面对千头万绪的基层工作,我们不能闭门造车,必须把群众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只有经常“三问群众”,才能防止盲目决策,杜绝好大喜功,避免脱离群众。只有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真正做到心系群众、热爱群众、服务群众,时刻与群众心贴心,才能有效推进我们的工作。(何康林,作者:中共四川省甘孜州甘孜县委书记)
刍议新时期县委书记履职之道 | 2012-01-16 |
以心中“四有”恪尽兴业之责 | 2012-01-16 |
总书记强调“心中有戒”为县委书记做“四有... | 2012-01-16 |
习近平的“县委书记”情结:“芝麻官”关系... | 2012-01-16 |
县委书记应当让自己的胸怀和境界更开阔 | 2012-01-16 |
做“四有”县委书记 | 2012-01-16 |
牢记“四有”要求 争做“四最”干部 | 2012-01-16 |
论县委书记 | 2012-01-16 |
做焦裕禄式的县委书记 | 2012-01-16 |
心中有戒贵在知行合一 | 2012-01-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