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三、抵制“诋毁说”:“历史虚无主义”网络逆袭的克服与防范
文化是历史的产物,历史是文化的延伸。虚无主义的互联网逆袭,凸现出加强中华文化、文明建设的重要意义和现实紧迫性。历史已昭然揭示,对中国历史、传统文化采取彻底否定、彻底抛弃的态度,不仅是不客观的,也是不理智的。互联网上,历史虚无主义导向下彻底反传统的做法一旦付之实践,将是对一代人中国精神、中国风骨、中国品格的侵损,其后果不堪设想。果真如此,才是中国历史的最大悲哀。
及时有力地抵制“诋毁说”摆脱虚无主义干扰,将互联网上的文化反思引向理性、科学的轨道,首先要坚定科学的理论指导,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和思想方法,将它作为观察历史、探讨问题的“望远镜”和“显微镜”。科学地认识世界,全面、客观地看待历史问题,从而摆脱片面性、主观性与偏听偏从。无论是对中国古代文化还是西方文化、现实文化还是互联网文化,都要采取客观分析的态度辨明真伪力戒盲目,也不能随波逐流哗众取宠。
其次,抵制错误思潮的逆袭,也要坚定我们的文化自信心和定力,挺起中华文化的精神脊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习近平总书记说:“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我们要立足于中国文化传统,从历史国情,从社会现实出发,着眼于时代特征,在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中汲取营养,借鉴一切有利于人类发展的先进成果,既不颂古非今、也不盲目崇拜,学会通过理性思考、负责任的反思,获得真理真知,增强文化前进的信心与力量。
第三,在对错误价值观和思想意识形态的博弈中,要充分发挥主流媒体的正能量,积极回应网民需求,提升“主流话语”的引导能力和水平。要更好地运用新闻媒体、网络、手机APP等新媒体建设主流话语平台,及时发现问题主动出击,追踪新的热点解疑释惑,增强舆论影响力。要建立互联网思维,强化平民意识和微观视角,综合运用文字、漫画、游戏、微电影等新媒体音、形、意表达方式,使主流话语的传播具更亲切感、亲和力。也要积极发挥论坛、朋友圈等话语平台的互动作用,使正能量贴近舆论呈现的“最后一公里”距离,取得更好的传播实效。
第四,从长计议,要通过深入开展网络新媒体素养教育,提升人们理性运用新媒体的能力。帮助人们辨析和正确对待多种文化思潮,增强文化自信心和自觉性。增强责任意识和国家历史荣誉感,自觉利用网络抵制谬论、展示中国美好形象。
第五,建立起防范错误思潮的长效机制,也要加速推进网络法制建设,完善法律法规体系,严格法律监管为正能量的发挥保驾护航,让谣言和“历史虚无主义”宵遁于法律框架的强大规制里,消逝于人们不断提升的文化理性之中。
(作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创新工程重大项目“新媒体导向及管理”首席研究员、新闻与传播研究所网络新媒体研究室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