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时政撷英-正文
用全面改革促推全面发展
——学习贯彻落实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系列评论之五
竹立家
//www.workercn.cn2015-11-05来源:文汇报
分享到:更多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未来五年我们发展的目标和价值,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按照五中全会精神的要求,以“四个全面”为指导,用全面改革促推全面发展,扎扎实实地从物质层面、制度层面、精神层面系统的、协调的推进改革与发展的战略布局,最终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目标,使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迈向一个更高的发展阶段

  关键词是“全面”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指出:“坚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在“四个全面”精神的指导下,“十三五”时期作为中国改革开放历史上最重要的“发展转型期”,通过“五位一体”的全面改革,实现协调、创新、绿色、开放、共享的五个全面发展,最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五中全会最重要的共识。

  从未来五年的改革与发展全局来看,五中全会在“四个全面”精神的指导下,以问题导向和“五个发展”为出发点,用“保增长、转方式、调结构、推创新、促农业、改体制、协发展、护环境、惠民生、精扶贫”等十个“关键话语”具体规划了“十三五”时期中国改革与发展的实践路径,形成了系统性、全局性、协调性、操作性很强的改革与发展路线图,为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了理论和实践基础。

  我们知道,未来五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既是我们改革与发展的出发点,也是我们改革与发展的落脚点;只有我们的改革措施到位,我们的发展目标才能到位;只有推进全面改革,才能实现全面发展,也才能最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百年梦想。

  从发展哲学的角度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词是“全面”。从理论层面讲,一个到2020年实现了的小康社会是指“五个发展”的全面、协调、配套的发展;从实践层面讲,一个小康社会是指实现了“五位一体”的全面、协同、共同的发展;从社会层面来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的“全面”,是一个在物质、制度、精神三个方面达到了现代化水平的社会。

  向经济强国转变

  首先,从物质层面讲,小康社会是一个物质生活丰裕的社会,是一个在中华民族历史上彻底消除了“物质匮乏”的社会。可以说,通过近些年的转方式、调结构、推创新、保就业、改体制等改革举措,中国经济新常态正在逐步形成。到2014年底,中国的消费占GDP的比重达45%,这说明消费拉动增长的新态势正在形成;第三产业占比首超50%,这说明增长质量正在改善;人均GDP达7500美元,这说明人民生活水平在稳步改善;GDP总量首超10万亿美元,这说明中国正在稳步从经济大国向经济强国转变。未来五年的“十三五”时期,在中国经济体量加大的情况下,经济增速只要保持在6%-7%的“稳健”增长区间,中国的人均GDP可达12000美元左右,按照世界银行的标准,人均GDP达到12000美元就进入高收入国家行列,因此,到2020年,只要我们按照五中全会精神,落实好“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坚持全面改革发展不动摇,中国建成小康社会在物质层面来看几乎没有悬念,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进入“现代性”阶段。

  必须找准“问题领域”

  其次,从制度层面讲,小康社会是一个“公正社会”或“健康社会”,是通过有效、有序的制度安排,逐步建立和实现一个公平正义的社会主义社会。惟其如此,未来五年的“十三五”时期,中国面临着艰巨的制度创新和建设任务。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环境及司法、党建等各项制度的进一步合理化并推进各项制度之间的相互联系、促进、协调、配套,形成有效的“制度联动”,是能否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领域。改革说到底是一场以价值和目标为导向的制度变革,是从制度上解决问题、排除风险、破除障碍的变革。因此,“十三五”时期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就必须找准“问题领域”,从制度上消解体制机制性障碍,保证社会公正。五中全会提出未来一系列的改革举措,包括缩小贫富差距、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增加居民收入、生态环境改善、社会保障、反腐败、法治思维与司法公正、创新创业及增加就业、民生及教育医疗均等化、精准扶贫及解决7000万人口的贫困等,都是以问题思维、问题导向梳理出的重点改革议题,也是我们在未来改革与发展过程中需要重点关注的领域。只有从制度上解决好这些问题,实现基本的社会公正,才能建立一个稳定、秩序、安全、合作、和谐的社会,并最终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理念。

  精神升华向善有序

  最后,从精神层面讲,小康社会不仅是一个物质丰裕的社会,而且是一个人的“社会行为观念”得到更新的社会,是从传统的“人情社会”转变到人人按照“法律规则行为”的“现代社会”,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得到基本落实的社会,是一个人与人之间社会诚信度高、社会包容度高的社会。五中全会提出“人民是发展的主体”,其基本含义是指人民既是推动发展的动力,也是发展的最终受益者。发展是人民心理满意的发展,是人民幸福感提高的发展,而小康社会说到底是一个人民心理得到满足和精神得到升华的“向善有序”的社会,在这样的社会,人人讲规则、讲诚信,人们行为的方向感和规则意识很强,人们合作的意愿和诚信度很高。只有这样的社会才符合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要求,也才能体现小康社会的基本内涵。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未来五年我们发展的目标和价值,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按照五中全会精神的要求,以“四个全面”为指导,用全面改革促推全面发展,扎扎实实地从物质层面、制度层面、精神层面系统的、协调的推进改革与发展的战略布局,最终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目标,使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迈向一个更高的发展阶段。(作者为国家行政学院教授)

零容忍党员干部追求低级趣味

  趣味属于人的心理和精神上的选择,党员干部远离低级趣味,关键是要管住自己,不但筑好“防火墙”,还要备好……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