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党向人民、向历史作出的庄严承诺。从党的十六大提出本世纪头20年全面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以来,我们党扭住这个伟大目标,一茬接着一茬干,一棒接着一棒跑,距离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了向终点线冲刺的历史时刻。我们必须清醒看到,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既具有充分条件,也面临艰巨挑战。对此,我们应该深刻认清当前形势,坚定信心,不断顽强奋斗,夺取决胜阶段的伟大胜利。
习近平总书记在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的说明中指出,“‘十三五’期间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从国际形势看,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深入发展,世界政治经济形势总体上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大局,世界经济在深度调整中曲折复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蓄势待发,全球治理体系深刻变革,发展中国家群体性力量继续增强,国际力量对比趋向平衡。于我发展有利的外部环境总体没有改变。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深层次影响至今没有消除,世界经济进入一个较长时期的深度调整。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新兴市场,都面临经济结构调整的压力,中低速增长成为世界经济新常态。这样的国际形势,意味着中国两个战略机遇:第一,我国经济结构转型升级与世界经济结构调整同步,一方面可以顺应和引领国际产业转移,释放巨大的人力资源和市场优势,为国内经济持续发展提供必需新动力和新空间;一方面坚持高水平引进来和大规模走出去并重,吸引外资与吸引技术、吸引智力并举,提高我国在全球范围内配置各类资源、集聚创新要素的能力和效率。
当然,我们也要看到,国际金融危机深层次的负面影响在相当长时期依然存在,地缘政治关系复杂变化,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威胁交织。我们如果应对不好,就会出现延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的可能。因此,必须未雨绸缪,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和工作准备,以应对外部环境可能的风险与挑战。
从国内形势看,我国物质基础雄厚、人力资本丰富、市场空间广阔、发展潜力巨大,经济长期向好基本面没有改变。中国经济总量超过10万亿美元,居世界第二,早已是今非昔比。2015年中国股市发生异常波动,国际观察普遍认为 “上海股市咳嗽,全球金融市场打喷嚏”。中国已经是毫无疑问的世界经济大国,未来的经济增长动力将从原来规模快速扩张转变为依靠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依靠改革开放释放出新的发展活力。
未来五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过两关:一是补齐短板。比如,区域之间的发展差距应该要缩小到合理范围,贫困人口要实现“两不愁,三保障”,大多数贫困人口能够通过自身努力,收入达到脱贫标准。二是提高创新能力。过去我们靠的是劳动力和资本两大要素投入的增加。随着我国进入经济新常态,我国创新能力不强,科技发展水平总体不高问题凸显出来,这意味着我国人均收入将会出现上限,对于国家而言将会封闭在高收入国家之外,落入发展陷阱。因此,我们必须科技创新,紧紧把握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历史窗口期,坚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塑造出一批世界领先的产业集群.我们只有在补齐短板和提高创新能力的基础上,才能在建成高质量的小康社会的同时,兼顾到更长远时期的发展要求,才能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奠定更为牢靠的基础。
以科学规划引航“十三五”全面小康 | 2015-10-30 |
向全面建成小康的决胜阶段奋进 | 2015-10-30 |
迈向高水平全面小康 | 2015-10-30 |
奏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的时代号角 | 2015-10-30 |
直面难题重点 决胜全面小康 | 2015-10-30 |
论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伟大胜利 | 2015-10-30 |
山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指南 | 2015-10-30 |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意义 | 2015-10-30 |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意义 | 2015-10-30 |
《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 | 2015-10-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