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时政撷英-正文
以共享发展实现公平正义
贵州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省社科院基地
//www.workercn.cn2016-02-02来源:贵州日报
分享到:更多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强调,坚持共享发展,必须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作出更有效的制度安排,使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增强发展动力,增进人民团结,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社会舆论分析认为,农民分享改革成果,贫困县最终共同富裕,这些都是共享带来的发展红利,也体现了我党更加重视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与发展成果的执政理念。

  牢固树立和落实共享发展的理念

  深刻认识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根本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科学治贫、精准扶贫、有效脱贫,深入推进小康路、小康水、小康房、小康电、小康讯、小康寨基础设施建设六项行动计划,着力解决好农村留守人员的突出困难,织好基本民生安全保障网、提升社会治理能力,促进社会事业和公共服务全面进步,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使人民群众在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坚持共享发展,注重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不断增进人民福祉。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我国人民生活水平、居民收入水平、社会保障水平持续提高,但仍存在收入差距较大、社会矛盾较多、部分群众生活比较困难等问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还有不少“短板”要补。我们必须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作出更有效的制度安排,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使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中有更多获得感,增强发展动力,增进人民团结,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十三五”时期,要按照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的要求,坚守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预期,注重机会公平,保障基本民生,实现全体人民共同迈入全面小康社会。

  增加公共服务供给,提高公共服务共建能力和共享水平。要坚持普惠性、保基本、均等化、可持续方向,从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完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努力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全覆盖。加快社会事业改革发展,坚持教育优先发展,促进起点公平和机会公平。增加财政转移支付,重点向中西部、农村和贫困地区倾斜。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兜住兜牢人民群众生活底线。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促进人口均衡发展,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

  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的任务是农村贫困人口脱贫。要根据各地区的不同情况,因人因地施策,提高扶贫实效。扩大贫困地区基础设施覆盖面,因地制宜解决通路、通水、通电、通网络等问题。实行低保政策和扶贫政策衔接,对贫困人口应保尽保。

  持续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形成合理的收入分配格局。坚持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同步、劳动报酬提高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完善市场评价要素贡献并按贡献分配的机制。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鼓励以创业带就业,推动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的就业。健全再分配调节机制,实行有利于缩小收入差距的政策,明显增加低收入劳动者收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形成两头小、中间大的橄榄型收入分配结构。

  所谓公平正义,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公正,一般来说,反映的是人们从道义上、愿望上追求利益关系特别是分配关系合理性的价值理念和价值标准。但凡有人群且有利益分配的地方,就必然会产生公平正义的问题。但要准确把握公平正义的内涵,必须用历史的、具体的、相对的眼光来分析。

  公平正义是历史的。公平正义是一个发展着的历史范畴,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人们对公平正义的认识是不同的,没有恒定不变的公平正义的标尺。今天我们认为“不公正”的现象,历史上可能就曾以“公正”的面貌出现过;今天我们认为“公平”的事情,随着历史的发展就有可能逐渐演变成“不公平”。马克思曾指出:“希腊人和罗马人的公平观认为奴隶制度是公平的;1789年资产阶级的公平观则要求废除被宣布为不公平的封建制度,关于永恒公平的观点不仅因时因地而变,甚至也因人而异。”因此,我们应该把公平正义放在一定的历史条件和历史环境中来讨论。

  共享发展理念的实现路径

  “天地之大,黎元为先。”坚持共享发展,实现路径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

  突出人民的主体地位。全面小康,是惠及全体人民的小康,是要使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绝不能出现“富者累巨万,而贫者食糟糠”的现象。当前,7000多万农村贫困人口脱贫是最突出的短板,对此,要采取超常举措实施脱贫攻坚工程,把农村贫困人口脱贫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本标志。要坚守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预期,更加注重机会公平,着力保障基本民生,针对特定困难,想方设法解决实际问题。

  尊重民意,不断提高群众的支持率。万事民为先,群众利益和群众要求是党和政府工作的重心。只有尊重民意,才能进一步集中民智、汇集民力。有些项目和工程看着不错,但在群众眼里可能是“政绩工程”或“花架子工程”;有些事看起来不起眼,但对群众来说可能是天大的事。近年来,我们干工作充分听取群众的合理意见与建议,赢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理解、认可和支持。

  依靠民力,不断提高群众的参与率。党和政府所做的工作,说到底都是群众工作,即带领人民群众促进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创造人民群众自己的幸福美好生活。广大党员干部把功夫花在提高群众幸福指数上,把精力用在解决群众实际问题上,谋民生之利,解民生之忧,以自身辛苦指数的提高换来人民群众幸福指数的提高,以解决问题的实际成效赢得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支持,把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充分调动起来,进一步凝聚干群一心、共谋发展的强大合力。

  关注民生,不断提高群众的受益率。让人民共享发展成果,需要让群众得到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的实际利益。挖一口水井、修一座小桥,工程不大、花费不多,却能让一些群众生活更加便利,让他们感受颇深,原因就在于它们解决了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近年来,不少地方加快发展步伐,地方财力增长很快,并把新增财力更多用在民生建设上,在教育、就业、住房、医疗、社会保障等方面舍得下本钱,不断扩大覆盖面,集中解决了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热点难点问题,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等方面持续取得新进展,使人民群众过上了更好生活。

  服务民生,不断提高群众的共享水平。深刻认识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根本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科学治贫、精准治贫、有效脱贫,深入推进小康路、小康水、小康房、小康电、小康讯、小康寨基础设施建设六项行动计划,着力解决好农村留守人员的突出困难,织好几本民生安全保障网,提升社会治理能力,促进社会事业和公共服务全面进步,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使人民群众在共建共享中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治天下也,必先公,公则天下平矣。”只有让发展成果公平共享,全面小康才能凝心聚力;只有让人民幸福安康,中国才能在现代化道路上稳健前行。通过共享发展让发展更有温度、让幸福更有质感,我们就一定能够不断增强发展动力,不断增进人民团结,让13亿多中国人朝着共同富裕目标稳步前进。   (执笔:吴大华 郑文军)

零容忍党员干部追求低级趣味

  趣味属于人的心理和精神上的选择,党员干部远离低级趣味,关键是要管住自己,不但筑好“防火墙”,还要备好……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