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时政撷英-正文
以思想引领强化舆论的感召力
中央党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
//www.workercn.cn2016-04-21来源:经济日报
分享到:更多

  

  2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强调,要承担起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职责和使命,必须把政治方向摆在第一位,牢牢坚持党性原则,这也是理论研究、宣传的努力方向和根本遵循。

  党性原则是舆论引导的根本遵循

  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坚持党性原则,最根本的是坚持党对新闻舆论工作的领导。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党的意志要变成百姓的共识和行动。绝对离不开媒体的热点引导、释疑解惑和舆论监督。

  党性与人民性相统一,是我党舆论引导的独特优势和鲜明特征。马克思主义认为,党的舆论,“首先是组织讨论,论证、阐发和捍卫党的要求,驳斥和推翻敌对党的妄想和论断”。坚持党性原则,最根本的是巩固马克思主义在舆论引导中的指导地位,坚持党管媒体,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保证舆论始终体现党的意志、反映党的主张,维护党中央权威、维护党的团结,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坚持人民性,就是要牢固树立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观点,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全部活动的依据和根本标准,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保证执政党内部的团结统一,保持社会群体内部的稳定。

  舆论的客观性与党性原则并不冲突。舆论作为社会存在的反映,以公众利益为基础,以公共事务为指向,具有客观性。中国共产党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国各族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是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我们党的党性与人民性是相统一的。舆论引导,在把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变成人民群众的自觉行动的同时,也及时把人民群众创造的经验和面临的实际情况反映出来,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推动党和人民事业蓬勃向前。

  思想引领是舆论引导的重要根基

  我党历来重视发挥舆论引导的重要作用。无论是革命、建设,还是改革开放时期,围绕党和国家的中心任务,舆论引导始终坚持运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理论传播真理、指引方向、凝聚力量、答疑解惑,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

  思想引领是推进改革的重要力量。思想因时代而兴,理论为国家而强,思想源于实践,又指导推动实践。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在某种程度上就是一部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理论答困惑、纾心结、解扣子的历史。每一次转折关头的观念突破、思想解放,都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也不断释放和激发出社会的活力。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全面深化改革要进一步解放思想、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就是浓缩了以解放思想引领实践探索,以变革创新增强社会活力的重要经验。

  全面深化改革需要有力的思想引领和理论支撑。改革是由问题倒逼而产生,又在不断解决问题中深化。思想的突破和理论的创新始终是深化改革的先导。随着改革开放的全面深化,社会快速转型,人们的利益多元、观念多样、思想多变,体现在价值观上,就是中国传统价值观、现代西方价值观和社会主义价值观等多元价值观的矛盾与冲突。舆论引导面临着各种思潮的挑战,一方面,“西方敌对势力加紧以各种手段和方式对我国施行西化、分化的政治战略,企图颠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国内外一些反马克思主义思潮,诋毁、攻击中国共产党路线方针政策的理论基础,叫嚣马克思主义“过时论”,新自由主义、民主社会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等社会思潮试图通过系统化的理论和貌似客观的历史事实来赢得人们的认同,容易让人们陷入某种理论误区,产生对马克思主义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质疑、动摇甚至背弃。另一方面,理论武装变成理论“包装”,在学用结合上存在“两张皮”等现象;理论宣传与党员干部和群众之间,不接地气;理论研究照搬照套西方学术理论话语,理论研究在宣传、阐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制度方面,仍存在着一定程度的被动、滞后现象。

  历史和现实表明,思想引领,理论不能“失声”。我们必须拥有自己的理论和话语体系,才能牢牢拥有舆论引导的主动权。

  创新形式才能提升舆论的传播力、引导力

  创新理论武装形式,才能提升舆论的传播力。理论是政党的行动指南。党的理论创新每推进一步,理论武装就跟进一步。开展面向党员干部的理论宣讲、加强同群众的互动交流,是党的理论创新成果和方针政策宣传的有效方式,是推动理论大众化的有效途径。理论是理性的,但宣传方式、表达形式应该是形象的、具体的,只有运用群众熟悉的语言阐释理论观点,多讲短话新话,多讲群众听得懂听得进的话,才能让人感到理论可亲可近、可学可用,从而使科学理论更好地走进人民大众。同时,要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在理论宣传中的重要作用,总结推广各地的成功经验,才能进一步推进理论创新。

  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才能增强舆论引导的主动权。话语、话语权既是解释、理解世界的一种场所和平台,又是掌握、创造世界的一种武器和权力。我国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但我们在国际话语体系的建设上,与世界发展趋势、与我国的国际地位尚不匹配。创新对外传播话语体系,用中国的理论话语体系解读中国实践、中国道路,讲好中国故事,才能提升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同时,针对当前国内理论研究和宣传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迫切需要理论工作者在打牢深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养功底的基础上,吸取中西方文明的有益成果,以人民利益为中心,关心社会现实问题,提高中国理论话语体系的科学化、大众化和国际化水平。

  理论创新才能推进理论自信。阵地强才会影响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信,来源于改革开放30多年来伟大成功实践的坚实基础,也来源于与时俱进的创新品格。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人直面新常态、顺应新常态,实践在创新,制度在创新,理论也在创新。巩固中国共产党执政地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一项长期的任务,更加需要理论创新的引领、指导,如何综合创造既体现时代要求,又富有中国特色的思想理论成果,不断赋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鲜明的实践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是决定舆论传播力、引导力的重要因素。领导干部要充分重视理论创新工作,将实践中行得好的经验升华为理论上站得住的成果。理论工作者是推进理论创新的重要力量,要深入研究一些全局性、战略性、创新性的理论和观点,以主动的理论自觉、强烈的理论担当,高举先进理论的旗帜,在推进理论发展繁荣中承担起应有的历史责任。(执笔:郑权)

零容忍党员干部追求低级趣味

  趣味属于人的心理和精神上的选择,党员干部远离低级趣味,关键是要管住自己,不但筑好“防火墙”,还要备好……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