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时政撷英-正文
“僵尸网站”的背后也是为官不为
郭振纲
//www.workercn.cn2016-05-26来源:中工网—《工人日报》
分享到:更多

  

  政府网站的建设和管理中,有心无力的状况要改,得过且过的心态要摈弃,不能让“互联网+”服务型政府建设成为口号,不能让为公众服务成为空话。知识不足可以恶补,能力不足可以提升,担当不足则必须强化。

  据《新华每日电讯》5月24日报道,国务院办公厅近日通报今年一季度对全国607个县级以下政府网站的抽查结果,不合格率达18.5%.2015年我国首次对政府网站进行普查,421个不合格网站中83%集中在县级以下。今年一季度的抽查结果反映出同样的问题。记者调查发现,利用率较低、更新不及时、信息不准确、互动不回应、服务不实用、抽查不合格、查后仍不改是一些基层政府“僵尸网站”的通病,一些网站因链接数量少、搜索功能不稳定导致访问量极低,成了可有可无的“空壳”。

  政府网站是为民服务的窗口。在“互联网+”时代,很多人习惯通过网络方式获取政府信息,了解办事程序,反映问题和建议。“僵尸网站”无法发挥畅通政府部门和公众互动渠道的作用,暴露出一些部门为民服务意识不足,跟不上时代发展的潮流。此前,“僵尸网站”一度广受公众诟病,现在抽查发现改进情况并不令人乐观,可见,建设服务型政府,一些基层政府部门需要有实实在在的改进。

  一些地方、部门放任其官方网站成为“僵尸网站”,有的是无心打理,对外摆摆样子,对内应付检查和上面要求;有的是有意规避信息披露或减轻自身责任,有些地方、部门的领导和网管人员存在畏难情绪,回应互动怕说错话,不回应互动怕公众指责,于是干脆不设互动专区,或“沉默是金”;有些基层政府部门习惯了让公众等待,开辟网上服务怕受时限限制,提供了服务链接怕增加工作负担。无论是无心还是有意,无论是有意还是无力,这些“僵尸网站”的背后,存在一个共同特性,即为自身考虑得多,为公众考虑得少,其实是一种为官不为的反映。

  一些“僵尸网站”多次被查仍然“僵”而不改,也有政务信息建设力度逐层递减的因素。一些地方、部门政府信息化建设滞后,理念跟不上,设备不给力,维护人员少,技能难恭维。上面检查时维护一下,不检查时得过且过。另外,一些地方、部门在政府网站建设方面缺乏监督,满足有就行,不求精,并不在意公众的感受如何。

  破解“僵尸网站”,既需要解决一些政府网站更新慢、与群众互动敷衍、无效信息多、实用性不强等问题,同时也可以总结一些优秀政府网站的经验,引导更多的政府网站既追求“面子”,又注重“里子”。

  为公众服务是政府网站的“心”,公众体验是最重要的评价标准。“僵尸网站”托不起为民服务的“心”。因此,政府网站的建设和管理中,有心无力的状况要改,得过且过的心态要摒弃,不能让“互联网+”服务型政府建设成为口号,不能让为公众服务成为空话。知识不足可以恶补,能力不足可以提升,担当不足则必须强化,花心思让政府网站“活”起来,花力气让政府网站“动”起来,是“互联网+”时代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必修课。

零容忍党员干部追求低级趣味

  趣味属于人的心理和精神上的选择,党员干部远离低级趣味,关键是要管住自己,不但筑好“防火墙”,还要备好……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