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时政撷英-正文
推进民主与法治 努力建设新常态
周溯源
//www.workercn.cn2016-06-06来源:天津日报
分享到:更多

  

  “民主、法治”是十八大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民主”是国家层面的价值观,“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观。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四个全面”的战略新布局,其中的“全面依法治国”就涉及民主与法治。我们要积极推进民主与法治,努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常态。

  民主彰显的是社会主义在政治制度层面的价值观

  毫无疑问,我们讲的社会主义民主,是对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的专制、家长制、集权制的超越,也是对资本主义社会金钱民主的超越,是人民群众向往的先进科学体制。自古以来中国提出并实行过德治、礼治、法治、阳儒阴法、德法兼治、无为而治等治国方略,经历了长期的人治阶段,缺乏民主的传统与根基。虽然中国儒家传统中很早就有“民为邦本,本固邦宁”的认识,有重民、保民、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但毕竟不是现代意义上的民主概念。

  “五四”时期呼唤两个“先生”:“德先生”(democracy)、“赛先生”(science),民主居其一。毛泽东曾在20世纪30年代指出:“历史给予我们的革命任务,中心的本质的东西就是争取民主。”在40年代初又指出:“中国缺少的东西固然很多,但是主要就是少了两件东西:一件是独立,一件是民主。”从老百姓追求的当家作主与平等看,需要民主;从党和国家追求的长治久安看,需要民主;从社会管理追求的科学与效率看,需要民主。我国推翻帝制已有100余年,建立社会主义新中国也有60余年,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正在努力探索建设适合自己国情的民主制度与组织形式。

  民主的实质是平等,是尊重每一个个体的权利,确立每一个社会成员的主人翁意识。民主在一般情况下就是少数服从多数,多数人作主。如果没有民主,由少数人说了算、专制独裁,将导致从决策到行政到司法弊端丛生,弱肉强食,最终走向两极分化,“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到处充满矛盾、对立与仇恨。社会布满干柴与燃点,随时可能燃起冲突的烈火,严重者会引起战争。如果没有民主这个基石,现代文明大厦就无法构建,一切美好的事物就宛如立在沙滩上,经不起风吹浪打,随时可能被邪恶势力破坏、摧残,甚至毁灭,包括摧残、毁灭人类本身。人们只需回顾20世纪100年的中外历史就足以看清这一点。

  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灵魂与生命,“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的现代化。”(邓小平语)只有实行民主选举,才能做到“权为民所赋,权为民所用”(习近平语);只有实行民主决策,才能做到决策程序化、科学化;只有实行民主管理,才能兼顾公平与效率;只有实行民主监督,才能保证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

  自古道:“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在食品、药品、生产、环境、治安等领域发生的违法犯纪及各种腐败问题,直接影响民众利益,所以,民众看得最清,感受最深,反应最敏感,呼声最强烈。民众利益需要民众参与维护。而民主监督则是必不可少的重要途径,也是人民当家作主的体现。既有公民对政府的监督,也有公民之间的监督。通过互相监督,及时揭露、谴责和打击各种损害民众利益的行为,从而维护社会公正,保护社会健康发展。没有民主监督,必然诱发、纵容违法乱纪与腐败;有了民主监督,可以有效抑制、大大减少违法乱纪与腐败。人性有弱点,易被名缰利锁诱惑和奴役,导致违规犯错。而民主监督则是最有力的防护,从而也是最好的爱护与保护。民主监督一剂单方可治天下诸病。当年毛泽东在“窑洞对”中指出:“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只有实行民主和法治才能根治腐败与乱象,才是跳出“周期律”的唯一选择。

  当然,如同一切事物无不具有两重性一样,民主也不例外。如果制度不健全,没有法治的规范,民主也可能走向分散主义、自由主义、无政府主义、吵架主义,影响集中,降低效率,该办的事情办不成,导致空谈误国,甚至被滥用而带来动乱和灾难。因此,在中国建设民主的过程中,需要共产党的坚强领导、科学引导,需要必要的集中与统一。虽然民主制度的建立需要一个历史过程,民主的形式和道路需要一个探索过程,但只要沿着民主方向走,在社会主义制度下,人民有能力逐步完善之。

  在今天,民主已成为社会政治生活中的最高规则。从政府、执政党到每个公民,都要尊重民主、践行民主。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也为集权的减少、民主的实施逐步创造了条件。例如,互联网的普及使社会的结构由宝塔式变成了扁平式,使信息的传递消融了级别的鸿沟,打破了时空的阻隔。借助于发展迅猛的“第四媒体”,即网络媒体,“四问四权”有了方便条件,政府“问情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问绩于民”,渐渐形成制度;民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渐渐得到落实。网络成为民众当家作主参与决策和管理的有力手段。

  据新华社报道,人民网、新华网、光明网等中央重点新闻网站和新浪网、搜狐网、网易网等主流商业网站,于2013年4月19日同步推出了网络举报监督专区,鼓励广大网民依法如实举报违纪违法行为。这体现了党中央对反腐倡廉的坚强决心,对民众监督权的维护落实。网络反腐的力度和广度将是空前的。当然,网络是个新事物,是柄双刃剑。网络监督由于自身特点也会给一些不负责任或别有用心的言论提供平台,形成网络流言,产生负能量。我们必须尽快掌握规律,完善法规,规范网络监督。

  在民主制度下,公民不再有个体卑微的感觉,不会因为某个时候处于少数而感到恐惧与无助,也不会面对不合理的社会现象感到无奈而哀叹。有话可以说,有理可以讲,有冤可以申。天天是创造之时,处处是创造之地,人人是创造之才。政府重用人才,人才自用其才,社会不再“英雄无用武之地”,每个公民可以充分发挥聪明才智,也便于随时把每个个体的聪明才智集合起来,又好又快地解决前进道路上的一切问题。

  法治彰显的是社会主义在治国方式层面的价值观

  民众代复一代地追求民主,但是如无法治保障,民主如同水中月、镜中花。例如,资本主义社会的政府标榜民主,但民众的民主因无法治保障,得到的民主有几何?骨子里还是资本的民主、金元的民主、强权者的民主,普通人、穷人、弱势群体没有多少民主权利。资本主义国家还往往借民主的旗号发动侵略战争,得利的是资产阶级,牺牲的是普通民众。

  社会主义国家的民主需要法治来保障,“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邓小平语)。历史有教训。在苏联,出现过肃反扩大化;在中国,出现过“反右”扩大化和“文化大革命”。运动式的大民主往往演变成为群众的暴政,导致许多公民屈辱地挨整甚至悲惨地死去,根源就在于民主与法治不健全。历史上的法家也搞法制,如商鞅、李斯、韩非搞的那一套法家理论,也主张“以法治国”,“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不论贵贱亲疏,“一断于法”(韩非子)。但他们的“法”,只是国君的“私意”,是“王法”,不是国民的公意,因而维护的是专制统治的“家天下”,老百姓噤若寒蝉。历史经验证明,集权基础上的法治是保护少数统治者的法治,民主基础上的法治才是保护人民群众的法治。民主和法治必须紧密相连。在民主的基础上立法,法是良法,法有权威,法能服众;在民主的监控下执法,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法治严明。

  法治是对权力者的规范。首先明确权力的权威,必须层级服从;其次明确权力者的边界,不得越权;再次,防止“国家权力部门化,部门权力个人化”。法治也是对民主的规范。民主不能搞成分散主义、自由主义、无政府主义、唯我是从。通过民主与法治,保障每个公民的人权,尤其是保障善者、弱者的权利不被强悍者侵犯,从而保证社会的公平正义;也是对执政者的保护,使其抵御权力的腐蚀,保持清正廉洁,不走向人民的反面,善始善终;也是对强悍者的预警,使其不敢胡作非为,违法犯禁。历史一再证明:平民无幸福、弱者无出路,则强者无安全、政权无稳定。强弱是相对的、转化的。当弱者被逼得走投无路,揭竿而起,拼死一搏时,也就成为了强者。原来的强者可能成为原来弱者的阶下囚、刀下鬼,以致“天街踏尽公卿骨”,“甲第朱门无一半”!历史上历代儒家向往与追求的德治,虽然也能出现盛世,如成康之治、文景之治、光武中兴、开皇之治、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康乾盛世,等等,但总是难以持久,短命而亡。因为没有民主与法治的保障,人治方式克服不了要求官吏清廉与腐败的官僚体制的矛盾,需要人才与人才受压抑、需要任贤使能与任人唯亲的矛盾,需要求谏纳谏、广开言路、集思广益与乾纲独断一言堂的矛盾,从庶民到君主需要安全保障却又没有法律保障的矛盾,政权最终走向腐败崩溃。

  历史反复告诉人们,只有实现了民主与法治的结合,每个公民才能财产有保障,安全有保障,权益有保障,自由、平等、公正有保障。民主与法治两个基本理念,既是对政府和执政党的要求,也是对公民个人的要求。作为公民个人,要树立民主与法治思维。掌权者和功臣也不能搞特权,不能自视特殊。有一年,某国足球队在国际比赛中拿到了冠军,结果他们带回国的一些违禁品被海关查收了。此事引起了争论,一派说不要查他们,他们为国赢得了荣誉,是功臣,可以网开一面;另一派说在法治社会,每个人的行为评价都必须以合法性评价优先,任何人都不能搞特殊,赢得了冠军是功臣,功臣更应该维护国家的法治,所以这些违禁品必须没收。

  我们正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市场经济的魔力在于利用利益机制合理配置资源,充分调动人们生产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促使产品丰富、经济繁荣。但是,它在刺激人们为追求利益最大化而拼搏的过程中,却无力控制人们见利忘义的违规行为。有些人可能无视道德、良心、法律的制约,损人利己,损公肥私,甚至干出伤天害理之事。在日常生活中大量存在或明或暗的丑恶现象,诸如千奇百巧的假冒伪劣、司空见惯的毁约失信、精心设计的诱惑陷阱、防不胜防的圈套算计、没有商量的雁过拔毛、潜规则地索拿卡要、并非鲜见的公权私用、贪得无厌的巧取豪夺、令人发指的坑蒙拐骗、刁钻耍赖的胡搅蛮缠、明火执仗的黑恶横行,等等,难以尽言。要把这些违规甚至犯罪现象降到最低限度,仅靠国家职能部门监管是不够的,必须通过民主依靠广大民众来监管;仅靠道德教育是不够的,必须实行严明的法治来治理。市场经济同时应该是民主与法治经济。否则,社会失去底线,弱肉强食,黑恶横行,乱象丛生,人们生活没有安全感、公平感、尊严感、良善感、幸福感,最终会破坏经济的发展。

  党的十八大做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大决策和战略部署,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建设法治中国,十八大报告庄严指出:“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要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依法治国的本质是“法律至上”,用法治反人治、反特权、反腐败,反对徇私枉法,使人们不愿违法、不能违法、不敢违法;在全社会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思维与法治氛围。

  如何防止腐败,如何防止因腐败而导致政权垮台,是古今中外执政者的共同难题。我们中国共产党人正在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努力形成不愿腐的道德机制、不敢腐的惩戒机制、不能腐的防范机制、不易腐的保障机制,坚持有案必查,有腐必反,“老虎”“苍蝇”一起打,腐败没有“特区”,反腐败没有“禁区”,对腐败现象零容忍,力争永葆中国共产党人的先进性、纯洁性。

  只要我们在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的领导下,加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积极推进民主与法治,形成新常态,就能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推向前进,成功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作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党委书记,研究员)

零容忍党员干部追求低级趣味

  趣味属于人的心理和精神上的选择,党员干部远离低级趣味,关键是要管住自己,不但筑好“防火墙”,还要备好……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