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时政撷英-正文
牢固树立“四力”风向标
杨立平
//www.workercn.cn2016-06-14来源:浙江日报
分享到:更多

  

  为政之要,首在用人。省委书记夏宝龙5月中旬在宁波调研时指出,宁波要发展好、建设好,关键是要有一支有定力、有毅力、有执行力、有战斗力的干部队伍,推动宁波早日跻身全国大城市第一方队。“四力”要求是结合宁波实际,对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好干部20字标准”的生动阐释,是宁波落实“好干部20字标准”的重要遵循。我们要将“四力”要求作为干部队伍建设的风向标,通过拉伸长板,补齐短板,持续优化班子结构功能,全面提升干部素质,着力打造一支高素质执政骨干队伍,保障各项事业有力推进。

  坚持把“四力”要求作为选拔任用干部重要遵循

  用一贤人则群贤毕至,见贤思齐就蔚然成风。选人用人需要树立正确的标准导向,把合适的人放到合适的岗位。“四力”要求既反映“数字结构”,更体现“素质结构”,为换届之年选任干部树立了鲜明导向。

  有定力,强调的是大局观念和作风要求,要求广大干部自觉向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看齐,向党的纪律和规矩看齐,向先进党员的标杆看齐,具备过硬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做到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有毅力,强调的是干事创业的韧劲,要求广大干部在新常态下提振新状态,锚定改革目标持续发力、久久为功,增强“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劲头,树立“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

  有执行力,强调的是讲实干的底气、抓落实的决心,要求广大干部有愿为的境界、善为的本领、敢为的作风,具备过硬的专业化能力,在不折不扣上动真格,在勇于创新上下功夫,带头挑起敢为事业担当的时代重任。

  有战斗力,强调的是攻坚克难的作为、引领正气的自觉,要求广大干部在矛盾瓶颈、困难局势面前挺身而出,在大是大非、利益诱惑前敢于亮剑;要求各级班子上下一条心、拧成一股绳,发挥“1+1>2”的作用。

  四个“力”相辅相成,共同构成选贤任能的重要标杆。选任干部须将“四力”要求贯穿始终,资格条件要含“四力”、动议提名要顾“四力”、谈话推荐要说“四力”、考察评价要验“四力”、任前谈话要讲“四力”,优先使用“四力”过硬、能岗相适的干部。

  宁波市将“四力”要求与选人用人相结合,针对“狮子型”一把手紧缺的问题,深化以“谈、比、推、察、调”为特点的“班长工程”,选拔储备一批政治过硬、素质全面的一把手及后备人选,以满足事业发展之需。

  坚持把“四力”提升作为补齐干部短板关键之举

  当前各项工作标准越来越高,对干部素质要求也水涨船高。“四力”要求科学回答了干部素质建设找什么短板、补什么短板的问题,为全面提升干部素质指明了方向。现在有的领导干部尤其是一把手定力和毅力较好,但战斗力相对不足,缺乏力挽狂澜、舍我其谁的霸气和担当;有的年轻干部朝气足、执行力较强,定力和毅力却是短板;有的“三门”干部岗位业务能力尚能过关,但群众工作能力和攻坚克难水平还有缺陷。提升“四力”须强化“四练”,确保每位干部都能练好内功,补齐短板。

  党性锻炼强定力,结合当前开展的“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把政治理论学习摆在首要位置,用好批评与自我批评这一武器,强化养元补钙,教育广大干部将强党性作为终身课题,树牢政治定力、履职定力和纪律定力。

  艰苦磨练补毅力,把干部放到基层一线,在艰难困苦的地方砥砺品质,磨练作风,培养坚韧不拔的优秀品格,厚植一心为民的鱼水深情,增强干事创业的恒久韧劲。

  日常勤练增执行力,加强干部“岗位对责、绩效对账”,通过日考勤、周记账、月自查、季对账、年评价,用制度倒逼执行;抓实干部专项业务培训,补齐结构性短板,用能力保障效率,督促干部立说立行、行必高效。

  攻坚历练提战斗力,有意识地把干部选派到重大项目、拆迁维稳等岗位锻炼,在风雨兼程中增强攻坚克难的勇气,提升一往无前的锐气,加快培养一批过得硬、打胜仗的“狮子型”干部。

  宁波市围绕“四力”要求,深化实施“培鹰计划”,一把手重点提升统筹把控能力,副职重点提升专业化能力,年轻干部重点提升发展潜力,初步构建起符合干部成长规律,分类施策、有机衔接的“四力”提升链。

  坚持把“四力”过硬作为干部担当破难必要支撑

  随着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改革进入深水区,当前我省一些地方正面临转型升级之难、利益调整之难、社会治理之难、环境保护之难等矛盾瓶颈。助推改革好比一场冲破瓶颈的攻坚战,要求广大干部以过硬的“四力”在一线闯关夺隘,当战士不当绅士。建设“四力”干部队伍,须将干部放到实践的考场,在改革发展第一线挑重担,在攻坚克难最前沿讲担当。

  当前,要积极引导广大干部以胸怀大局、坚韧不拔的定力,扎实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在浙江的实践,破解制约浙江转型发展的制度壁垒,推进浙江都市区建设,共同谱写中国梦的浙江篇章;以善作善成、一以贯之的毅力,打好“五水共治”这场事关长远的攻坚战,破解污水处理、河道清淤等老大难问题,还群众一泓净水;以开拓创新、锐意进取的执行力,走好“四换三名”这条产业转型升级的必经路,破解创新难、融资难、用工难等一系列困惑,助推企业爬坡过坎;以攻坚克难、负重前行的战斗力,努力啃下“三改一拆”这块硬骨头,破解“拆”和“改”过程中的突出矛盾,做好关停并转等重点难点文章。

  今年宁波市继续实施干部“三重三跨”,安排机关、企业、高校、基层之间跨条块、跨领域、跨体制互派挂职,激发干部在重大项目推进、重要工作落实、重点区域开发中,凭借过硬的“四力”去助推发展、建功立业。

  坚持把“四力”考核作为评价鉴定干部有效途径

  干部的“四力”体现着党性和担当,彰显着能力和品质:“四力”是实干实绩的直观反映,也是自身价值的生动体现。考核评价干部要将“四力”要求作为重要标尺,通过“望闻问切”全面衡量“四力”表现,系统检验担当之力。

  “望”,就是“观其言行”,聚焦干部遇到政治考验、急难险重任务及日常工作中的“四力”表现,观察其能否在大是大非面前站对方向,在利益诱惑面前头脑清醒,在个人得失面前心境淡泊,在执行落实中始终如一,真正做到知行合一,以知促行。

  “闻”,就是“知悉情况”,结合干部日常监督管理,跟踪了解思想动态和工作状态,检验视野是否开阔,思路是否清晰,精神是否振奋,措施是否到位,形成对干部“四力”的初步判断,做到提人知情,提情知人。

  “问”,就是“多方求证”,坚持询问上级知全面、询问下级知能力、询问群众知作风,将组织考核与乡语口碑结合起来,综合评价干部运用“四力”呈现出来的实绩。宁波市在重点工作专项考察中就运用“查、听、谈、看、研”五步法,用“多双眼睛”了解干部在一线工作的实绩、作风和口碑。

  “切”,就是“会诊辨析”,在充分掌握信息的基础上,加强干部综合分析研判,全面评价“担当指数”和“适岗指数”,推动“四力”考核与能上能下无缝对接,形成“四力”强者上、“四力”平者让、“四力”弱者下的鲜明导向,强化倒逼效应,使强“四力”、助发展成为广大干部的行动自觉。(作者为宁波市委常委、组织部长、统战部长)

零容忍党员干部追求低级趣味

  趣味属于人的心理和精神上的选择,党员干部远离低级趣味,关键是要管住自己,不但筑好“防火墙”,还要备好……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