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时政撷英-正文
如何认识主要矛盾变化是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
熊若愚
//www.workercn.cn2017-11-28来源:成都日报
分享到:更多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明确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是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提出了许多新要求。这就要求我们党深刻把握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新变化,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团结带领人民朝着新目标,开启新征程。

  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是关系全局的重大政治论断

        科学准确地研判社会主要矛盾,为制定党和国家大政方针、长远战略提供重要依据,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一条重要经验。早在1956年,党的八大提出,“我们国内的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指出,在现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改革开放以来,我们集中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力量,攻克了“落后的社会生产”这个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党的十八大以来,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水平得到很大提高,精神文化生活需要也得到很大改善。但是,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另一方面,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总体上显著提高,社会生产能力在很多方面进入世界前列。总的来看,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已经成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约因素。正是基于这些分析和判断,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必须深刻认识到,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是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提出了许多新要求。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我们要在继续推动发展的基础上,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大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更好满足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日益增长的需要,更好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

  需要强调指出的是,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没有改变我们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历史阶段的判断。在新时代,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报告提出的“两个没有变”和“社会主要矛盾转化”是一个整体判断,相辅相成,要从总体上加以理解和把握。我们要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基本国情,牢牢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始终将党的基本路线作为党和国家的生命线、人民的幸福线,领导和团结全国人民努力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为确立新目标提供了政治依据

        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新时代的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分两步走在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在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就是我们党根据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实际,确立的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目标。这个新目标的内涵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将全面提升,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成为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领先的国家,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实现,我国人民将享有更加幸福安康的生活,中华民族将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这个新目标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深化和发展。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在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与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的奋斗目标相比,党的十九大报告在奋斗目标的内涵上,将“建设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纳入奋斗目标之中,符合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的实际,进一步回应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向往。在现代化实现程度上,将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变为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虽然只有一字之变,但新目标更加符合我国已经发展起来的实际,也更加激励全国各族人民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继续朝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奋勇前进。

  中国共产党历来十分注重目标引领。党的十九大报告共有21次谈到目标,阐述了党的最终目标等一系列重要观点。例如,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全党同志一定要永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要继续朝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奋勇前进;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是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把人民军队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军队;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跨越关口的迫切要求和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从十九大到二十大,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等等。所有这些关于目标的重要观点,都与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新判断密切相关,都需要深刻学习领会。

  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为开启新征程提出了新要求

        宏伟的蓝图必须依靠人民的艰苦奋斗来一步一步变成现实。党的十三大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战略安排,提出“三步走”战略目标。第一步目标是到1990年解决人民温饱问题。第二步目标是到2000年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这两个目标都已经提前实现。第三步目标是到21世纪中叶,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在此基础上,我们党将第三步奋斗目标的五十年划分为两个大的时间段:第一个二十年,到建党一百年时建成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的小康社会;然后再奋斗三十年,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把我国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从十九大到二十大,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一方面,我们要紧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的攻坚战,全面建成得到人民认可、经得起历史检验的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另一方面,我们还要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

  党的十九大报告,在综合分析国际国内形势和我国发展条件的基础上,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作出了“两步走”的战略安排:第一个阶段,从2020年到2035,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第二个阶段,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好、十五 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基本实现现代化,再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安排。这个战略安排,是对“三步走”战略目标的继承和发展,将我国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时间表整整提前了15年,非常鼓舞人心,十分实事求是,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进行战略谋划的远见卓识和高超智慧,充分展现出党和国家事业蓬勃发展的光明前景。(作者系中央党校报刊社要闻评论部主任)

零容忍党员干部追求低级趣味

  趣味属于人的心理和精神上的选择,党员干部远离低级趣味,关键是要管住自己,不但筑好“防火墙”,还要备好……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