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时政撷英-正文
大党自信:开放的中国与世界
岳亮 中共中央党校科学社会主义教研部副教授
//www.workercn.cn2017-12-04来源:中国网
分享到:更多

  

  “中国共产党愿同世界各国政党加强往来,分享治党治国经验,开展文明交流对话,增进彼此战略信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携手建设更加美好的世界。”在12月1日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开幕式上,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向来自全球120多个国家近300个政党和政治组织宣示了中国愿同世界各方携手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真诚愿望。

  就在10月18日召开的中国共产党十九大上,习近平代表中共中央郑重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个新时代,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启动了人类历史最快速的持续经济增长、最大幅员的全面工业化,以及最大规模的消灭贫穷。

  特别是中国共产党十八大以来的五年,面对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局部冲突和动荡频发、全球性问题加剧的外部环境,面对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等一系列深刻变化,中国经济依然持续增长,稳居世界第二,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百分之三十,相当于一个欧洲大国人口的六千多万贫困人口稳定脱贫。正如有的 学者认为,历史上从来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或社会,能以这种速度在这么大的体量、这么广袤的地理范围,进行如此快速的经济发展。

  今天的中国一方面可以成为最大的贸易伙伴与最大投资来源国,长期以来为广大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大量无偿援助和各种支持;另一方面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不“输入”外国模式,也不“输出”中国模式,不会要求别国“复制”中国的做法。

  这个新时代,是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时代。习近平指出,世界格局在变,发展格局在变,各个政党都要顺应时代发展潮流、把握人类进步大势、顺应人民共同期待,把自身发展同国家、民族、人类的发展紧密结合在一起。

  曾几何时,中国的士大夫们欲“求洋人擅长之技,而为中国自强之图”,今天的中国,正进入300年来未有之大变局。

  一个自信的大党、开放的大国,不断深化改革开放,实施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欢迎搭快车搭便车,发起创办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举办首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二十国集团领导人杭州峰会……,以强烈的责任担当,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促进全球治理体系变革,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了新的重大贡献。

  从宽广的历史角度看,中国以几十年的发展成就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的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中国的发展模式可以和西方的发展模式形成一种健康的竞争关系,彼此理解、求同存异,既相互竞争又彼此借鉴,共同推进人类社会的文明进步,共同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而努力。

  “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历史上,中国曾饱受闭关锁国之痛。改革开放以后,中国从一个极其贫穷的国家,在短短几十年里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并且进入中等收入社会,这本身就是一个奇迹。中国的复兴是一个向世界各国学习的过程,并且也是一个开放学习的过程。中国的学习对象既有欧美大国,也包括新加坡这样的小国。这种学习,并非简单的照搬照抄,而是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地吸收创新。

  从步入近代最初的“师夷长技以制夷”,到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中国共产党十九大提出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国的发展和制度建设经验同其他国家既有相关性,也具有特殊性。中国的成就是在不断地开放状态下取得的,这个伟大的成就既源于中国优秀的传统,也有吸收世界各国先进经验、先进文明成果的要素。作为当今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的发展经验不仅仅是中国自己的,也是亚洲的,还是世界的。

  大党,就要有大的样子;大国,就要有大的担当。中国共产党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政党,也是为人类进步事业而奋斗的政党。中国也必然会通过自身的发展给世界创造更多机遇,通过深化自身实践探索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并同世界各国分享,同世界各国人民一道,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携手建设更加美好的世界!

  正如中国共产党十九大所说的:“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坚持正确义利观,树立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新安全观,谋求开放创新、包容互惠的发展前景,促进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文明交流,构筑尊崇自然、绿色发展的生态体系,始终做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

零容忍党员干部追求低级趣味

  趣味属于人的心理和精神上的选择,党员干部远离低级趣味,关键是要管住自己,不但筑好“防火墙”,还要备好……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