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学习时政看点工事全总工会评论权益视频财经企业就业民生国际军事理论汽车健康人物书画摄影旅行文化公益教育娱乐体育

理论

时政

一以贯之的为民情怀

叶 琛
2020-06-29 09:59:03  来源:福建日报

  人民至上,是习近平同志深深植根于内心并贯穿于治国理政全过程的价值取向。《学习时报》近期推出的《习近平在福建》系列采访实录,生动展现了他在福建工作期间,对八闽大地的真挚情感、对党和人民事业的创新探索。我们从中可以感受到习近平同志一以贯之的为民情怀。无论身处何处,始终坚定地关心人民、相信人民、造福人民,“始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始终为人民利益和幸福而努力工作”。

  关心人民,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群众利益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在福建工作期间,习近平同志无数次翻山越岭、走村串户,深入群众开展调研。他与老百姓坐在一起喝茶、吃“糯米米时”;“三进下党”,对贫困乡镇充满深情;“四下基层”,号召各级领导干部贴近群众、为群众办实事。无论在哪个工作岗位上,他的心中始终装着人民。一是善于见微知著,了解人民需要。“安民之道在于察其疾苦”。习近平同志专门到乡下最贫困的地方去了解情况,到基层单位,到小学,到田间地头,到老百姓家里走访。他到老百姓家里,首先关心的一定是他们的生活、吃住情况。有时掀开锅盖,看看老百姓吃得怎么样;有时摸摸被褥,看看是否柔软舒适。正是这种深入基层、贴近一线的工作作风,让他能够真切地听到群众的心里话,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二是乐于倾听问题,坚持人民立场。采访实录中,许多同志都回忆起习近平同志平易近人的故事。他“经常利用晚饭之后的时间找一些干部谈心,与大家充分交流”。“有的老同志喜欢反映问题,爱提意见,但习书记却很愿意和老同志们住在一起。他在那里住了一年多,对老同志们提出的意见和建议都非常重视”。几乎每一个人在回忆中都会提到,“群众乐于和他接触,向他反映问题”。三是敢于动真碰硬,回应人民期待。习近平同志在作省政府工作报告时强调,要牢记政府前面的“人民”两个字,代表人民的利益,为人民谋利益。他是这么说的,更是这么做的。在宁德沿海调研时,习近平同志发现很多渔民在陆地上没有房子,平时就生活在船上,条件非常艰苦。他积极协调各部门,克服重重困难,终于让祖祖辈辈漂泊海上的连家船民搬家上岸。在福建17年半时间里,习近平同志为群众排忧解难的事例不胜枚举。他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信念,走遍八闽山川,时刻牵挂着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始终把人民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

  相信人民,充分尊重人民群众的智慧与创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亿万人民自己的事业。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习近平同志始终坚定地相信人民,充分肯定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决定作用,“改革开放在认识和实践上的每一次突破和深化,改革开放中每一个新生事物的产生和发展,改革开放每一个领域和环节经验的创造和积累,无不来自亿万人民的智慧和实践”。一是坚持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在一次新闻采访中,习近平同志说:“厦门取得的成绩,是一任接一任、一代接一代的接力赛,靠的是厦门建设和改革的参与者,厦门人民群众才是厦门建设的主体,各方面的建设都离不开厦门人民的辛勤努力。”这反映出他一直以来坚持的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始终强调“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群众是真正的英雄。人民群众是我们力量的源泉”。二是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习近平同志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放手发动人民群众,凝心聚力,推进经济社会发展。他七到晋江,总结提出了做大民营企业、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晋江经验”,为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一个典型样本。他注意到南平市向农村选派村党支部书记、科技特派员、乡镇流通助理,有利于更快打开当地工作局面,工作成效比较显著,便对此进行了专题指导和调查研究,在此基础上总结经验,形成特派员制度。三是依靠人民群众创造伟业。习近平同志在推进一方经济社会发展时,重视把地方的发展目标和群众利益、愿望紧密地结合起来,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催生出发展的磅礴力量。在宁德任地委书记期间,面对耕地面积不足严重制约古田经济发展的现状,习近平同志提出要集人民群众的智慧,搞好综合性立体开发,大力鼓励在古田发展食用菌产业。据采访实录记载,古田这样一个小县城,上世纪90年代光民间食用菌研究所就有30多家。正是这种“上下同欲”的共同努力,让古田发展成为“中国食用菌之乡”,产量稳居全国第一。

  造福人民,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人民是改革发展成果的共享主体,必须保证发展的成果惠及人民,由人民共享。习近平同志的为民情怀,深刻体现在造福人民之中。他指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必须把为民造福作为最重要的政绩。我们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归根到底是为了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造福人民,重在系统,要在协调。习近平同志在福建期间,引领地方发展时,特别注重发展的全局性。不论是具有开创性意义的《1985—2000年厦门经济社会发展战略》,还是统揽福州发展全局的《福州市20年经济社会发展战略设想》,都具有强烈的前瞻意识和规划意识,高度注重全局性、系统性。采访实录中提到,面对错综复杂的问题,习近平同志不厌其烦,认真去做工作,通过反复协调和协商,一点一点逐步取得进展,同时做工作善于抓关键环节,一点突破,全面开花。造福人民,关乎眼前,注重长远。一方面,造福人民,强调从现实、从人民的需要出发,做让人民群众看得见、摸得着、得实惠的实事;另一方面,造福人民,又要求面向未来,注重人民的长远利益,做为后人作铺垫、打基础、利长远的好事。习近平同志在福建的17年多,是福建发展的重要时期。福建的GDP总量在改革开放前居全国第22位,2000年跃居全国第11位,人均GDP从第23位跃居第7位。造福人民,重在谋划,贵在落实。在省委、省政府工作期间,习近平同志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真抓实干,抓住历史机遇,对福建的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历史性贡献。他为厦门、为福州制订的战略发展规划,都是为期15年、20年的中长期规划。

  今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已经进入决胜之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已经开启。新时代的党员领导干部,更要培养“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自觉与境界,奋发有为,埋头苦干,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推向前进,让人民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

  (作者单位:福建工程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编辑:迟语洋

书库

工运

访谈

文献

  • “习惯重于方法”

    胡适强调读书治学须养成“勤、谨、和、缓”的良好习惯。

  • “不做正确的调查同样没有发言权”

    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伟大实践中,毛泽东始终重视调查研究,并带头积极践行。如今,我们已步入新时代,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历史征程中,党员干部很有必要把调查研究这一“传家宝”传承好、发扬好。

新闻日历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2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