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学习时政看点工事全总工会评论权益视频财经企业就业民生国际军事理论汽车健康人物书画摄影旅行文化公益教育娱乐体育

理论

时政

论改革开放以来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大逻辑

徐成芳
2020-07-03 11:31:53  来源:人民论坛网-《人民论坛·学术前沿》

  实现改革开放与党的领导的互动共赢

  实现改革开放与党的领导的互动共赢,是历史和人民的要求。曾几何时,国内外有些人希望在改革开放中把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改掉,唱衰中国,唱衰中国共产党。然而,40年来展现在世人面前的是改革开放与党的领导互动共赢的壮丽画卷。历史正在见证“历史终结论”的终结、“中国崩溃论”的崩溃,正在见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建设的朝气蓬勃。

  回望40年改革开放发展历程,中国创造了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发展奇迹,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中国的朋友圈、影响力、感召力、塑造力日益扩大,中国人民的生活更加殷实幸福,中国正在以榜样国家的强国姿态走近世界舞台中央,给世界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注入了强大的正能量。这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激发了人们探究的热情,人们不禁要问:中国为什么能够创造奇迹?中国是如何做到的?答案可以有很多,但其中关键的一条应当是中国改革开放与党的领导同向发力、互动双赢。

  改革开放与党的领导是中国政治经济社会生活中的一对特别重大、事关全局的新范畴。放眼世界,改革与执政党之间的互动关系也是很多国家面临的共同课题,中间蕴含大量的不确定性和新可能性。中国经验表明,要在面对新考验、新风险时不犯颠覆性错误而实现伟大跨越,必须把坚持改革开放与加强执政党的领导辩证统一起来,实现互动双赢。正如习近平总书记精彩概括的那样:我们要继续开新局于伟大的社会革命,强体魄于伟大的自我革命,在我们广袤的国土上继续书写13亿多中国人民伟大奋斗的历史新篇章![10]这既是科学的总结,又是伟大的号召,具有深远的指导意义。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改革开放是一场伟大的社会革命,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党的建设是一场伟大的自我革命。两场革命相互促进,统摄中国发展整体,贯穿中国发展进程。继中华民族站起来之后成功实现了从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跨越,实现了从“赶上时代”到“引领时代”的伟大跨越;在促进并将继续促进中国发展进步的同时,两场革命的互动双赢融入了中国人的集体记忆,变成了党和国家的宝贵经验,也成为中国贡献给世界的独具中国特色的实践景观、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首先,党领导决策改革开放,改革开放倒逼党的建设。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当然包括领导改革开放。改革开放是中国共产党坚持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高度的科学精神主动决策开启的。当年,面对国际国内风云变幻,邓小平同志曾经严肃地指出,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发展也离不开中国。不坚持社会主义,不改革开放,不发展经济,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条。因此,中国的改革开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而不是自我否定。40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形成了一个巩固的政治共识,即坚持社会主义性质的改革开放是决定党和国家命运的关键一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体化的世界就在那儿,谁拒绝这个世界,这个世界也会拒绝他。中国共产党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党,也是把为人类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作为自己的使命的党。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中国共产党致力于将中国梦与世界各国人民的美好梦想紧密相连,同各国人民一道努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坚持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和最大优势,坚持党的领导就是坚持社会主义。同时,只有加强党的建设、全面从严治党,才能更好地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坚持和完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世界建设得更加美好。从这个逻辑结构可以看出,改革开放与党的领导和建设是决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健康发展的两个主要的矛盾方面。如果搞改革开放却淡化乃至放弃党的领导和建设,就不能作出正确的改革决策,改革就会变成改向,就会犯颠覆性错误;如果坚持党的领导和建设却不搞改革开放,那么党的生机就停止了,就会被历史淘汰。改革开放使党的历史方位和发展阶段不断更新,党客观上面临多重交织的新考验与新风险,这就对党的领导和建设形成了一种倒逼机制。所以,党在主观上必须始终有加强自身建设的清醒自觉,否则就可能落后于时代。因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及时作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大判断,规划夺取“两个一百年”伟大胜利的宏伟蓝图,从战略高度上庄严强调,要推进党的建设伟大工程,深刻认识党面临各种考验的长期性和复杂性,深刻认识党面临各种危险的尖锐性和严峻性,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

  其次,党的领导推动改革开放,改革开放巩固党的领导。毛泽东同志曾经指出:领导我们事业的核心力量是中国共产党,指导我们思想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进程中,中国共产党始终是高度觉悟的核心领导力、推动力,是推动改革开放的强大引擎。古今中外,改革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阻力,既有思想观念方面的阻力,又有利益固化的藩篱;既有内部风险的压力,又有外部风险的叠加。所以,能否将改革进行到底、能否推动全面深化改革,常常考验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个政党的决心、远见和能力。40年来,中国共产党面对阻力和挑战,以敢闯敢干的勇气和自我革新的担当,闯出了一条新路、好路。今后要继续以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开拓精神,推动社会革命开新局、自我革命强体魄,书写伟大奋斗的历史新篇章。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一以贯之,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要一以贯之,增强忧患意识、防范风险挑战要一以贯之。实践表明,一方面,中国共产党高瞻远瞩、动力澎湃,敢为天下先、涉险滩、打硬仗,敢于开展伟大斗争、敢于夺取伟大胜利、敢于实现伟大梦想,是推动改革开放向纵深发展的原动力。不加强党的领导和建设,改革开放就会因失去正向动力和战略定力半途而废;只有加强党的领导和建设,改革开放才能不断推向更高阶段,大门才能越开越大。另一方面,改革开放巩固了党的领导和建设。改革开放把党的领导和建设推向了更广阔的舞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改革开放的精神加强党的领导和建设,给党注入了新活力。通过领导和推动改革开放,中国共产党增强了新本领,成长为名副其实的世界上最有资格自信的伟大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

  再次,党的领导保障改革开放,改革开放检验党的领导。一方面,党的领导为改革开放提供政治保障。只有把党建设好,才能推动改革开放行稳致远。苏东剧变的历史已经证明,没有党的建设作保障的改革开放很可能误入歧途,葬送社会主义事业和人民幸福生活。所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的改革开放,是有方向、有原则的,改什么不改什么要有定力。该改的坚决改,不该改的坚决不改。比如,社会主义的方向、共产党的领导地位、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指导地位等,不管怎么改革都不能把这些改丢了、改没了,不管怎么改都不能把党的政治方向改错了、政治生态改坏了。另一方面,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13亿多人口大国的改革开放,是一场伟大的社会实践、社会变革、社会革命。党的建设的好坏、成效的大小要由这场亿万人民的社会实践来检验。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实现共同富裕,如果我们改革开放的结果是两极分化,那么改革开放就失败了。所以,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强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民族都不能少、一个人一个家庭都不能少。为什么中国能够做到实现13亿多人口的全面小康?就是因为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始终用党的领导和建设保障改革开放,又坚持用改革开放检验党的领导和建设,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即使在改革过程中遭遇一些挫折也能逆转,避免失败,从而在量和质的双重维度上都得到锻炼,让人民得到实惠、事业得到发展,进而实现国家政治、经济、社会、生活等方方面面的双赢、多赢和共赢。

  最后,党的领导引领改革开放,改革开放捍卫党的领导。用大历史观放眼人类社会发展,会发现并不是所有国家的改革开放及其执政力量都能获得成功。因改革而兴、因开放而强者有之,因改革而衰、因开放而垮者有之,不仅不能双赢反而双输者亦有之。究其原因,关键在于党能否自觉加强自身建设,正确引领改革开放,改革开放是否自觉捍卫党的领导和建设。党如果能够始终立于时代潮头、顺应时代潮流、守正出新、不断超越自己,坚定“四个自信”、牢固树立“四个意识”、落实三个“一以贯之”,加强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加强党的建设,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就能够引领改革开放攻坚克难、走向成功。改革开放如果能够捍卫党的建设,即不背离和消解党的领导和建设,就能够在给党的领导和建设带来压力的同时注入活力,就能够帮助党固本、强基、铸魂,增强生命力和战斗力。“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40年来,中国改革开放与执政党的建设实现了互相增进、互动双赢、共同繁荣。一方面,推动了人口超过10亿以上级别的人口超大型国家实现现代化,使其既加快了自身发展又保持了自身独立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在世界上高高飘扬,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中国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和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另一方面,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更加巩固、本领更加高强、人民更加拥护。历史已经并将继续证明,没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民族复兴必然是空想,改革开放也不可能进行到底并取得成功。面向新时代,我们党要始终成为时代先锋、民族脊梁,始终成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引领改革开放走向更加广阔的天地,引领中华民族走向更加辉煌的未来,前提是必须自身始终过硬。

  总之,中国改革开放40年,由于坚持了党的领导这一大逻辑,实现了改革开放与党的领导的互动双赢,赢在方向,赢在价值,赢在人民的获得感,也赢在中国智慧和方案不断增强的国际吸引力和日益广泛的国际认同度。双赢带来了多赢、共赢,这不是等来的,而是奋斗得来的。今后中国的发展要巩固这一胜利,就必须由党继续带领中国人民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不懈奋斗。

  (本文系2017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条件下意识形态建设规律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17BDJ008)

  注释

  [1]宋萌荣、丛利:《社会主义改革简史》,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1~4页。

  [2]《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十讲》,北京:学习出版社,2018年,第3页。

  [3]《党的十九大报告辅导读本》,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年,第19~20页。

  [4]《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314页。

  [5]《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365页。

  [6]《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380、381页。

  [7]《红旗文摘》,2018年第1期,第4页。

  [8]《党的十九大报告辅导读本》,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年,第10页。

  [9]《党的十九大报告辅导读本》,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年,第60~61页。

  [10]《习近平在2018年春节团拜会上的讲话》,《习近平系列重要讲话数据库》,人民网,http://jhsjk.people.cn/。

  【作者简介】

  徐成芳,内蒙古大学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与少数民族国家认同研究中心主任,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导。研究方向为党的建设、马克思主义理论。主要著作有《中国定力》《走向世界舞台的中国共产党》《党旗飘飘》等。

1 2 共2页

编辑:迟语洋

书库

工运

访谈

文献

  • “习惯重于方法”

    胡适强调读书治学须养成“勤、谨、和、缓”的良好习惯。

  • “不做正确的调查同样没有发言权”

    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伟大实践中,毛泽东始终重视调查研究,并带头积极践行。如今,我们已步入新时代,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历史征程中,党员干部很有必要把调查研究这一“传家宝”传承好、发扬好。

新闻日历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2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