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孝通(1910—2005年),江苏吴江人,著名社会学家、人类学家和民族学家。费孝通主要从事社会学、人类学研究,写下了数百万字的著作。费孝通在其导师马林诺夫斯基指导下完成了博士论文《江村经济》,该书被誉为“人类学实地调查和理论工作发展中的一个里程碑”,成为国际人类学界的经典之作。费孝通先后对中国黄河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进行实地调查,提出既符合当地实际,又具有全局意义的重要发展思路与具体策略。费孝通学术研究成就很大,提出并阐述了“文化自觉”的重大命题,出版有《行行重行行》《乡土中国》《从实求知录》等著作,被誉为中国社会学和人类学的奠基人之一。1990年,费孝通在80岁诞辰聚会上,应中根千枝和乔健教授邀请,作了题为《个人的研究在中国——个人的经历》的发言,提出“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十六字箴言,探讨自身的治学理念和方法。此后,费孝通将其推广到中华民族,乃至人类文明层面,阐述维系中华民族共同体凝聚力的“一”与“多”的辩证关系。十六字箴言以质朴、鲜活的语言,展现出人类学家费孝通从个体到社会、从中国到世界的胸襟与情怀。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与扎根中国实践
十六字箴言源于费孝通与其英国留学时的同学利奇关于人类学治学理念的对话。费孝通的老师、现代人类学实证研究的开创者马林诺夫斯基认为,人类学是对过分标准化的文化的一种罗曼蒂克式的逃避,他的同学利奇也持相似观点。在他们眼中,“人类学是表演才华的戏台,是一种智力的操练或游戏”,研究或者治学纯粹基于个体需求,仅仅是一种自我实现的路径。在费孝通看来,他们的观点和选择在英国社会无可厚非,自己作为20世纪初出生的中国学者,既没有条件也没有意愿予以效仿。费孝通回想放弃医学改学人类学的初衷,归根结底仍是中国传统知识分子“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和“学以致用”的情怀。费孝通以“各美其美,美人之美”来理解与英国同行之间的分歧,不仅能相互容忍而且还能相互赞赏,人类学学科的魅力正在于此。
费孝通心怀天下的治学担当具体体现为以科学方法理解社会、改造社会、造福民众。作为20世纪初以来中国社会剧变的亲历者,费孝通始终以国强民富为治学宗旨,他认为读书治学绝非仅仅陶冶情操、自娱自乐,而是为国为民,将社会研究的科学性和应用性有机融合。他紧跟时代步伐,将社会人类学实证方法应用于快速演进的中国社会实际。无论是早期的大瑶山、开弦弓村研究还是新中国成立后的民族研究和发展研究,费孝通坚持深入基层社会,融入民众生活,亲力亲为参与调研、深度访谈,在扎实、鲜活的第一手实证资料基础上进行分析比较,归纳提炼。历数从《江村经济》到《乡土中国》《小城镇大问题》等中国社会科学史上的名著名篇,从选题到结论,费孝通总是能够以敏锐的视角抓取关键议题,以坦诚的笔触展示民心民情。这些研究不仅在推动学科进步方面具有开创意义,而且为政府部门决策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扎根中国实践,以实证调查为立身之本的治学方法让费孝通70岁高龄重拾学术之路,在此后20多年里带领青年学者团队走遍中国沿海和中西部地区,探索国家可持续发展、人民富足安康之路。时至今日,费孝通的治学理念和方法依旧影响着一代又一代青年学者,敦促众人将目光投向不断演进的国情民情,用所学知识投身于国家和社会进步。
中华民族共同体中的“一”与“多”
费孝通晚年接受采访时表示,1935年大瑶山瑶族社会考察期间,与瑶族人民一起生活,亲身体会到“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的境界。“各美其美是指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价值标准,各自有一套自己认为是美的东西,这些东西在别的民族看来并不一定美……民族间能相互尊重对方的价值标准……能容忍‘各美其美’是一大进步。只有在民族间平等地往来频繁交往之后,人们才开始发现别的民族觉得美的东西自己也觉得美,这就是‘美人之美’。这是高一级的境界,是超脱了自己生活方式之后才能得到的境界……‘美人之美’境界再升华一步就是‘美美与共’……‘美美与共’是不同标准融合的结果,那不就达到了我们古代人所向往的‘天下大同’了么?”归根结底,从“各美其美”到“美人之美”到“美美与共”最后到“天下大同”层层递进、步步提升,其精髓在于共同体中“一”与“多”的辩证统一。
1949年,面对建立各民族平等的多民族统一国家的需求,费孝通将研究重点转向民族研究。他依然坚持社会人类学的实证研究方法,翻山越岭深入中西部少数民族村寨,在与少数民族群众直接接触、共同生活中理解民族认同和共同体意识的含义,在此基础上确立新中国民族识别标准以及民族区域自治政策。20世纪80年代末,工程浩大的少数民族社会调查逐渐凝炼成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理论。中华民族是在漫长历史演进中,由分散民族单元经过接触、混杂、联结和融合而形成的多元统一民族实体,是在56个民族之上形成的高层次民族认同意识。高层次认同并不排斥低层次认同,不同层次之间并存不悖。中华民族的形成是各民族“美美与共”的结果,而“美美与共”的前提是不同民族“各美其美”“美人之美”。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理论是历史文献研究和实地田野调查有机结合的成果,一方面在民族平等前提下呈现不同民族如何相互接触、从自在到自觉构建自我认同;另一方面阐述汉族如何通过与少数民族互动发挥凝聚核心作用,推动形成共休戚、共存亡、共荣辱、共命运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和而不同
2004年8月,在“北京论坛”《美美与共和人类文明》的书面发言中,费孝通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理论拓展至全球视野之下,阐述全球化与不同文明之间的关系。费孝通认为,19世纪以来的全球化进程,是不同文明相互交融、相互依存日渐深化的过程。今天的世界,不同文明之间已经“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不同文明都在频繁的互动交流中汲取对方文化,将其“消化”“改造”后纳入自身体系。这一事实为超越零和博弈,在更高层次上构筑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认识提供了条件。“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展示了未来不同文明和谐共处的全新图景,即每个文明借助“文化自觉”反省自身,获得“自知之明”,摆脱无意义的冲动和盲目,在此基础上欣赏、尊重其他文明,不同文明交流融合形成更高层次的结晶,即“美美与共”之后达成的“天下大同”。费孝通认为,中国社会科学工作者应当尝试走出去,开拓国外社会文化研究,博采众家之长的同时,为不同国家、民族和社会的对话、交流创造条件。“我们应该以一种开阔的心态,面向全人类各种文明中蕴藏的智慧……人类的各种文化中,都可能隐含着很多永恒的、辉煌的、空前绝后的智慧,我们要学会欣赏它们、理解它们、吸收它们,这也是我说的‘美人之美、美美与共’的本意之一。”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以及与世界其他国家交往的日益深入,社会科学工作者在深入研究中国社会的同时也应该研究海外社会。十六字箴言为协调中国研究和海外研究提供了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