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是国家的重要空间形态,城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重要基石。完善城市治理体系需树立全周期管理意识,努力探索城市现代化治理新路子。对于城市治理而言,全周期管理是指城市治理中包含前期规划、中期建设、后期维护等环节的全生命周期管理过程,并实现全民性、全时段、全要素、全流程的城市治理。
全周期管理意识内含整体性和统筹性,必须学会“十个指头弹钢琴”。这就要求我们坚持系统思维,抓住前期科学规划、中期系统推进、后期精细治理三个环节,建立科学化、系统化、精细化的全周期管理体系,切实提升我国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前期科学规划,做到常规治理与非常规治理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全周期管理意识要求城市在常规状态下随时做好应对危机的准备。城市治理一方面需要处理日常事务,保证其正常运转;另一方面也要未雨绸缪,提升应对潜在危机的能力,实现“为人民管理城市”的目标。一是加强统筹设计,推动城市全周期管理的系统化。合理的顶层设计意味着治理结构更合理、治理层级更明确、治理边界更清晰、治理效果更经得住检验。城市治理既要立足当前、解决现实问题,又要着眼未来,具备前瞻性和预防性;既要杜绝“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点状管理现象,又要避免治理主体、领域等相互分离的带状管理情况;要在全周期管理中实现对发展实际的精准研判,同时要求城市治理尊重城市化进程的基本规律。为此,需树立科学建设、规划和管理的理念,坚持市场手段与法治手段相结合,坚持公平正义、动态稳定和增量改革的原则。二是强化应急管理,推动城市全周期管理的专业化。需科学编制应急预案,推进政务值班标准化建设,确保带班领导、值班人员24小时在岗位、在状态、在现场;组建高效抢险救援、联络通讯、后勤保障等救援队伍,打造一支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的专业应急队伍,配备充足应急救援物资,加强日常应急演练;认真落实安全管理“日、周、月”制度。严密排查安全隐患,及时落实整改措施,确保城市管理各领域安全;严格执行重大事项报告、登记制度。遇到紧急突发事件,迅速汇报,启动相应应急机制。
中期系统推进,提升法制化、多元化治理能力。全周期管理要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有效整合各类资源,实现城市治理的有序发展。一是健全制度保障,推进城市全周期管理的法制化。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各地第一时间纷纷建立健全法律法规,为更好落实疫情防控的各项措施提供了法律保障。接下来,还应按照科学合理、有操作性、能管用的原则加强法规建设,科学立法、精准施策以为城市治理提供制度保障;坚持需求导向,把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作为城市管理制度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提高城市管理行政执法效能,满足市民衣食住行、安居乐业的需求。二是引导社会公众参与,推进城市全周期管理的多元化。城市治理要求政府、市场、社会都参与进来,其核心是切实建立多主体参与、运行有效的治理体系。从这次我国应对疫情的情况来看,基层党委政府引领下的社会力量发挥的作用尤为突出,这启示未来城市治理应继续强化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的作用,同时重视培育社会力量,在党委、政府、社会组织之间架起良性互动的桥梁。
后期精细治理,用绣花功夫抓好城市治理。伴随着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和专业化程度越来越高,城市全周期管理要求实现精细化治理。既要善于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实现智能化治理,又要通过绣花般的细心、耐心、巧心提高精细化治理水平,“绣”出城市的品质品牌。一是提升科技支撑,促进城市全周期管理的智能化。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云计算等信息技术,可将城市中的既有物理基础设施、信息基础设施、社会基础设施和商业基础设施有效联动,实现高度智能化治理。下一步,还需继续吸取学习先进经验,加大科技支撑的力度,加强智慧交通、智慧医疗、智慧教育等前沿应用,对城市实施智能化管理,进一步提升城市治理水平、提高城市治理能力。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为支撑,打造政府管理、城市治理、社区治理、公共服务为一体的城市治理智慧平台,为市民提供精细化、便捷化、智能化的服务,在提升居民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的同时,促进城市治理体系创新。二是细化标准规范,促进城市全周期管理的精细化。应将精细化治理的要求贯穿城市工作全链条,从微观着眼、从小处着手,把精细化要求贯穿城市治理的各个环节,覆盖城市空间的各个区域,体现在每时每刻,涵盖游客、就业人口等各类人群。接下来,各城市应对标一流,结合本地具体情况,推动建立精细化治理标准规范体系,使城市精细化治理有章可循。同时,抓好精细化标准规范的实施,严格按照标准要求,分解量化、明确责任、层层落实、强化监督,确保标准规范执行有力。
一流城市要有一流治理,通过一流治理让一流城市再度升华。实现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需要我们牢固树立全周期管理意识,以“绣花功夫”做好治理工作,统筹推进我国城市治理提质增效,提高现代城市的竞争力、吸引力,真正实现“城市是人民的城市,人民城市为人民”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