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谈股论经-正文
担负起引领农业现代化的光荣使命
吴沛良
//www.workercn.cn2015-01-13来源:新华日报
分享到:更多

  

  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视察时强调,没有农业现代化,没有农村繁荣富强,没有农民安居乐业,国家现代化是不完整、不全面、不牢固的。发达地区在这方面一定要带好头、领好向,把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真正落到实处。这一重要指示,为江苏农业现代化建设明确了工作定位,指明了前进方向,完全符合国情省情农情,江苏有条件有责任担当起引领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光荣使命,勇于探索、率先示范,为全国农业现代化建设带好头、领好向。

  认真学习、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必须坚持四化同步,按照生产技术先进、经营规模适度、市场竞争力强、生态环境可持续的要求,坚持稳粮增收、提质增效,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深化拓展农业现代化工程,努力推动现代农业建设迈上新台阶,力争在全国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提供有力支撑,为建设经济强、百姓富、环境美、社会文明程度高的新江苏做出积极贡献。

  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解决发达地区“谁来种地”、“怎么种地”的关键所在

  劳动者是生产力发展中最活跃的因素,现代农业建设关键在人。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这是针对我国发达地区农业发展形势做出的综合判断,也指明了发达地区解决“谁来种地”、“怎么种地”问题的关键所在。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发达地区农业从业者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大量青壮年劳动力离开农村进入城市,江苏近年来农村劳动力以每年25万的速度转移,目前全省转移就业总量已超过1840万人,比重超过70%,农忙季节缺人手,农业出现兼业化副业化,农民出现老龄化、女性化、低文化。“谁来种地”、“怎么种地”成为发达地区农业发展始终绕不开的重要命题。必须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和家庭经营在农业中基础性地位,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打造现代农业发展的主力军,构建一般农户集约化生产、新型经营主体规模化经营和农业社会化服务为特征的现代农业经营体系。

  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职业农民是基础。强化农民的主体地位,加大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建立农民转型升级通道,支持一般农户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转变,再通过合作社加强合作与联合,强化与农业企业的生产协作和利益联结,引导形成竞相发展、优势互补、相互融合经营格局,打造现代农业经营主体方阵。

  适度规模经营是方向。坚持土地产出最大化、农业效益最大化、农民收入最大化原则,引导土地有序向新型经营主体流转,因地制宜发展土地集中型、统一服务型规模经营,鼓励多种农业经营方式和模式创新。坚持适度原则,根据测算,江苏专业农户粮食规模经营一般在100亩到300亩之间。

  社会化服务是保障。现代农业分工分业逐步细化、各环节专业化程度不断提高,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必须要发展与之相适应的社会化服务,鼓励服务主体提供种子种苗、机耕机收、病虫害防治、收储加工、包装销售等全方位服务,提高农业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和社会化水平。

  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是推进发达地区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必由之路

  当前,我国农业正在从传统方式向现代方式转变,农业进入了转变发展方式的关键时期。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既抓住了现代农业的建设重点,也指明了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实现路径。

  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是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的基本遵循,对发达地区而言,需求更为迫切。从资源环境看,江苏农业复种指数高,环境负荷压力大,资源要素日益趋紧,高投入、高产出、高消耗农业发展模式难以为继。从竞争能力看,部分主要农产品国际国内市场价格“倒挂”,国内农产品价格“天花板”效应与生产成本“地板”效应逐步显现,面临的国际国内竞争压力加大。从社会需求看,老百姓不仅要吃饱吃好,也要吃得平衡、安全和健康,农民不仅要持续稳定增加收入,也要安居乐业的美丽乡村。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必须由主要追求产量增长和拼资源、拼消耗的粗放经营,转向注重数量质量效益并重、注重可持续的集约发展上来,加快构建劳动生产率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高、综合效益高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走出一条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现代农业发展道路。

  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要更加注重“优化结构、提质增效”。在稳定发展粮食生产的基础上,按照市场导向、消费导向原则,积极发展设施园艺业、规模畜牧业、特色水产业和休闲观光农业,突出优势布局、专业格局,在品种、品质、品牌上下功夫,让农业经营有效益,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

  更加注重“接二连三、互动融合”。用工业化理念改造农业,向农业的深度和广度拓展,挖掘全产业链潜力,形成互动型、融合型发展模式。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推动企业集群集聚,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建立健全现代农业营销体系,发展农产品现代流通业态,推动农产品高效流通、价格稳定。

  更加注重“低碳循环、生态友好”。现代农业的发展,必须是遵循自然规律的可持续发展。落实最严格的资源利用保护制度,大力发展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示范应用节肥节药、绿色防控、污染治理等清洁生产技术,加快推广种养结合、农牧结合、生态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等生态循环农业模式,加快构建农业可持续发展长效机制。

  加快提高物质装备和技术水平,是提升发达地区农业竞争力的紧迫任务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第一驱动力,先进的物质装备和技术水平是现代农业最显著的特征。习近平总书记一直强调“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创新是民族进步之魂”,这次在现代农业发展上要求“加快提高物质装备和技术水平”,是对发达地区农业发展要求的科学把握,也是对农业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升农业竞争能力的重要指引。

  回顾历史,农业发展的每一次飞跃都与科技进步和装备提升息息相关,生物技术向人类展示了种业的巨大潜力,工程技术实现了农业生产向设施可控转变,信息技术让农业变得更加智慧。立足当下,新的农业科技革命正在兴起,创新驱动成为世界各国农业发展的核心战略,全新的农业技术体系和产业体系正在形成。放眼未来,科技仍将是农业发展永恒的主题。江苏农业物质装备和技术水平的核心指标一直走在全国前列,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63.2%,高于全国8个百分点,农业机械化水平78%,高标准农田比重46.5%,对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我们也认识到农业基础设施欠账太多,农业科研成果转化率有待提高,信息化在农业上的应用才刚刚起步,等等。站在新的起点,必须向农业高端攀升、前沿进军,依靠科技引领现代农业发展,加快提高农业物质装备和技术水平,不断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升农产品市场竞争力。

  加快提高农业物质装备和技术水平,要充分发挥江苏科教和人才优势,强化科技支撑与创新驱动,运用现代物质与装备,以内涵发展提升产业,给现代农业插上腾飞的翅膀。

  基础要打牢夯实。建立健全耕地保护和建设长效机制,加强耕地质量建设,加快中低产田改造、土地整治和耕地修复,提升耕地内在质量和持续生产能力。加强高标准农田、旱涝保收农田和农田排灌设施建设,推进沿海滩涂、丘陵山区、黄河故道、沿江高沙土等后备农业资源开发,形成高产稳产的农地资源。

  装备要现代先进。大力推进农业机械化,加快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推广应用高效设施农业适宜机械,改善农机装备结构,提升农机装备水平。因地制宜发展日光温室、钢架大棚、“两网一灌”,提升设施装备水平。加快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农业生产经营和管理服务上的应用,提升农业信息化水平。

  科技要顶天立地。攻关突破一批制约现代农业发展的关键技术,构建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技术体系。建设现代农作物种业强省,全面深化种业体制改革,激发种业科技创新活力,充分挖掘良种增产增效潜力。强化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促进科技与产业融合、专家与村社对接,把科研创新转化为实践成果,把专家技术转化为农民技术、专家产量转化为农民产量。加强农民培训,为现代农业发展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作者为江苏省农业委员会主任)

零容忍党员干部追求低级趣味

  趣味属于人的心理和精神上的选择,党员干部远离低级趣味,关键是要管住自己,不但筑好“防火墙”,还要备好……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0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