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谈股论经-正文
创新从不惧浅陋
——创新创业系列谈之十
莫梓芫
//www.workercn.cn2015-07-13来源:长江日报
分享到:更多

  

  对于创新,人们容易将其神秘化,以为创新从一出生就头戴七彩光环,一眼就看出石破天惊的气象。所以总想着攒足了劲抓大鱼,一夜暴富。

  这只是对创新的神话想象,并不是创新历史的真相。实际上,大部分创新一开始都非常粗陋,让人根本不敢相信它会推动成百上千年的历史发展。人类第一个重大的文明演化,不过是拿起了一块被自然削尖了的石头,以其为工具和武器。这是何其粗鄙的创新,就仿佛是人类的天启,维系了数万年的石器时代,成为一切创新的源头。

  好吧,我们不是原始人。我们在工业化3.0或4.0时代。但我们应该知道,世界上第一台蒸汽机基本派不上什么用场,第一台汽车根本不可能上路,第一架飞机滑行不了多少分钟。

  有些创新,看起来简直轻而易举,可能就是为一台机器多加了点润滑,加了个垫圈,就让一个行业天翻地覆;有些创新,最初显不出什么价值,也没多大意义,比如光学仪器、摄像机,起步的舞台是马戏团和游乐场,谁能看出它将创造多么庞大的产业。

  “互联网+”时代的创新,看起来更加平凡。扎克伯格的社交媒体,不就是让人们在网上聊聊天、晒晒照片;马云开启淘宝之路的时候,没多少人觉得在网上卖东西有什么了不起。现在我们知道,这是人类伟大的创新。

  创新,就是填补空白,就是开创你想象不到的可能。鼓励创新,做好创新的引导,营造好创新的环境,已经非常不易。试图做创新的评判者,从来都不是政府的特长。我们要做的,就是以开放的心态,让那些粗陋浅薄的创新野蛮生长。指手画脚,好大喜功,总想一举怎么样,反而会错失真正的创新。

  “互联网+”时代,不仅许多创新看起来浅陋,创新者也可能毫不起眼,有的根本就是怪人。所以我们的眼光不能只盯着院士、专家、高科技人才,而是要抛弃偏见,为所有人开创机会。所以我们的创新政策和服务,应该是平等的,普惠的,不将任何一个人拒之门外,不留遗珠之憾。

  如同创新不可能一出生就成熟,鼓励创新,也不可能设计好了再做,一个所谓完美的大方案,可能不过是空中楼阁,中看不中用。不惧浅陋,不要犹豫,能做一点就做一点,能做多大就做多大,逐渐完善,逐渐成熟,这是务实的态度,也是创新需要的态度。

零容忍党员干部追求低级趣味

  趣味属于人的心理和精神上的选择,党员干部远离低级趣味,关键是要管住自己,不但筑好“防火墙”,还要备好……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0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