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制图:蔡华伟
互联网思维对传统产业意味着彻底的颠覆还是带来改善的机遇?连续4期,我们与企业家柳传志、张瑞敏、王玉锁、朱福寿分别展开对话。有的企业家认为融合转型最重要,有的则强调必须进行脱胎换骨的改造。互联网思维对传统产业最终会有什么样的改变,也许还要进一步观察,但有一点确定无疑,那就是无论愿不愿意,冲击已无从回避。系列对话至此告一段落,今后我们还将继续关注传统产业在互联网时代中的新变化。
——编 者
■互联网思维正在颠覆传统产业的思维方式,使传统商业模式产生革命性的变化,进而推动一个重大变革时代的到来。
■汽车和互联网的叠加,将全面升华人们的生活。
■推动互联网与汽车行业融合发展,必须要有顶层设计,上升到战略层面去思考问题。
当汽车遇到互联网,会产生怎样的化学反应?当现代化大生产的鼻祖、工业化思维的典型代表汽车产业,遭遇到移动互联网浪潮下崭新思维方式和商业模式的冲击,又会发生怎样的蝶变?
年初,东风汽车公司总经理朱福寿曾明确表示,要正确看待移动互联网时代蓬勃发展的车联网、电子商务、互联网金融等技术手段和业务模式对汽车产业带来的冲击,互联网思维“开放、平等、协作、分享”的特质,更值得汽车行业学习。为此,东风将召开一次专题会议,研究互联网对汽车产业的影响。几个月过去了,东风对互联网思维有了哪些新的认识?为更好地融入互联网,东风又制定了哪些战略和措施?
颠覆也好,改善也罢,互联网思维对传统产业的冲击不容回避
记者:近来,不少企业家、经济学家都对互联网思维的颠覆作用进行了论述,但也有截然相反的观点认为,互联网思维只是传统产业改善、升级的工具。请问,互联网思维与传统的工业化思维相比,最大的区别是什么?它真的会对传统产业、传统商业模式带来颠覆吗?
朱福寿:对于传统产业而言,互联网思维的作用是颠覆也好,改善也罢,都没有错。因为,从不同层面,站在不同的角度,对互联网思维会产生不同的理解。如果站在改善的角度,互联网思维可以作为一种工具,所有的传统产业都可以利用它做改善、升级,甚至发生脱胎换骨的变化。但是,如果把互联网思维上升到哲学思维的层面,把“开放、平等、协作、分享”的“互联网精神”当做一种价值观,互联网思维将颠覆传统产业的思维方式,对传统商业模式产生革命性的变化,进而推动一个重大的变革时代的到来。
互联网思维与传统的工业化思维相比,有六大区别。第一,产品更加人性化。从工业化思维企业主导型的产品策划,向用户主导型转变。第二,制造更加柔性化。传统工业强调大规模、标准化制造,追求规模效应。互联网思维更加注重个性化、单一化生产,因此,制造流程将更加柔性,最终将使订单生产成为可能。第三,服务延伸化。互联网思维对极致用户体验的推崇,将使未来企业间的竞争由目前的产品竞争,延伸至增值服务的竞争,品牌有可能会被淡化。第四,组织更加扁平化。传统产业多层次、多事业单元的组织架构,有其合理性,但互联网思维一定会引导组织更加扁平化。第五,经营虚拟化。传统产业的销售端更多由实体店来完成,未来,网上销售将覆盖越来越多的行业。第六,竞争更加系统化。传统的产业竞争是单一的产品链的竞争,互联网思维更看重生态圈的建设。
未来的汽车将从传统的交通工具变成移动的、智能的生活载体
记者:互联网思维的颠覆或者变革,将使未来的汽车发生哪些改变?您能不能向消费者描述一下未来5到10年里,汽车会是什么样子?
朱福寿:未来的汽车将从传统的交通工具变成移动的、智能的生活载体。人们常说,汽车是改变世界的机器。诞生120多年来,汽车改变了我们的出行方式,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改变了人们的观念和行为方式,促进了工业化和人类文明进步的进程。从这个意义上说汽车改变了世界,一点也不过分。我想强调的是,互联网正在改变我们的未来。互联网与汽车的融合已经使汽车不只是一个冷冰冰的机器,它将更加智慧、更加人性化。近来,很多人都在探讨,继电视、PC、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之后,谁将抢先攻占“第五屏”。是谷歌眼镜、智能家居,还是汽车这个最大的移动终端?我们当然看好后者。
所有这些探讨和判断表明,移动互联网的接入让人们可以通过汽车进行任何形式的信息交流,汽车此时已经不只是简单的交通工具,而是名副其实的移动生活载体和终端。如果说,传统的汽车拓展了人的物理空间,互联网拓展了人的精神空间,汽车和互联网的叠加,则将全面升华人们的生活。
那么,未来5到10年,汽车到底会发生哪些改变呢?有人说未来的汽车是“IT+ET+ST”(智能+新能源+安全),其实,智能化、新能源和安全,是汽车永恒的主题。但是,有了移动互联网的引入,上述三大领域将取得飞速的发展,尤其是在安全领域。有统计显示,90%以上的货车交通事故都源自驾驶员自身,包括错误的驾驶习惯、疲劳驾驶等。车联网的应用,将在很大程度上提升汽车的主动安全性能,而等到自动驾驶变为现实,类似安全事故则完全可以避免。
互联网思维将冲击汽车产业从研发、生产到售后服务、汽车后市场的全产业链
记者:您认为互联网思维的变革或颠覆作用,最先会体现在汽车行业哪些领域,又会向哪些领域蔓延?汽车企业究竟应该静观其变,还是主动迎接互联网思维的挑战?
朱福寿:毫无疑问,互联网思维对于汽车行业的影响正在逐步深入,并呈现出加速状态。我们认为,最先受到影响的是营销和服务领域。当前,汽车营销服务的主流商业模式依托4S经销店。对于企业而言,这种模式投资成本高、库存大、资金周转速度慢;对于消费者而言,无论是购车还是维修保养,都要付出更高的成本。一项统计显示,中国汽车经销商在过去5年增长了一倍,而美国和欧洲则减少了15%。2013上半年,我国汽车4S经销店的净利润率小于2%,低于3%的行业平均水平。这说明,传统的销售服务模式已经不适应市场发展的需要。如同电子商务对传统百货业的替代一样,汽车电商、移动端营销、打通线上与线下等新的营销服务模式,一定会对传统4S店带来冲击。
其次是研发领域。既然互联网思维要求汽车从代步工具转变为移动的生活载体,从研发开始就必须满足这一要求。目前,正向开发一款全新的汽车,大概需要36个月、投资约10亿元,而完成年产10万辆的生产准备,又要花费10亿元。为了尽可能保证20亿元投资开发的车型能在市场上取得成功,汽车企业在商品企划阶段,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金钱去聘请专业的调查公司进行用户调研。即便如此,依然不能保证商品企划100%准确无误。互联网思维开放、互动、分享、迭代等特性,以及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将彻底改变传统的用户调研模式,让汽车企业真正了解客户需求成为现实。这无疑会大大提升产品成功的概率。
当然,互联网思维的影响将贯穿汽车产业从研发、生产、物流、营销,到售后服务、汽车后市场的全产业链。对此,汽车企业要有高度的危机感,如果还是按照传统的思维方式规划企业的中长期发展,未来的竞争力便无从谈起。面对互联网思维的机遇和挑战,汽车企业要不惧颠覆,顺势而为。
融合发展,搭建统一、共享的“数字化东风汽车生态圈”
记者:在您看来,东风汽车公司该如何利用互联网思维提升自身的体系竞争力?公司制定了怎样的战略?进行了哪些有益的尝试?未来的着力点又在哪些方面?
朱福寿:针对移动互联网带来的变化,近年来,东风公司各个事业板块都进行了有益的尝试,也各有千秋。比如,在营销领域,东风日产两年多前率先成立了数字营销部门。截至今年3月底,数字营销部为东风日产共提供 377.3万条线索,新车销售21万台,占东风日产整车销售的11%。又如,在产品上,东风天龙重卡、东风标致408等车型,搭载了东风车载智能管理系统,实现智能手机与车联网互动的功能,可在手机上实现油量、水温、气压等数据的远程检测监控,得到了市场认可。
但是,我们也清醒地意识到,作为一家大型国有企业,践行互联网思维只靠旗下的事业板块各自为战,是远远不够的。在互联网与传统汽车行业的融合发展上,我们必须要有顶层设计,要上升到战略层面去思考问题。5月27日召开的东风公司营销研讨会的主题,就是研讨制订互联网与公司的融合发展战略,在汽车营销、产品研发、汽车水平事业上,加大利用互联网思维进行创新改善的力度。
今年,我们在营销及供应链协同领域将重点推进“东风汽车公司电子商务应用集成平台”的搭建。作为工信部“两化融合专项资金支持的电子商务集成创新试点工程”之一,这个应用平台将连接旗下各事业板块,以及用户、供应商、经销商、金融贷款、二手车置换等利益相关方,共同构成一个统一、共享、数字化的“东风汽车生态圈”。希望通过这个生态圈,整合东风旗下庞大的客户资源,围绕存量用户及新增用户数据,深挖用户需求,一方面提高商品企划的针对性,提升新产品的成功率,另一方面推动公司商业模式的创新,在汽车销售、售后服务、供应链金融、汽车零售金融等领域,打通线上线下,实现业务增值。
当然,我们在搭建平台、创建生态圈时,也会秉承开放性思维,积极与第三方机构展开合作。毕竟,开放、协作、分享都是互联网思维大力倡导的,汽车行业必须以这样的心态迎接信息革命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