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2015年7月1日,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发布,并提出节能环保是最终目的。这标志着我国“互联网+”顶层设计正式出炉。
“互联网+”是把互联网的创新成果与经济社会各领域深度融合,推动技术进步、效率提升和组织变革,提升实体经济创新力和生产力,形成更广泛的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创新要素的经济社会发展新形态。“互联网+”的有力推广将实现互联网与各个行业有效的链接,让社会公共资源更加有效利用,达到节能减排效果。
近年来,我国在互联网技术、产业、应用以及跨界融合等方面取得了积极进展,但也存在传统企业运用互联网的意识和能力不足等问题,亟待加以解决。为加快推动互联网与各领域深入融合和创新发展,充分发挥“互联网+”对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的重要作用,国务院出台了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
笔者认为,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的发布,是将互联网的创新成果与经济社会各领域深度融合的助推剂。在环境保护领域,“互联网+”的应用有广阔的天地,环保需要“互联网+”。在当前互联网广泛普及的情况下,环境保护工作已进入大数据时代。只有将互联网与环保工作这两个完全不同的领域跨界融合,才能把新时期的环保工作做得更好。
自从今年两会上李克强总理首提“互联网+”的概念后,环保部门一直积极找寻自身与其契合的点。那么,究竟互联网会与环保产生怎样的融合?笔者认为,可以在以下领域进行尝试与探索。
利用“互联网+”环保开展生态环保公益行动。互联网已成为青少年的学习、生活、交流和聚集的主要方式之一。生态环保公益行动要想获得青少年的广泛参与,就要有效地借助这个渠道,增强体验性、互动性,为青少年提供参与建设美丽中国的便捷路径。同时,青少年通过微博、微信、QQ等应用平台,分享自身参与的良好体验和成就感,还会带动身边伙伴共同加入活动,实现“影响一个、带动一批”的扩大效应。
“互联网+”环保可以进一步提高公众环境意识,使得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方式更加多元、自主和开放。“互联网+环保”,是利用互联网的理念、思维、方法推动建立线上线下互动,上下左右联动的环保全员参与机制,建立全民参与、全员监督、各尽其责的全员动员机制,有效实现把生态文明理念真正融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各方面全过程,不断探究推进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的方式方法。
“互联网+”助力环保执法,会使环保执法力度越来越大。如一些地方开通的环保微信举报,为群众提供了非常便捷的环保投诉渠道。
启动开发“互联网+”环保信息系统,组织管理信息化建设。信息化是将重复的、固化的流程提炼出来,使得人为流程数字化,从而提高效率。美国环保工作50%都进入信息系统流程,数据提供者按联邦规范标准提供信息,环保数据和其他领域的数据互通共享。
“互联网+”在环保领域的应用还有许多方面,等待着我们去开发应用。
论文选编(四) | 2012-03-30 |
着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 2012-03-30 |
看看美国的“云优先” | 2012-03-30 |
在“二O一三’经济全球化与工会”国际论坛... | 2012-03-30 |
非遗事业进入新的时代 | 2012-03-30 |
中国农谷战略的实践与思考 | 2012-03-30 |
互联网与转型中国 | 2012-03-30 |
以改革创新为动力 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 | 2012-03-30 |
解读中国农业新常态:两板挤压 双灯限行 ... | 2012-03-30 |
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 | 2012-03-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