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年中刚过,简政放权再度成为本届政府对外释放的改革关键词。7月15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宣布了2015年最新取消的62项职业资格许可和认定事项,众多网民亲切称之为“减负决定”。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 《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的重大论断。从政府角度看,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是发挥市场决定性作用的重要保障。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把政府的“有形之手”从不该管、管不好的领域中缩回来。本届政府主动适应和积极引领中国经济新常态,以简政放权为“突破口”和“先手棋”,激发企业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为稳增长、调结构,促就业、惠民生提供了重要保证。简政放权作为全面深化改革主要内容,在当前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的形势下,对于中国经济稳中求进起到了重要作用。
简政放权是政府对自身的改革
新一届政府从政府自身改起,把加快转变职能、简政放权作为本届政府开门第一件大事。主要内容包括:
一是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激发企业和市场活力。主要举措就是:最大限度减少投资项目审批,最大限度缩小审批、核准、备案范围,切实落实企业和个人投资自主权;最大限度减少对生产经营活动和产品物品的许可。2013年,分批取消和下放了416项行政审批等事项。2014年,国务院各部门全年取消和下放246项行政审批事项。2015年,再取消和下放一批行政审批事项,全部取消非行政许可审批,建立规范行政审批的管理制度,清理规范中介服务,制定市场准入负面清单。2015年,公布省级政府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切实做到法无授权不可为、法定职责必须为。
二是推进商事制度改革,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供优良环境。主要将“先证后照”改为“先照后证”,并将注册资本实缴登记制改为认缴登记制,将企业年检制度改为年度报告制度,放宽工商登记其他条件。2015年,进一步深化商事制度改革,进一步简化注册资本登记,逐步实现“三证合一”。
三是减少资质资格许可,降低就业创业门槛。最大限度地减少对各类机构及其活动的认定等非许可审批,对不符合行政许可法规定的,一律予以取消;按规定需要对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人进行水平评价的,改由有关行业协会、学会具体认定。2014年,全年取消职业资格许可和认定事项149项。
四是减少评比达标表彰项目,减轻企业负担。新一届政府在取消和下放行政审批事项的同时,也注重减少评比达标表彰项目。2014年,全年取消评比达标表彰项目29项。
五是减少政府性基金和行政事业性收费,为市场和企业松绑,减轻企业负担。主要是取消不合法不合理的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项目、降低收费标准、建立健全政府非税收入管理制度。2013年取消和免征行政事业性收费348项,减轻企业负担1500多亿元。
简政放权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
简政放权有效地激发了企业和市场活力。简政放权的目的就是以政府权力的“减法”换取市场和企业活力的“乘法”。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政府向市场“乱伸手”以及权力部门化、部门利益化、利益行政化等“顽疾”,为市场松了绑,为企业添了力,给市场注入新的活力和发展动力。2013年,全国新注册企业增长27.6%,民间投资比重上升到63%.2014年,新登记注册市场主体达到1293万户,其中新登记注册企业增长45.9%,形成新的创业热潮。
简政放权明显释放了社会创造力,有利于形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局面。行政审批改革激发了群众包括大学生创业创新的自主性和积极性。一份关于大学生创业的问卷调查显示,2013年以来,大学生创业的企业中,约有85%在第三产业,75%位于地级市以下地区。创业创新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就业,2014年,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形势下,全国范围的就业不降反增,城镇新增1322万个就业岗位。
简政放权推动了放管结合,提高了政府的市场监管能力。某种程度上说,简政放权和放管结合是政府改革的一体两面。从简政放权的实际情况看,从上到下还都存在着“会批不会管”、“对审批很留恋、对监管很迷茫”的问题,影响了政府的市场监管能力。针对这些问题,必须把“管”这篇文章做好,切实加强监管。因此,简政放权坚持“放管结合”,出台了若干加强市场监管的文件政策,如《国务院关于促进市场公平竞争维护市场正常秩序的若干意见》、《企业信息公开条例》等,加大了市场监管的力度。
简政放权推动了各级政府转职能、转作风,促进了廉洁政府建设,为市场和社会提供了良好发展环境。通过简政放权,政府减少了对微观经济领域的干预,把精力放到创造良好发展环境、提供优质公共服务、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上来。行政审批是政府腐败和不正之风的高发频发领域,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有效地减少了政府设租寻租的机会与土壤。特别是在地方政府层面,通过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政府和人民群众的距离拉近了,政府的公信力提高了。相关调查问卷分析表明,90%以上的受访企业认为,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有益于推动政府职能转变。
简政放权需进一步啃“硬骨头”
但是简政放权仍然面临许多问题与难题。如审批事项仍然过多、剩下的需要取消下放的审批项目都是难啃的“硬骨头”、行政审批自由裁量权过大、监管短板突出、中介组织管理失范等。但这些也都是简政放权必须解决好的主要问题。特别是在今年经济下行压力继续加大、结构调整重要性日益彰显的形势下,进一步深入推进简政放权,对于换取企业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推进中国经济稳中求进尤为重要。
第一,进一步取消和下放一批行政审批事项,全部取消非行政许可审批。虽然取消下放的预定目标已经提前超额完成,但越到后面,取消和下放行政审批事项的含金量越高,涉及的利益可能会更大,取消和下放的任务也就越艰巨。目前国务院各部门保留的行政审批事项都已经向社会公布,一方面要接受社会监督,另一方面要在评估基础上继续取消和下放审批事项,减少和规范前置性审批,减少资质资格许可,减少行政事业性收费,减少政府组织的评比达标表彰评估活动等,特别是要取消那些对社会投资创业影响大、含金量高的事项。同时,要全面清理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确需保留的通过法定程序调整为行政许可,其余一律废止,堵住这个“偏门”,消除审批管理中的“灰色地带”。《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要制定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公布省级政府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切实做到法无授权不可为、法定职责必须为。地方政府对应当放给市场和社会的权力,要彻底放、不截留,对上级下放的审批事项,要接得住、管得好。
第二,继续深化商事制度改革,进一步简化注册资本登记,逐步实现“三证合一”。商事制度改革是简政放权、放管结合的改革第一线,对稳增长、促创新、扩就业发挥了重要作用。当前,创业创新还有许多束缚,要持续发力,让市场活力和改革红利更加充分释放。催生小企业“铺天盖地”涌现,不仅可以更好激发群众创造力、带动就业,而且有利于提高社会化协作配套水平,促进大企业“顶天立地”。要抓紧推进“三证合一”等改革,年内力争实现“一证一号”,切实降低企业注册场所要求,继续简化企业登记和注销流程。依托大数据完善监管平台,探索建立统一监管机制,加快推进综合执法,坚决防止弹性执法、选择性执法,提升执法公信力。
第三,加强事中事后监管,解决监管“短板”问题。要在创新监管体制机制上下功夫,在落实各项措施上用力气,确保不出现监管真空,真正做到把权放到底,把管做到位。同时,要坚持监管与服务并举,努力转变工作方式和工作作风,为市场主体营造公平竞争的优良环境,更好地维护消费者的正当利益。一是不欠新账。对本届政府已经取消下放的审批等事项,制定出台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办法,明确监管责任、制定监管标准、细化监管措施,避免形成新的监管方面的欠账。二是治理旧账。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促进市场公平竞争维护市场正常秩序的若干意见》,与取消下放审批事项工作同等重视、同样用力,解决好历史上遗留下来的监管方面的欠账问题。三是加强基层监管能力。有省份反映,越到基层,监管服务能力越不足。很多审批事项一直下放到县里,县政府相关部门人手少,又不熟悉专业,很多事项只能搁置。还有的地方质监部门反映,本地既无检测机构,也无检测设备,监管手段严重不足,不愿意也无能力继续承担下放审批事项。这些现象表明,解决地方特别是基层监管能力和水平问题,已经迫在眉睫。
第四,加强社会中介组织管理,规范中介机构的行为。简政放权后,原来掌握在政府手中的一部分权力,转移到了社会中介组织手中。但是,目前社会组织发育不良、公信力不足、能力不够的问题较多,严重影响了简政放权的效果。为此,必须解决好中介组织规范问题。一是要尽快出台中介机构管理办法、行业标准,从规范上加强对中介组织的管理。二是加强中介组织,也就是行业协会的自律机制建设。三是建立中介机构评价制度和黑名单制度,对中介机构加强规范和监管。
第五,建立规范行政审批的管理制度,规范行政审批行为。推进取消下放审批等事项,必须规范审批行为、提高办事效率和服务水平,解决好“最后一公里”问题。一是公开晒权。要在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对“行政审批事项”概念进行明确界定,对保留的审批事项进行全面梳理、评估、确定,编制审批事项清单,进行网上公示,实行“阳光运行”。二是集中审批。对保留的审批事项实行标准化配置,形成权责一致的权力架构。充分发挥各地行政服务大厅作用,审批清单列出的事项都要进行政服务大厅审批,相关的评估等也要尽可能地在审批大厅办理。三是优化流程。按照规范运行和便民高效的原则,改进和创新审批流程,减少审批环节,增加并联审批和网上审批,提高审批流程的透明度和可预期性,促进审批便利化程度。四是规范标准。对保留的审批事项实行编码管理,制定审批标准和时限,建立查询、申诉、审核和问责制度,大大压缩自由裁量权,坚决纠正不作为、乱作为现象,防止制度在执行环节变形走样。(作者为国家行政学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转变职能 创新驱动 促天津海事科学发展 | 2013-07-08 |
简政放权两面观 | 2013-07-08 |
巩固稳中向好 着力提质增效 | 2013-07-08 |
李克强:确保今年年度改革任务能到位显实效 | 2013-07-08 |
李克强:确保今年年度改革任务能到位显实效 | 2013-07-08 |
中国经济新“视界” | 2013-07-08 |
裴长洪:2014年经济工作6项任务围绕提... | 2013-07-08 |
把改革创新贯穿到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 | 2013-07-08 |
稳中有进 稳中向好 | 2013-07-08 |
从“上半场”看“下半场” | 2013-07-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