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青海是欠发达地区,是扶贫开发任务重、难度大的典型地区,也是为保护生态而限制发展的地区。同时,青海发展历史悠久,多个少数民族定居于此,区域文化资源丰富、形态存在多元、地域特色明显。如何将青海丰厚的民族文化资源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进一步发挥文化在扶贫攻坚、改善民生方面的作用,实现精准扶贫,是值得研究和探索的课题,对其他贫困地区而言也具有借鉴意义。
青海地处祖国西北部,黄河、长江、澜沧江均发源于此,生态地位十分重要,是我国乃至东南亚的生态屏障,在发展产业的选择上,也因此受到诸多限制。青海有热贡文化、格萨尔文化两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5项,国家级非遗项目73项,这些文化资源具有绿色、无污染、可持续的特点,保持了民族文化传承、地方文脉延续的禀赋,是发展特色文化产业的最有力依托。青海特色文化产业十几年的发展历程充分证明,在贫困地区发展文化产业,是符合当地群众生活习惯、与当地文化和自然禀赋相适应的有效的扶贫开发方式。
21世纪初,当文化产业作为新兴产业被提出并快速发展时,青海基于省情和现实,选择了一条以传统工艺美术行业为突破口,多产业协调发展的路径。2004年,青海举办了第一期全省农牧民文化技能技艺带头人培训班,当时全省工艺美术行业收入不足2亿元,从业人员不到2万人。经过10年发展,这一行业的销售收入达到26亿元,从业队伍超过10万人,走出了具有青海地方特色的文化产业发展之路,成为增加群众收入、促进脱贫致富、增强当地经济实力的有效途径。在2014年中国省市文化产业发展指数及中国文化消费评价指标体系中,青海省文化产业驱动力指数居全国第三位,特色文化产业发展潜力凸显。
青海是如何实现特色文化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逐渐发展壮大起来的呢?近年来,青海省级文化主管部门组织专业力量深入挖掘青海独特文化资源,全面分析其市场价值,通过顶层政策设计,鼓励和支持各类文化资源与市场的有效对接,将广大农牧民群众世代传承的各民族手工艺、民族民间歌舞等作为重点支持内容,以非遗生产性保护、特色文化产业示范点等形式,通过非遗保护资金、文化产业发展资金扶持、引导广大农牧民大力发展具有青海地域、民族优势的特色文化产业,拓宽了青海贫困地区农牧民增收致富的渠道,形成了以独具地方特色的“非遗”传承保护、民族手工艺、民族民间歌舞为主要内容的文化产业扶贫模式。
文化“精准扶贫”的道路未来还有很长,青海应该如何走下去?使今后青海文化“精准扶贫”的路越走越好、越走越宽,就要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精准扶贫”六条原则,即“对象要精准、项目安排要精准、资金使用要精准、措施到位要精准、因村派人要精准、脱贫成效要精准”。
第一,对象要选准、选对。要选择有一定文化知识,有通过掌握文化技能技艺脱贫致富的强烈愿望,能够带动周边群众共同致富的人作为培养对象,带动效应才会更加明显。第二,项目安排要准。要因地制宜安排项目,不能搞一刀切。要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搞清楚一个地区的传统文化特色是什么,老百姓需要什么,在周密的市场前景预测的基础上安排项目,否则,项目下达后就会石沉大海,不见效益。第三,资金使用要准。文化上的资金本来就不多,撒胡椒面式的资金使用方法不可取,好钢如果不用在刀刃上,就发挥不出最大的杠杆效应。政府部门的资金主要要用于支持新产品研发、奖励优秀人才等方面,以此来撬动应有的经济效益。第四,政策措施要准。要多部门联动,因地制宜制定文化产业发展政策,否则就会发生有政策但执行不下去的情况。帮扶措施要到位,产、学、研一体化,尤其对初入文化产业行业的农牧民,不但要手把手教,还要帮助解决产业提升、销路等问题。第五,选人用人要准。在驻村扶贫这一点上,一定要选派有一技之长、会管理、懂经营的人才,这样才能使人派下去、留得住、传技艺、见效益。第六,成效体现要准。在青海,通过文化产业产生经济效益,不仅仅是数字上的叠加,更重要的是数字背后的社会效益意义更为重大。要让所有老百姓把通过文化致富的效益看得见、摸得着,才能够吸引他们走上这条道路。(作者单位:青海省文化和新闻出版厅)
加强分类指导 实施精准扶贫 | 2013-12-03 |
打赢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扶贫攻坚战 | 2013-12-03 |
精确识别 精确帮扶 精确管理 | 2013-12-03 |
进一步发挥产业扶贫的重要作用 | 2013-12-03 |
以“精准”为扶贫发展新方向 | 2013-12-03 |
促进扶贫攻坚精准发力的重要举措 | 2013-12-03 |
扶贫攻坚的经验与启示 | 2013-12-03 |
以精准扶贫为契机 夯实稳定脱贫基础 | 2013-12-03 |
扶贫开发要做到“大扶贫”与“精准扶贫”相... | 2013-12-03 |
区域扶贫中的观念更新和政策创新 | 2013-12-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