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谈股论经-正文
守望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那片绿洲
欧阳坚
//www.workercn.cn2015-11-20来源:光明日报
分享到:更多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鲜明提出了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这是“十三五”乃至更长时期我国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发展着力点的集中体现,对破解发展难题、增强发展动力、厚植发展优势具有重大指导意义。甘肃地处西北内陆,生态环境脆弱,饱受风沙侵害,全省沙化土地11.92万平方公里,占土地总面积的28%,特别是巴丹吉林和腾格里两大沙漠在甘肃民勤有“合围”之势,加大了阻断河西走廊这—丝绸之路“咽喉”的危险。作为丝绸之路的重要战略通道,推进荒漠化治理,不仅关系到甘肃自身发展,也关系到全国工作大局。必须把坚持绿色发展理念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大力推进防沙治沙,筑牢生态安全屏障,为推动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作出应有贡献。

  推进荒漠化治理见成效

  改革开放以来,在中央的正确领导下,甘肃把防沙治沙作为生态建设的重点,坚持“积极发展沙产业”,在全国率先出台了防沙治沙的法规,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防沙治沙工作的意见》,着力实施“三北”防护林、石羊河流域综合治理等工程,开展了有组织、有计划的防沙治沙,形成了重点治理与全面防治相结合的工作局面。研发推广近100项治沙技术,集成配套了近10个技术体系,探索出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结合治理、生态修复与生态经济同步实施的治理模式,积累了一些行之有效的经验和做法。全省连续15年实现了荒漠土地面积净减少,荒漠化趋势得到初步遏制。“十二五”期间,完成沙化土地综合治理45.8万公顷,重点区域沙漠化程度由极重度向重度、中度和轻度转变,沙尘暴天气的强度、次数大幅减少,黑河、石羊河下游干涸多年的居延海和青土湖,分别形成了40平方公里和10平方公里以上的水域或湿地,实现了沙进人退的逆转。在防沙治沙的同时,用沙也实现了新突破,全省已发展沙产业企业、基地1000多家,开发投资达到30多亿元,年产值11亿元,沙产业已经成为沙区群众增收致富的重要渠道,展现出广阔的发展前景。

  甘肃特别是河西走廊的发展史,也是防沙治沙的奋斗史。实践证明,在荒漠化地区,防沙治沙搞得好,地方经济发展就快,群众生活就能得到持续改善;反之,生态风险就会加剧,经济发展就会受到制约,进而影响社会大局稳定。可以说,推进荒漠化治理、实现可持续发展,既是重要的生态问题,更是重大的政治问题、经济问题和社会问题。

  打好防沙治沙用沙“组合拳”

  在新阶段,实现绿色发展、推进沙漠治理,防治是前提,用沙是关键,市场是导向,技术装备是保障,整体改善生态环境是目的。必须尊重生态规律,整合力量资源,以创新的思维、系统性的措施和打组合拳的办法,努力取得防沙治沙用沙的新突破。

  树立可持续的促发展治理理念,实现防治为主向防治用一体化转变。如果只有投入没有产出,治沙工作将不可持续。沙漠蕴藏着巨大的发展潜能,只要转变观念,趋利避害,治沙不仅具有显著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也能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因此,要推动从防沙治沙为主向防沙治沙用沙一体化转变,大力发展沙产业,实现治沙的可持续。例如,可以通过开发适宜沙区环境的种养品种、生产模式和节水技术,发展壮大沙生作物、沙漠养殖和设施农业,积极培育沙漠旅游、光伏发电、以沙为原料的建筑材料等新业态,拉长沙产业链条,确保治沙投入有持续回报,既改善生态环境又发展富民产业,使防沙治沙的过程成为沙区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的过程。

  坚持谁治理谁受益的基本原则,实现被动应对向主动治理转变。利益驱动是确保防沙治沙持续推进、取得实效的关键所在。故而,应明确在经过治理开发的沙化土地上种植的林果、牧草及其他产品归治理者所有,新增土地的使用权在规定期限内由治理者拥有,并享受国家相关优惠政策。延长治理后沙地承包使用年限,使治沙的组织和个人吃上“定心丸”,放心大胆发展能够促进沙化治理的沙产业,并获得长期稳定收益。允许通过继承、租赁、股份合作等多种形式,促进沙地使用权流通。进一步落实沙区植被保护的奖励制度和对破坏沙区植被、野生动植物资源和非法占用沙化土地等行为的责任追究制度,加大奖惩力度,形成鲜明的正向激励,让人人都来参与防沙治沙。

  建立市场机制主导的工作格局,实现政府单一推动向全社会合力攻坚转变。现阶段防沙治沙的效益还没有完全显现出来,但这一领域的成长空间和潜力巨大,关键是要用市场的理念和办法,使企业、社会组织、沙区群众和政府“同唱一台戏”。政府主要是制定治沙规划、落实优惠政策、营造良好环境,努力让企业成为治沙的主力军。制定系列扶持政策,从税收优惠、财政补贴、土地使用等方面鼓励市场主体和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引导各种生产要素聚集。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作用,通过贴息、担保、风险补偿等形式,撬动更多社会资金投入,探索设立适应防沙治沙用沙长周期的优惠贷款。鼓励有战略眼光、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家,通过股份、合伙、多元投入等方式,组建集科研、试验、实施、管理为一体的市场主体,促进规模化治理、产业化发展。

  完善工程治沙为主的有效路子,实现依靠人力向依靠技术装备转变。在推动技术集成创新方面,既要在技术研发上下功夫,把科研机构、高等院校的科研力量集中起来,组建专业团队,开展综合性应用研究;也要在技术措施集成上下功夫,把最管用、最适宜推广、操作最便捷的核心技术“萃取”出来,优化组合,发挥乘数效应。大型机械装备的研发使用不仅解放了劳动力,而且大大提高了治沙效率,为规模化治沙创造了条件,是新一轮治沙的突破口。甘肃武威使用大型固沙车,成本比人工治沙低,效率却达到人工治沙的150倍以上。此外,还要引导鼓励更多的企业瞄准防沙治沙的科技前沿,研发和制造高水平的工程装备,不断提高机械设备的适用性、稳定性和便捷性,走工程装备治沙的路子。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我们要有“功成不必在我”的胸怀,立足全局,放眼长远,立下愚公志,努力探索出一条防沙治沙用沙的新路子,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守望住那片绿洲。(作者系中共甘肃省委副书记)

零容忍党员干部追求低级趣味

  趣味属于人的心理和精神上的选择,党员干部远离低级趣味,关键是要管住自己,不但筑好“防火墙”,还要备好……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