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谈股论经-正文
解开“供给侧改革”的三个问号
冯蕾 陈晨
//www.workercn.cn2015-11-30来源:光明日报
分享到:更多

  

  最近,“供给侧改革”成为一个热词,备受关注。

  11月10日,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提出,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11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再次强调“培育形成新供给新动力扩大内需”。15日,习近平主席在G20峰会上强调要“重视供给端和需求端协同发力”。18日,习近平主席在APEC会议上再提“供给侧改革”。

  供给侧改革为何被频频提及?

  “当前,我国经济下行趋势还没有结束,难点在投资。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持续下滑,2014年前10月,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在15.9%,今年前10月这一增速降至10.2%。而消费总体保持平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由今年4月的10%上升到10月的11%,这个指标增长1个点是非常难的。从出口看,依然延续负增长。”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陈东琪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对投资、消费、出口这“三驾马车”进行了如上的分析。

  一个不容忽视的现实是,继续单纯通过“三驾马车”的需求侧管理刺激经济,空间有限,必须将目光锁定在供给与生产端,通过解放生产力、提升竞争力打造中国经济的升级版。在经济学家们看来,当前被频频提及的供给侧改革,短期来看是为应对经济下行压力,长期来看则是为解决供需矛盾,以结构性改革助推中国经济提质增效,建立“供需相匹配”的新经济结构。

  “我们预计,明年中国经济的增速在6.5%以上,而实现这样的增速并不容易,需要宏观政策继续加力。”在陈东琪看来,供给侧的创新转型十分关键。

  财政学家、华夏新供给经济学研究院院长贾康对记者说,当前对“供给侧改革”的强调源于所处发展阶段及对经济理论认识的深化。中国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宏观调控中“反周期”的政策实践,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主要延续了需求管理为主的思路。今后,随着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已不可能依靠“强刺激”,较高水平的理性“供给管理”的有效运用,势在必行。

  在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马晓河看来,供给侧改革的迫切性,源自长期存在的供需失衡。这在中国居民的出国购物特点中可见一斑。

  很多中国游客在欧美国家旅游时,都会购买皮鞋、化妆品、奶粉、箱包等。中国是制造业大国,但供给与需求不匹配的矛盾依然突出。“1978年至2014年,中国制造业增加值由1173亿元猛增到20.2万亿元,明显快于同期GDP的增长,但现在的中国需要一个更加健康、更具竞争力的强大制造业。”马晓河指出,总体看,中国制造业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对外技术依赖度高达50%。唯有加强供给侧结构改革、加快推进市场化改革进程才能在宝贵的“机会窗口期”有所作为。

  供给侧改革究竟要改什么?

  世界金融危机发生之后,各国也在调整经济政策思路,把目光转向供给侧的结构优化,以此寻求经济新增长、新动力、新思路。“我们应以世界金融危机发生之后的经济学反思为借鉴参考,以宏观经济进入新常态为当下背景,切实在‘如何实现供给侧的结构性动力机制优化构建’上做好文章、下足功夫。”贾康强调。

  贾康认为,中国攻坚克难的改革,应从“增加有效制度供给”的角度实现创新和结构优化。要在充分尊重和敬畏市场的同时,理性地建设市场,坚持以经济手段为主和深化改革优化制度紧密结合。劳动力、土地与自然资源、资本、制度和创新,这五个方面是支持经济增长的“动力源”,都需要增加相应的制度供给——

  劳动力方面,要加快破解劳动力短缺和成本上涨难题,从控制人口数量转向优化实施人口资本战略。“十三五”规划建议明确“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释放出人口政策调整的积极信号。土地制度方面,面对土地资源挑战,应积极审慎地推动土地制度改革,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土地流转制度。资本领域方面,要破解实体经济融资难,应全面实施金融改革,在推进利率市场化、人民币国际化的基础上,把金融改革真正对接到支持中国实体经济的升级换代中。制度和创新方面,要深化改革为企业经营创业活动松绑、减负,激发微观经济的活力。同时,也离不开国家行政、财政、国企、收入分配、价格、投资等多方面的综合配套改革。

  “供给侧改革意味着与生产有关的生产能力、生产方式、生产关系和生产空间的创新转型。”陈东琪11月24日在全国发展改革系统研究院(所)长会议上指出,供给侧创新转型意味着生产能力要由低端转向中高端,更重视技术、管理和产品升级;生产方式要从规模化、标准化、流水线转向小众化、个性化订制;生产空间从固定地点到移动化、智能化,流通从有形转向无形;生产关系领域,生产者、消费者要从分开转向融合一体。此外,供给侧结构改革需要更加重视三个层面——一是产业创新升级,要在后工业化中加快智能化;二是制造业创新升级,从“制造”向“智造”转变;三是服务业创新,在改造传统中走向现代化。更基础的供给侧改革是加快市场机制建设,加大反垄断,尽快形成竞争推动的自动、自愿创新机制,以竞争性创新机制促进供给侧结构优化,提高供给效率。

  是否意味着“需求侧改革”的淡出?

  在专家看来,供给侧改革的关键在于“创新”。

  调查数据显示,当前中国核心技术储备严重不足,光学、运输、音像技术、医药技术、半导体、发动机关键技术领域,发达国家的发明专利授权仍保持优势。中国专利转化率不足10%,远低于发达国家40%的比重。95%的高档数控系统、80%的芯片、几乎全部高档液压件、密封件和高端发动机都要依赖进口。

  马晓河坦言,改革的关键在于提高中国创新能力,要创造有利于制造业由大变强的政策环境,提供强有力的人力资本支撑,下决心改掉僵化、过时的传统体制机制。

  “这一过程,要进一步向社会和企业放权让利,降税减费,减少审批。要推动国企改革,从管人、管事向管资本转变,并逐步退出竞争性领域,为民企发展腾挪空间。要破除行业垄断,降低民企进入门槛。要改革科技创新推广体制,重构能体现激励效果的创新体系。”马晓河强调。

  而这些,正是供给侧改革的要义所在。

  “同时也应注意,强调供给侧改革并不意味着忽视需求。”陈东琪指出,重视供给侧创新转型的同时还要注重需求侧创新升级。从消费角度讲,今后以房、车、智能家电等为代表的耐用品消费,如私人专车、以房养老、家电共用的共享消费,精神文化和健康消费都会增加。从投资角度讲,投资者、消费者将进一步融合,小微企业投资比重将增加,传统的资源消耗、房地产、低端投资占比降低,中高端制造和现代服务投资将增加。出口方面,产品主导型出口转向投资项目、工程和服务外包带动出口,出口平台载体将转向网络化。这里,更要注意构建自动形成、自愿解放的需求形成机制和自调节机制,形成消费引领投资、引领产业发展的新机制。

  11月17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主持召开“十三五”《规划纲要》编制工作会议时强调,要在供给侧和需求侧两端发力促进产业迈向中高端。这给出了辩证看待“供给侧”与“需求侧”的全新视角。近日,《关于积极发挥新消费引领作用加快培育形成新供给新动力的指导意见》《关于加快发展生活性服务业对促进消费结构升级的指导意见》两大重磅文件下发,也体现了“两端发力”的重要导向。从供给端入手打造支撑经济发展的新动力机制,更强调“供给”与“需求”的有效配合,这必将释放中国经济社会更大的发展活力。

  (本报记者 冯蕾 陈晨)

零容忍党员干部追求低级趣味

  趣味属于人的心理和精神上的选择,党员干部远离低级趣味,关键是要管住自己,不但筑好“防火墙”,还要备好……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