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谈股论经-正文
坚定不移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本报评论员
//www.workercn.cn2016-07-11来源:南方日报
分享到:更多

  

  7月8日上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主持召开经济形势专家座谈会,就当前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听取专家学者意见和建议,并发表了重要讲话。总书记强调,宏观经济政策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适度扩大总需求,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有力、有度、有效落实好“三去一降一补”重点任务;引导好发展预期,用稳定的宏观经济政策稳定社会预期,用重大改革举措落地增强发展信心。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深刻分析国际国内经济新形势、科学判断我国经济发展新走向基础上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2013年,党中央认为我国经济进入了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和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等“三期叠加”阶段,明确了我们对经济形势应该“怎么看”。这一重要判断为制定正确的经济政策提供了现实依据。2014年,中央提出经济发展“新常态”的概念,习近平总书记就如何把握和引领经济新常态作出了系统性的理论阐述,既进一步深化了“怎么看”,又为“怎么干”指明了方向。这一重要概念的提出,意味着我国经济开始着眼于经济结构的可持续发展,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2015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主持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再次阐述了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深化了“怎么看”和“怎么干”的认识的同时,进一步明确了主攻方向、总体思路和工作重点。2015年12月,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从理论思考到具体实践再次作出全面阐述,从顶层设计、政策措施直至重点任务作出全链条部署。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一场深刻的变革,目的在于从提高供给质量出发,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矫正要素配置扭曲,扩大有效供给,提高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更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需要,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提出和付诸实践,是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重大创新、必然要求和主动选择;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大创新,具有科学的体系和丰富的内涵。

  在经济形势专家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前经济运行基本平稳,符合预期和中央对经济形势的判断。经济基本面和社会大局基本稳定,金融市场运行总体平稳,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新的进展,但经济走势仍然分化,新旧发展动力的转换需要一个过程,新动力的成长势头正在加快。从趋势看,经济发展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经济韧性好、潜力足、回旋余地大的基本特征没有变,经济持续增长的良好支撑基础和条件没有变,经济结构调整优化的前进态势没有变。从经济运行看,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特征更加明显,必须坚定信心、增强定力,坚定不移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培育新的经济结构,强化新的发展动力。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进一步释放出党中央坚定不移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强烈信号。总书记指出的“经济运行基本面平稳”,表明一切都在我们的预期和掌握中。总书记指出的“四个没有变”,延续了去年的基本判断,这是我们坚决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信心保证。总书记指出的“经济发展新常态的特征更加明显”,进一步表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必须迈过的坎、必须闯过的关,我们要坚定地干、大胆地干、扎实地干、精准地干、决不回头地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涉及面广、任务重、难度大,对这个全新课题,我们不能因包袱重而等待、困难多而不作为、有风险而躲避、有阵痛而不前,相反,必须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善于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把握本质、摸清规律。发扬创新和钻研精神,钻进去、深下来,摸到窍门、找到钥匙,力求在实践中不走弯路、掌握主动。

  广东各地区各部门一定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的决策部署上来,深刻认识到当前我国以及我省经济发展中有周期性、总量性问题,但结构性问题最突出,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供给侧,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大势所趋、形势使然;必须明确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社会生产力水平,落实好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此基础上,把贯彻中央要求与立足本省实际更好结合起来,树立必胜信念,以排头兵的姿态,坚定不移地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向深入。

零容忍党员干部追求低级趣味

  趣味属于人的心理和精神上的选择,党员干部远离低级趣味,关键是要管住自己,不但筑好“防火墙”,还要备好……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