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谈股论经-正文
G20杭州峰会系列解读(四)
创新世界经济发展方式才能成功应对风险挑战
张云飞
//www.workercn.cn2016-09-05来源:人民网
分享到:更多

  

  目前,世界经济仍然面临着增长动力不足、需求不振、金融市场反复动荡、国际贸易和投资持续低迷等多重风险和挑战,为此,习近平主席在G20第十一次峰会的开幕辞中指出,我们应该创新发展方式,挖掘增长动能。那么,应该如何创新发展方式呢?笔者认为,习主席在B20开幕式的讲话中就解决这个问题提出了“中国方案”:建设创新型、开放型、联动型、包容型的世界经济。

  一、建设创新型世界经济,开辟增长源泉。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从根本上打开增长之锁的钥匙。最为关键的创新来自于科技创新。回顾一下工业革命以来的人类文明史就可以发现,每一次科技创新无不推动了社会进步。目前,上一轮科技进步带来的增长动能逐渐衰减,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尚未形成势头。因此,为了走出困境,国际社会必须牢牢把握科技进步的大方向,建设创新型世界经济。

  建设创新型世界经济就是要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在引领经济发展中的第一作用,力争实现科技成果的产业化。为此,国际社会应该科学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的绿色、智能、泛在等趋势和特征,把握创新、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数字经济的历史性机遇,推动世界经济的转型和升级。同时,必须推动相关的制度创新。国际社会要针对全球经济增长低迷的突出问题,在宏观经济政策上进行创新,把财政货币和结构性改革政策有效组合起来,做到短期政策和中长期政策并重,需求侧管理和供给侧改革并重。同时,要对科技发展及其转化为经济的正反效应进行全面的辩证的分析,在充分放大和加速其正面效应的同时,把可能出现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这样,才能够把各国实施创新政策的力量汇集一处,提升世界经济的中长期增长潜力。

  二、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拓展发展空间。

  开放带来进步,是世界经济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但是,在国际金融危机的背景下,经济全球化出现波折,多边贸易体制受到冲击。固然发展中国家的闭关锁国、夜郎自大只能导致落后,但是,国际社会尤其是发达国家在当下更要警觉的是,重回以邻为壑的老路,不仅无法摆脱自身危机和衰退,而且会收窄世界经济共同空间,导致“双输”局面。因此,国际社会应该继续推动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

  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就是要积极引导全球化的发展,通过开放实现优势互补,最终取得“双赢”。为此,国际社会应该重申反对保护主义承诺,恪守不采取新的保护主义措施的承诺,加强贸易和投资机制建设,加强投资政策协调合作,制定全球贸易增长战略和全球投资指导原则,巩固多边贸易体制,采取切实行动促进贸易增长。在此基础上,国际社会应该发挥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的辐射效应和带动作用,帮助发展中国家和中小企业深入参与全球价值链,推动全球经济进一步开放、交流、融合。唯此,才能为世界各国发展营造更大市场和空间,重振贸易和投资这两大引擎。

  三、建设联动型世界经济,凝聚互动合力。

  系统中各个要素的联动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系统的整体效应。如果单兵作战,必然一事无成。同样,在经济全球化时代,各国发展环环相扣,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没有哪一个国家可以独善其身,协调合作是必然选择。目前,由于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出现了难以自保的问题,因此,保护主义、内顾倾向大为抬头。因此,国际社会必须在世界经济共振中实现联动发展,建设联动型世界经济。

  建设联动型世界经济,就是要实现世界经济的互联互通。为此,国际社会应该加强政策规则的联动,一方面,通过宏观经济政策协调放大正面外溢效应,减少负面外部影响;另一方面,要倡导交流互鉴,解决制度、政策、标准不对称问题。在这方面,中国率先垂范,推出了“一带一路”倡议,创立了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希望以此加速全球基础设施互联互通进程。国际社会应该增进利益共赢的联动,推动构建和优化全球价值链,扩大各方参与,打造全球增长共赢链。今天,互联互通应该是基础设施、制度规章、人员交流的三位一体,应该是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五大领域齐头并进。这样,才能形成生机勃勃、群策群力的开放系统,才能保持世界经济发展的活力。

  四、建设包容型世界经济,夯实共赢基础。

  一般可以将平等界定为包容,将不平等界定为排斥。包容不仅有助于发展,而且是发展的必然要求和内在规定。目前,贫困和饥饿仍然是人类面临的重大问题。现在世界基尼系数已经达到0.7左右,超过了国际公认的0.6的“危险线”。同时,全球产业结构调整给不同产业和群体带来了冲击。因此,国际社会必须正视和妥善处理上述问题,努力让经济全球化更具包容性,建设包容性世界经济。

  建设包容性世界经济,就是要大力推动包容性发展。包容性发展,是所有人机会平等、成果共享的发展,是各个国家和民族互利共赢、共同进步的发展,是各种文明相互激荡、兼容并蓄的发展,是人与自然和谐共处、良性循环的发展。建设包容性世界经济的核心是关心不同阶层和群体特别是困难群众的需求,保障其基本的需要、利益和人权,推动各国讨论公共管理和再分配政策调整。例如,能源短缺和匮乏是造成和加剧发展中国家贫困的重要原因,因此,实现能源的可及性就成为消灭贫困和实现绿色发展的共同议题。在世界范围内,必须将发展中国家的发展置于优先位置,不搞一家独大或者赢者通吃。只有减少全球发展不平等和不平衡,才能促进各国人民共享世界经济增长成果。

  总之,习近平主席提出的建设创新型、开放型、联动型、包容型的世界经济的“中国方案”,具有典型的发展经济学意义,理应成为全球经济治理坚持的共同目标和共同理念。只有建设起和建设好创新型、开放型、联动型、包容型的世界经济,才能推动世界经济的复苏和发展,才能造福全人类。(作者系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零容忍党员干部追求低级趣味

  趣味属于人的心理和精神上的选择,党员干部远离低级趣味,关键是要管住自己,不但筑好“防火墙”,还要备好……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