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谈股论经-正文
质量提升根本在科技
//www.workercn.cn2017-11-29来源:学习时报
分享到:更多

  

  从整体上来说,我国已形成门类齐全的工业产品体系,其中220多种工业品产量居世界第一。但是,结构性供需失衡的现象随处可见,以钢铁为例:一方面国内普通钢材产能严重过剩,仅能卖出“白菜价”;另一方面高端特种钢严重不足,我国每年要花大价钱进口数千万吨。世界旅游组织称,2016年中国游客境外旅游消费达2610亿美元,同比增长12%,比位列第二的美国1220亿美元多出一倍以上。这相当于人民币1.7万亿元的境外消费,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国国内中高端产品和服务有效供给不足的尴尬局面。

  显然,提升产品和服务的质量迫在眉睫。解决低端供给过剩和中高端供给不足并存的结构性矛盾,关键是加大科技创新力度,不断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促进产业、行业结构优化和转型升级,将发展方式从规模速度型转向质量效益型。

  科技是产品质量的核心

  现在的高质量产品通常表现为技术含量高、安全性能好、智能化和自动化程度高。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技也是质量提升的根本保障。高质量的产品总是和核心技术联系在一起。质量提升是生产工艺和技术水平进步的结果,一项新设计往往意味着产品质量的提升。通过科技创新,不仅可以提升传统产业产品的品质,化解过剩产能,而且可以创造新技术、新材料、新产品、新市场,形成新供给,释放新需求,满足消费升级新要求,建立以创新为主要支撑的发展模式。

  自主创新是产品质量提升的必然选择。我国进入产业结构转型升级阶段,对技术的需求层次越来越高,如果不能自主创新,我们将难以承受大规模引进技术的巨额成本,加之真正的尖端技术也买不来,就难以突破知识产权和国际贸易中的技术性壁垒这两大关口。要把科技创新作为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的根本途径,真正实现由“生产大国”迈向“创新大国”。

  以原始创新筑牢质量和品质根基

  依靠科技创新提高质量,就是要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在产品或服务的研发、设计、生产、管理、销售及售后服务等全生命周期各阶段,都以提高产品品质为目标,发挥科技创新在质量提升中的关键作用,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形成新的能满足个性化特色需求、有市场竞争力的创意或产品。

  要提升产品和服务质量,就要扎扎实实做好原始创新。强化企业在创新中的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完善对基础研究和原创性研究的长期稳定支持机制,强化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重视颠覆性技术创新。促进跨领域跨行业协同创新,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为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

  当前,以大数据、智能制造和无线网络为代表的科技发展,加快催生了新一轮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提升质量要以重大关键技术为重点,与信息化和大数据结合起来,将创新成果迅速推广应用到数字化、智能化和特色化定制制造。

  以标准强化技术转化和产品质量提升

  标准是判断质量的依据,质量是执行标准的结果。实施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产品质量才能与国际先进水平看齐。标准是技术转化为产品质量的桥梁和纽带,要去低端产能,就要有基本的质量标准作为门槛;产品由低端迈向中高端,就要有高质量标准来引领。

  标准是技术创新的结果,技术创新的最高境界是形成国内外通用的产品、产业标准。要推动有知识产权的创新技术转化为标准,支持产业集群研制实施联盟标准,促进优势特色技术标准成为国际标准,提高标准的国际化水平。企业要建立健全技术、专利、标准协同机制,主动制定和实施先进标准,占领技术创新制高点,抢夺标准制定话语权。

  要充分发挥标准引领作用,加强企业标准能力建设,引导企业开展对标达标活动,鼓励企业采用先进质量标准,加快转化先进适用的国际标准,提升国内外标准一致性程度,消除国内外市场产品质量差距。要以标准体系建设倒逼产品质量提升,推动消费品标准由生产型向消费型、服务型转变。

  总之,我国经济发展已进入质量时代。要以提高发展品质和效益为中心,将质量强国战略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力求通过技术创新,提高产品与服务的质量,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零容忍党员干部追求低级趣味

  趣味属于人的心理和精神上的选择,党员干部远离低级趣味,关键是要管住自己,不但筑好“防火墙”,还要备好……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