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推动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成为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当前,服务业发展的特征、趋势和环境发生了一些变化,如何在新的条件下推动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2019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更多依靠市场机制和现代科技创新推动服务业发展,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推动生活性服务业向高品质和多样化升级”,这为我们更好推动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
现实地看,无论是更好适应服务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还是顺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趋势,都需要我们在推动服务业发展的进程中,更多依靠市场机制和现代科技创新。
服务业有服务产业和服务事业之分,前者一般是以增值为目的提供服务产品的生产部门和企业集合,后者是以满足社会公共需要提供服务产品的政府行为集合。从规模上看,服务产业在服务业中占据更重要的位置,约占我国服务业增加值的80%。产业的经济属性决定了其发展主要通过价格、竞争和供求发挥作用来实现,服务业发展也需通过市场机制调节各种生产要素,满足供给与需求动态关系,促进市场竞争,引导资源高效配置。当前,我国正在不断健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一步扩大服务业开放,必然要更多依靠市场机制推动服务业发展,同时也需要政府在服务事业领域更好发挥作用。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方兴未艾,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广泛应用并渗透到各行业各领域,服务业的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亦不断涌现,正在加速形成新的增长点。现代科技创新不仅是服务业更好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而且正在成为推动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
从这些方面看,市场机制的有效发挥和现代科技的广泛应用,有利于破除服务业发展中的体制机制障碍,更好激发和释放服务业的活力和潜能。在供给侧,可以吸引更多社会资本投资,适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趋势,增加更多样化、高品质服务产品的有效供给;在需求侧,能够适应消费升级趋势,更好满足不同群体、不同层次的服务消费需求,提高消费者服务满意度。从宏观上看,这也有利于增强服务业对产业转型升级和居民消费升级的支撑能力,在推动国民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的同时,助力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和新旧动能接续转换。
近年来,我国服务业保持平稳较快发展态势,结构持续优化、质量不断提升。但也要看到,服务业正在由高速增长转向中低速增长,服务业的产出效率提升趋缓,特别是与高质量发展的要求相比,我国服务业供给的总体质量水平还存在较大差距,主要表现为: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的支撑不足,生活性服务业的用户体验有待提升,高附加值和知识密集型服务领域的国际竞争力不强。究其原因,关键在于市场机制发挥不充分、科技创新能力不足。一是服务业对内开放尚不充分,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服务业市场尚未形成;二是一些领域的市场化改革进程较为缓慢;三是市场机制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水、电、气等资源性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尚不完善,这也影响了供水、供电、供气等公共服务行业的市场化进程。还要看到,服务业的创新密度不强,商业模式创新较多,但原始创新能力较弱,创新型企业数量也偏少。
“十四五”时期,我国将由工业化中后期进入工业化后期。根据发达国家工业化进程的经验,未来一个时期我国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将呈现缓步上升的态势,推动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显得更为迫切,需在用好市场机制、推动现代科技创新上发力,切实促进服务业高质量发展。
一是持续深化服务业改革和扩大开放。遵循市场规律,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推动资源依据价格、竞争和供求关系实现高效配置;在有序开放、防范风险的前提下,加快金融、电信、教育、医疗、文化等领域的开放进程;研究制定各行业的市场准入标准细则,重点推动落实“非禁即入”;加强与国际通行的开放规则接轨,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借鉴自由贸易试验区、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和深化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已取得的经验,加大改革力度;培育一批专业性强的研发设计、现代物流、商务咨询等生产性服务业企业。
二是探索建立和完善包容审慎的监管体系。针对服务业新业态新模式蓬勃发展的态势,需鼓励先行先试,对缺乏成熟标准或不适应现有监管体系的服务业新业态新模式及时开展研究监测,形成相适应的监管方式方法;积极探索服务业跨部门协同监管机制,促进服务业跨界融合监管的信息互换、监管互认、执法互助,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和全程协同监管;对平台经济、分享经济、健康服务、文化创意等领域的新业态,加快研究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强化行业自律管理;利用大数据等手段,建立开放的服务质量社会监管平台。
三是加大对创新发展的政策支持。加大各级财政对支持服务业发展的投入力度,优化国家财政专项资金使用方式,考虑推动产业项目资金更多从支持固定资产投资向人才、技术等创新投资倾斜;深化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现代科技在服务业领域的应用,支持传统服务业改造升级,将服务业信息化投资、标准化建设等纳入国家技术改造专项支持范围;支持更多符合条件的服务业企业申请成为高新技术企业,优化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加强对商业模式创新的支持;着力打造“中国服务”品牌,在国际上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
(作者单位: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产业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