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学习时政看点工事全总工会评论权益视频财经企业就业民生国际军事理论汽车健康人物书画摄影旅行文化公益教育娱乐体育

中工理论

财经

发挥政策导向作用 助推新兴产业高质量发展

李敏 祝融
2020-07-15 19:20:12  来源:南京日报

  发展新兴产业是南京优化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必由之路。建议南京在借鉴国内外优秀成功案例基础上,结合产业政策的制定及实施情况,发挥产业政策导向作用,助推新兴产业高质量发展。

  新兴产业企业数量规模逐渐壮大

  南京新兴产业主要包括新材料产业、节能环保产业、智能装备制造产业、生物医药产业、卫星应用产业、轨道交通产业、智能电网产业、新一代信息网络产业、新能源汽车产业和新型显示产业等十大产业。新兴产业企业数量和经济规模逐渐壮大,截至2019年底,南京新兴产业企业数量有4000多家。增长速度方面,南京战略性新兴产业总规模和主营业务收入等增长的速度保持在30%以上的水平。部分产业已具备规模经济效应,包括智能装备制造业、智能电网等六个产业的产值都超过千亿元规模。

  新兴产业创新能力有待增强

  新兴产业在调整优化经济结构、为南京经济发展带来新契机的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首先,南京新兴产业创新能力有待增强,企业研发投入不足。2019年南京在研发方面的投入总额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超过3%,但是企业的研发费用占比较低。即使在高新技术产业中,多数企业还处在价值链的中低端,未能掌握核心技术。比如机器人产业中包括控制系统等多数核心技术被国外垄断。产业政策需要优化新兴产业发展的顶层设计,统筹新兴产业发展布局;需要协调人才政策、财政政策等多个产业政策。其次,市场化机制不充分,科研成果转化率低。仅有10%左右有可能应用转化,大部分未能转化应用。科研缺乏政策引导,没有充分考虑市场需求,供应和需求不匹配就会导致成果转化率低下。

  以产业政策促进新兴产业高质量发展

  因此,南京的产业政策亟须强化导向作用,引导研发和市场接轨,提升成果转化率,促进新兴产业高质量发展。

  强化产业政策导向作用。优化新兴产业的顶层设计,强化产业政策的引导作用。重点围绕大数据、医疗健康、3D打印及机器人等新兴产业,引导并鼓励创新,放宽市场准入,鼓励企业大胆尝试,打造一批能攻坚、有竞争力的战略性产业创新链。给予价值链高端优质项目产业政策引导,提供新兴产业项目招引、备案、审批等环节的产业政策支持。同时,为企业创新提供有利环境,企业开发出高端技术之后,加强对技术等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完善知识产权制度。通过产业政策引领科研等领域,建立政企校联盟,整合优化各方面资源,打通需求端和供给端之间的阻隔,切实有效地提升科研成果转化率。通过需求端对产品的高质量要求,倒逼供给端的技术升级和优化,从而使新兴产业企业生产提供更加符合市场需求的高质量产品。

  统筹协调产业政策。新兴产业包括智能装备制造等多个产业。横向看,每个新兴产业都有各自相应的产业政策;纵向看,每个新兴产业又有各自发展所需的包括人才政策、财政政策等在内的产业政策。因此,需要统筹协调众多新兴产业政策,减少产业政策间的冲突,统一着力点,进而实现“1+1>2”的效果。鼓励重大新兴产业优质项目招引和落地,给予政策上的租金、设备及研发成果等方面的补贴。比如机器人产业,给予创新支持。项目招引落地之后,针对发展过程中资金的需求,给予贷款贴息、专项基金等金融扶持。针对新兴产业企业发展过程中对不同人才的需求,调整人才招引政策,进而优化人才结构和质量。

  优化产业政策智库。南京各类人才总量位居全省前列,但是从新兴产业总体布局角度看,人才结构、质量等尚需优化。产业政策,尤其新兴产业相关的政策涉及多个行业,每个行业又有着与众不同的情况。政府对这些领域进行预判分析并制定政策非常困难,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因此,政府在制定新兴产业政策时,需从优质企业、研究所、知名院校中吸纳各类人才。吸纳方式包括人才引进、柔性引进和直接咨询等,同时优化产业政策智库,完善产业政策调研、规划、评价和分析,从而提高产业政策科学性和合理性。

  [作者李敏为南京大学工程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祝融为江苏省信用再担保集团有限公司产业金融部副总经理。本文为2019年度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青年)项目“发挥产业政策导向作用助推南京新兴产业高质量发展研究”成果。来源:南京智库成果专报]

编辑:迟语洋

书评书讯

工运前沿

专家学者

新闻日历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2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