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社会关注-正文
“替考事件”暴露惩治乏力法治缺位
储朝晖
//www.workercn.cn2015-06-09来源:中国教育报
分享到:更多

  

焦海洋 绘

    近些年各地在防治替考上并非无所作为,但个别地方在管理上依然存在诸多漏洞,说明一些地方行政部门和相关机构所做的工作,仅是掐掉了替考的“苗”,却没能斩草除根。

    媒体记者“卧底”南昌高考替考事件引发的影响,近两天持续发酵。

    国务院和教育部多年来三令五申强调严肃考纪,并在考场硬件技术设施上投入巨资。近些年各地在防治替考上并非无所作为,但个别地方在管理上依然存在诸多漏洞,说明一些地方行政部门和相关机构所做的工作,仅是掐掉了替考的“苗”,却没能斩草除根。纵观近几年的高考替考事件,虽然相关部门反应比较迅速,但在处理问题时,往往把重点放在抓获并惩罚替考者上,却未能深挖背后的组织、策划者,以及与之勾结的各个关键环节的放行人;或者把重点放在技术环节,而在相关的管理制度上依然没有进行完善,结果导致打击替考年年有成绩,却未能将其根除。

    替考的根子何在?其源头当然是想寻求他人替考的考生,抑或他们的家长。他们不惜代价,通过各种渠道寻找替考者。很显然,为了自身利益,为了能够让自己或子女迈入理想学校的大门,他们不择手段,早已把个人诚信抛诸脑后。而这种现象多年未曾断绝,一定程度上也说明,整个社会的诚信意识存在缺失,有效的诚信体系亟待建立。

    替考之风之所以猖獗,根子在那些以组织替考牟利的策划者、实施者,历年来的多起案例表明,这些人确实隐蔽存在着,正是他们采取各种手段打通了各个环节,充当“上线”,为替考者提供的具有本人照片的“身份证”、“准考证”等,暗中为他们安排行程、住宿以及其他细节,并且负责打通与考试相关的各个部门的通道。可以说,这些策划、组织者是一系列替考事件的幕后黑手。然而,近年来曝光的替考案中,这些幕后操纵者往往逍遥法外,并未被挖出来得到惩治。如果不对这类人进行严厉打击,高考替考问题的根子就很难挖干净。

    在现有的考试招生管理体系下,替考者必然要通过政府相关部门的管理、审核环节才能完成替考行为,对于有组织地替考,办理包括学籍、身份证、准考证等,单靠替考“上线”即组织者不可能单独完成全过程,如果不找出教育考试系统中那些与替考者合作的人,即便增加了识别、验证设备,也无法彻底防治高考替考。如果教育系统中的相关当事人不是主动合作,恐怕也是暗中配合,至少是工作失职,然而多年来,这个问题一直没有得到有效治理。若不能严肃追查“内鬼”,深挖替考背后的利益链,就会继续给替考者留下可乘之机。扫清这条灰色通道,让它暴露在阳光下是当务之急。

    要解决上述问题,单靠一两个部门很难实现,需要相关部门独立履行各自的监督责任。若真要清理替考现象,就要顺着上述几条线,对曾经找人替考或者曾为他人替考者进行一次系统清查,即便他们已经进入大学就读甚至走上工作岗位,依然要追究他们的责任,如果查出有公职人员牵涉其中,更要诉诸党纪国法。唯有如此,才有可能彻底打消一些人的侥幸心理。在笔者看来,即便不能全部查清,查处几例也能起到震慑作用。

    现有的考试招生体制是镶嵌于行政体制之内的,是与行政体系合为一体的,而非一个专业的学业测评体系,其基本特点是并不专业,与地方行政权力交叉融合,导致考试招生的各个环节缺乏主动性和裁决能力。于是对于替考这类问题的监督属于同体监督,自己监督自己,这为一些投机者提供了可乘之机。

    在笔者看来,治理替考乱象,从体制上还需要尽快实现依法治教,颁布《考试法》,通过法律赋予考试机构相对独立、专业的权力。对于高考替考及其他违规违法行为作出明确界定,对违法行为明确可操作的处罚,从制度设计层面提出明确要求,并建立明确的责任制,从而建立以诚实守信为荣的法律和制度基础。(作者系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

零容忍党员干部追求低级趣味

  趣味属于人的心理和精神上的选择,党员干部远离低级趣味,关键是要管住自己,不但筑好“防火墙”,还要备好……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0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