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社会关注-正文
畅游绚丽甘肃 发展丝路旅游
//www.workercn.cn2015-06-17来源:人民日报
分享到:更多

  

借力“一带一路” 做强文化旅游

  一、“一带一路”建设为甘肃提供了大发展的历史机遇

  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构想,有利于加快我国西部地区开发开放的步伐,为甘肃不断增强经济辐射和带动能力、加快实现经济社会转型跨越发展提供了契机。

  古丝绸之路贯穿甘肃全境。自古以来,甘肃一直是华夏文明与域外文明贸易和人文交流的重要通路和融合之地,是中国与欧亚各国经贸往来、文化交流、交通运输的必经之地,是连接欧亚大陆桥的主要通道和沟通西南西北的交通枢纽,是名副其实的“丝绸之路经济带”黄金段。向西开放,甘肃是必不可少的通道和平台。

  二、文化旅游宜有新思路

  旅游的表面形态是休闲,内在本质是文化。发展文化旅游,甘肃赢在厚度和广度:“厚度”是文化积淀深厚,“广度”是文化形态多样。结合对国内外旅游业的观察,对甘肃的旅游发展提几点建议:

  首先,要淡化“门票”观念。国内不少景点过度依赖门票收入、不断提高票价,虽然获得一时一景之利,却有损长远和整体利益。据测算,旅游产业1元的直接收入可以拉动6.8元的间接收入。应增强群众参与性,挖掘旅游带动力,不仅能让游客更从容地品味风光文化之美,也能让更多沿线居民享受到旅游发展的好处。

  其次,大力发展数字旅游。旅游的灵魂是文化。在智能终端普遍应用的今天,旅游不仅可以让人享受满目风光,而且可以通过文化内涵的数字化来滋润游客心灵。同时,还应在更广维度上用好旅游大数据。

  此外,要有立足长远的胸怀。“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对文化旅游的投入要着眼可持续、利长远。发展旅游产业,既要有只争朝夕,做好当期业绩的心劲,也要着眼长远,有为百年基业不计一时之功的胸怀。同时,还要坚持开发与保护相结合,不为短期收益竭泽而渔。

  三、善用媒体扩大丝路旅游吸引力

  媒体助力旅游,主要可在四方面做功课:

  一是借助新闻传播,当好沟通桥梁。新闻媒体是大众获取旅游资讯最可靠、便捷的渠道。目前,人民日报有关丝路旅游的报道有1000余篇,占丝路报道的近1/4.将丝路旅游的精彩故事写入新闻报道,既弘扬了传统文化,也拉近了人们与丝绸之路的距离,为丝路旅游开拓了市场空间。

  二是精心设置议题,引导旅游热点。在丝路旅游传播上,不能止步于“跟跑”,还要力争“领跑”;不仅要满足需求,更要创造需求。今天这个对话会就是一次尝试,有助于让更多人透过媒体这扇窗口,进一步了解丝路、走近丝路、点赞丝路。

  三是监督旅游乱象,促进行业自律。随着自媒体时代的到来,旅游业进入了全媒体监督时代,而这种监督和审视也有助于促进行业自律和行业净化。

  四是用融合的全媒体手段,实现传播的全方位全天候。全媒体传播的威力超乎想象。最近,人民日报官方微博发布“祖国这么大,一起去走走!全国旅游最佳时间表!”等内容,几天内转发超过5万次,评论3000多条。因此,应借助全媒体方阵为大家提供一个向全国乃至全球报道丝路旅游的载体和传播平台。(谢国明,作者为人民日报社副总编辑)

1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 共7页

零容忍党员干部追求低级趣味

  趣味属于人的心理和精神上的选择,党员干部远离低级趣味,关键是要管住自己,不但筑好“防火墙”,还要备好……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0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