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社会关注-正文
反思“顾客就是上帝”的消费观
王晓华
//www.workercn.cn2015-09-01来源:深圳特区报
分享到:更多

  

  只有以平等模式代替高低分明的消费模式,悲剧产生的根源才会被消除,中国的服务业才能完成现代转型。

  闲暇时,携家人去餐厅吃饭,本来是种享受,但却被服务员用开水浇头,不幸成为刑事案件的受害者。这样的新闻,在已经进入21世纪的今天,这种剧情的突转颇有吊诡意味:一个平常的消费行为缘何以两败俱伤收场?是什么使其中的情节变得如此紧张?

  值得注意的是,冲突虽然发生于顾客和服务员之间,但二者的陈述却大相径庭:顾客认为自己未使用语言暴力,服务员则觉得自己受到了侮辱。显然,它涉及对顾客和服务员的角色定位。为了理清其中的脉络,简单地回顾一下消费关系的逆转。

  在上个世纪50-70年代,这样的故事根本不会发生。由于物质匮乏,消费者地位卑微。为了获得某些稀缺商品,他们不得不低眉顺目,言辞恳切,甚至极尽乞求之能事。掌握一定分配权的服务员站在高处,通常态度冷漠、表情倨傲、动作懒散。到了80年代,上述关系被颠倒了过来:随着市场经济的推进,由于商品的丰盈乃至过剩,买方的选择开始决定卖家的命运。“顾客就是上帝”之类口号迅速流行,从前备受冷落的消费者完成了逆袭:在进入商场或餐厅的一刹那,凡夫俗子似乎就已经升格为上帝,可以享受各种荣耀。

  对于还未完成现代化转型的中国人来说,这种消费理念意味着不可抗拒的诱惑:只要你愿意消费,你就是临时性的特权主体。它迎合了人们享受权力的深层心理,因而大受欢迎。于是,一种等级鲜明的关系被固定下来:顾客居高临下地发号施令,服务员谦卑、殷勤、恭敬地执行前者的意旨。随着这种消费模式的普及,许多顾客习惯了单向的要求、警告、投诉,忽略了提供服务者的心理感受、尊严、权利。然而,在这种不平等的关系中,人们的心灵往往于不经意间受到伤害。就此次事件而言,这种单向模式造成了顾客——服务员关系的紧张。从服务员的陈述来看,他觉得自己的精神受了伤害。这种说法虽然并不意味着他的暴力行为具有合法性,但却敞开了他的真实感受。如果顾客使用“请”、“能不能”、“谢谢”等词汇,后面的事情很可能就不会发生。这样说话针对的不是任何特定的个人,而是造成悲剧的因果链条。

  毫无疑问,此类事件是个缩影,暴露了存在已久的深层症候。仅仅把它当作意外,或者简单地将之归咎于当事人的心理素质,会使我们错过推动变化的机缘。必须看到,随着更多具有平等意识的90后进入服务业,原有的消费模式必将难以为继。只有以平等模式代替高低分明的消费模式,悲剧产生的根源才会被消除,中国的服务业才能完成现代转型。为此,应该反思“顾客就是上帝”之类口号,确定消费权利的边界。事实上,餐厅和商场里既没有上帝,也没有奴仆。顾客和服务员是平等的公民,区别仅仅在于所扮演的社会角色不同,二者理应相互尊重。(作者系深圳大学文学院教授)

零容忍党员干部追求低级趣味

  趣味属于人的心理和精神上的选择,党员干部远离低级趣味,关键是要管住自己,不但筑好“防火墙”,还要备好……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0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