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社会关注-正文
扶贫先扶志
——八论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本报评论员
//www.workercn.cn2016-02-04来源:宁夏日报
分享到:更多

  

  当前,扶贫开发工作进入攻坚拔寨的冲刺期,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既要治标,更要治本,而治本之策关键在精神扶贫。

  精神贫困比物质贫困更可怕。一个人的物质贫困可能只是一时,但精神贫困却会伴随一生。不论造成贫困有何种直接原因,精神贫困始终是主观上的首要根源。因此,要做好贫困地区的扶贫工作,决不能忽视精神扶贫。

  扶贫先扶志,致富先治心。给钱给物只能解一时之困,如果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缺乏内生动力,不管怎么帮、怎么扶都解决不了根本问题。有的贫困群众等靠要思想严重,躺着等脱贫,睡着等小康;有的认为贫困户的帽子“含金量”高,不愿意摘,甚至争当贫困户、贫困村;有的发展能力弱,有项目不敢要、有贷款不敢接,缺技术、没信心、怕失败。扶贫绝不仅仅是物质层面的工作,思想、精神方面的工作比物质更重要。

  人是要有点精神的。近年来,“开发式扶贫”“造血式扶贫”“移民搬迁式扶贫”等举措一浪高过一浪,但部分贫困户多年来一直受帮扶资助,至今却仍未摆脱贫困。这些贫困村、贫困人口之所以多年来扶而不起、帮而不富、助而不强,可以说与缺乏穷则思变、人穷志不穷的精神和理念紧密相关。有些人不是不能致富,而是缺乏脱贫致富的志向和勇气,缺乏勤劳苦干的精神,这就要求我们在扶贫工作中,要有足够的思想认识,“输血”重要,“造血”更重要,扶贫必须扶起贫困群众的“精气神”,既要送温暖,也要送志气、送信心。贫困户的志气一旦树立起来了,观念一旦更新了,致富的办法和干劲自然就有了,脱贫致富才有希望,扶贫的目的才可能真正实现。

  “幸福不会从天降,好日子是干出来的。”贫困群众是脱贫攻坚的对象,更是脱贫致富的主体,关键是注重调动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要改变“帮扶就是帮钱帮物”的传统观念,“不能寄希望一下子抱一个‘金娃娃’”。因此,我们要切实增强贫困群众自我发展的意识,把领导苦抓、干部苦帮、群众苦干的“三苦”精神发扬下去。要教育引导贫困群众大力弘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转变思想观念,树立“宁愿苦干、不愿苦熬”的意识,不断增强进取精神,坚定战胜贫困的信心,靠双手改变落后面貌。

  自治区脱贫攻坚誓师大会,吹响了向贫困宣战的冲锋号。找准治疗“思想病”的药方,解决头脑中的“贫困”问题,坚定信心,下定决心,迎难而上,举全区之力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才能做到不让一个地区掉队、不让一个人落下,脱贫攻坚才有由量变到质变的滴水穿石般的变化,最终兑现对人民的承诺。

零容忍党员干部追求低级趣味

  趣味属于人的心理和精神上的选择,党员干部远离低级趣味,关键是要管住自己,不但筑好“防火墙”,还要备好……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