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人社部部长尹蔚民最近表示,按照工作计划,今年将会拿出延迟退休方案。消息一出,旋即引发热议。自打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上首次提出以来,“延迟退休”始终都是一个关注度极高的话题。如果说最开始人们的讨论还停留在“要不要”的问题上,那么经过一段时间的论争,舆论已逐步聚焦在“如何延”上。
一个国家退休政策的选择,与其经济社会发展环境密切相关。我们现在沿用的女工人50岁、女干部55岁、男职工60岁的法定退休年龄,来源于新中国成立初期颁布的《劳动保险条例》。这样的年龄节点选择,是基于当时我国生产力水平、人口预期寿命等情况综合判断的结果。60多年过去,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医疗卫生条件早已今非昔比,人口平均寿命也大幅提高。与此相适,退休年龄作出调整也符合情理。而且从世界范围看,伴随国家发展程度的提高和老龄化社会的来临,延迟退休也是大势所趋。在这个问题上,我们有必要将眼光放得更长远一些。
对于延迟退休,有人说这是国家应对“人口红利”消失的必然选择。此言有一定道理,但不是全部道理。要看到,“人口红利”更多的还是劳动力概念,相较于时下所强调的“人力资源”,有很大的局限性。今天我们评判一名劳动者的价值,不光要看体力、精力,更要看能力、智力。就拿会计、高级技师、医生等岗位来说,劳动者往往“越老越吃香”。而且随着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转型升级、动能转换势在必行,对劳动力的要求也自然会从年轻能干、精力旺盛向素质优良、经验丰富转变,而后者恰恰是中老年劳动者的优势所在。如何发掘好、利用好这里头的“银发红利”,是我们必须面对的时代课题。
当然,延迟退休是一项系统工程,既涉及到不同群体的切身利益,也影响着就业、养老、保险等一系列具体工作,需要与社会公众充分沟通,找到当中的“最大公约数”。就目前来看,人们的焦虑情绪客观存在,延迟退休会挤压年轻人的就业空间吗?这样的疑问让很多年轻人陷入两难。延迟退休是否会让自己身体吃不消,在岗不在状态?这样的担忧写在很多蓝领工人脸上。如此种种,都需要有关部门在制定政策时,多多听取各个群体的意见,把方方面面的诉求考虑其中,让政策落地能够更稳更扎实。
新论撷英:权益改革,养老金改革的第四条道路 | 2014-02-17 |
“银发潮”来袭影响何在 | 2014-02-17 |
延迟退休先要厘清观念 | 2014-02-17 |
人口老龄化趋势及影响 | 2014-02-17 |
中国仍是世界经济重要动力源 | 2014-02-17 |
组合拳方能解社保费率之难 | 2014-02-17 |
“慢不得”也“急不得” | 2014-02-17 |
形成最大共识才能推行渐进式延退 | 2014-02-17 |
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 | 2014-02-17 |
北京实施延迟退休有何先验意义 | 2014-02-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