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资料索引-正文
新论撷英:权益改革,养老金改革的第四条道路
//www.workercn.cn2014-02-17来源:大连日报
分享到:更多

  

  权益改革:

  养老金改革的第四条道路

  上海财经大学公共经济与管理学院张熠在近日《中国社会科学报》撰文指出,当前我国养老保险缴费率较高,待遇又较低,传统参数改革已无太大空间。相对必要的参数改革,主要在于延迟退休年龄和适度紧缩公共部门雇员养老金。

  张熠认为,参数改革应当注意如下五点。第一,采用渐进的先慢后快的改革方式。参数改革的收益是分散的、长远的,而改革的痛苦则直接施加在特定群体身上,必须考虑改革对象的承受能力。第二,改革时机的选择至关重要。如延迟退休年龄应当选择在劳动力供给减少、人口红利消失时实施,这时对年轻人就业冲击较小。第三,改革中应设定一些自动平衡机制。如,芬兰采用了养老金待遇与预期寿命挂钩的方式。自动平衡机制的优势在于使参数改革超出政治过程之外,由外部环境变化自动触发改革,避免了政治博弈。第四,改革产生的收益尽可能在养老金体系中内部化。如通过降低缴费率将延迟退休产生的新增盈余,直接惠及参保人,实现边改革边受益。第五,改革中要注意政治技巧。如最常见的分化、补偿和模糊策略,在改革中区分“老人”、“中人”和“新人”即是典型的分化策略。对“中人”实施过渡性补偿,以换取长远制度设计的改进,则是补偿策略。2005年国务院38号文件的出台,是一次重大的参数改革,但改革过程相当平顺,部分原因就是改革策略的统筹考量,个人账户养老金减少的同时伴有基础养老金的增加,模糊的政策效果降低了改革阻力。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0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