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社会关注-正文
建设生态文明 彰显使命担当
刘 毅
//www.workercn.cn2017-10-14来源:人民日报
分享到:更多

  

  金色的胡杨,火红的枫叶,苍翠的青山,湛蓝的大海……今年国庆长假,人们陶醉于神州大地的美丽山川,纷纷点赞5年来生态文明建设的丰硕成果。5年,只是历史长河中的一瞬,但一些影响深远的历史性变革,就在我们身边发生。

  这5年,生态文明建设推进的力度前所未有。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高度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担当,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闯关夺隘,强力推进。建立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有力保障。环境保护法、大气污染防治法等十几部相关法律完成制定修订。“史上最严”的新环保法2015年开始实施,重拳打击环境违法行为,力道空前。以往较软的法规及执法,变得“像钢铁一样硬”。严肃处理腾格里沙漠污染事件、公开通报甘肃祁连山生态环境破坏问题等,彰显了党中央大力建设生态文明、推进绿色发展的坚定决心。

  这5年,生态文明建设推进的广度前所未有。

  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治国理政的突出地位,切实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发布实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行动计划,化解钢铁、煤炭等行业过剩产能,制定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办法,加强生态文化宣传教育,“采取雄心勃勃的行动”减排温室气体、维护全球生态安全。生态文明建设深入各行各业、千家万户,在重点突破中全面整体推进。

  这5年,生态文明建设推进的速度前所未有。

  党中央、国务院接连实施《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等重要政策措施。迄今38次中央深改组会议审议通过的文件中,有关生态文明建设改革的达40多份。中央环保督察马不停蹄,两年多的时间里,动真碰硬,实现31个省(区、市)全覆盖。全面推行河长制,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进行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改革攻坚举措紧锣密鼓,接连推出,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加速形成,落地生根。

  前所未有的新局面,源自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深刻认识:生态文明建设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的内在要求,是协调处理人与自然关系、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时代抉择,是关乎人民福祉和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亲自擘画,部署推动,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生态文明建设坚定不移推进,美丽中国建设迈出铿锵步伐。

  5年来,党政领导干部守护绿水青山的责任感显著增强。

  政绩考核排位,不再以GDP增长率论英雄,生态环境指标所占权重大幅增加。损害生态环境,党政同责,要严肃追究责任。领导干部审计,从以往的“审钱”延伸到“审绿”。各级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越来越自觉地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对生态环境保护不再“说起来很重要、做起来挂空挡”。很多领导干部早上醒来第一件事,就是拿起手机查看当天的空气质量指数。

  5年来,携手共建美丽中国的社会氛围日渐浓厚。

  各地区各部门主动扛起生态文明建设的政治责任,“生态”“环保”成为大会小会的热门议题。越来越多的企业认识到环保红线决不能逾越,加大投入,提标改造。越来越多的公众开始在意自己留下的“生态足迹”,踊跃参与绿色出行、垃圾分类、光盘行动、义务植树,节约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新风扑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深入人心,政府、企业、公众共治的格局正在形成。

  5年来,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持续好转。

  蓝天在增多——2016年,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三个区域细颗粒物(PM2.5)平均浓度,均比2013年下降三成以上。

  河流在变清——大江大河干流水质稳步趋好,地表水国控断面水质优良(Ⅰ—Ⅲ类)水体比例增加到67.8%,劣Ⅴ类水体比例下降到8.6%。

  绿色在拓展——年均新增造林9000多万亩,森林覆盖率提高到22%以上。

  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卓有成效,优质生态产品供给连续增加,老百姓的获得感幸福感不断增强,得到了世界的瞩目和称赞。2016年,联合国环境署发布报告,介绍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行动与成效,认为“中国是全球可持续发展理念与行动的坚定支持者和积极实践者”。

  “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建设美丽中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要内容。”坚持绿色发展理念,持之以恒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我们一定能让辽阔的中华大地,到处都有更加明丽的风光!

零容忍党员干部追求低级趣味

  趣味属于人的心理和精神上的选择,党员干部远离低级趣味,关键是要管住自己,不但筑好“防火墙”,还要备好……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