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文史纵横-正文
被动消极保护不了非遗
杨和平
//www.workercn.cn2015-05-06来源:光明日报
分享到:更多

  

  随着我国城市化的飞速发展,媒体、网络、信息的高歌猛进,我们所能接受到的信息纷繁多样,年轻一代审美趣味和审美诉求的改弦更辙,使民间流传了几百年的传统文化和文艺样式受到强烈的冲击。没有了“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的场景,也没有了“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鲜明差异。

  作为从事音乐文化的工作者,我在实地考察浙江传统音乐中发现,不论是萧山细十番、遂昌十番还是台州乱弹、处州乱弹、松阳高腔等都面临着老艺人不断谢世,演奏者青黄不接,濒临失传的局面。那正在消失的传统文化遗存的背后,隐藏着我们理解和感应世界方式的变迁。在现代化城市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我们也该清醒地意识到,更新太快、丧失边界的事物是可怕的,它给本土文化带来了威胁,有取而代之的危险。

  三种误区

  通过实地考察,我发现,浙江传统音乐非遗的保护工作中存在一些误区。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被动式与仓促式保护。对浙江传统音乐的内涵、价值,特别是对其保护的规律性、长期性与艰巨性缺乏认识,准备不足,因而在工作中时常出现“泛遗产化”;或者为了完成行政命令,还未获得保护资金,甚至对遗产还缺乏研究就进行突击性、盲目性“保护”。这种急功近利的行动,难免使保护走上庸俗化、甚至“破坏性保护”的歧路。

  二是消极式与应付式保护。由于对浙江传统音乐文化多样性价值认识的模糊、片面,一些地方政府部门,仅将浙江传统音乐保护视为文化部门或音乐专家的工作,漠视浙江传统音乐文化的流失。那些职能部门担心保护和利用民间文化无资金、无思路、无人才,心中无底便走了过场。

  三是对非遗的价值认识存在片面化和贬低化。浙江有相当一部分人认为民间文化艺术是一种低层次、难登大雅之堂、无足轻重的村歌野调和雕虫小技,存在着“即使花了精力和财力也难有长期市场”的担忧。这就需要政府部门进一步提高保护非遗的自觉性,加大宣传教育力度,使保护传统文化的观念深入人心。大众对民族文化的认知、兴趣与参与,是非遗保护的最好动力。

  两个建议

  经过走访与思考,对于非遗保护尤其是浙江传统音乐非遗的保护,我有两个建议。一是建立政府主导、民间公益性参与的“非遗”保护机制,建立“非遗”保护基金,有的放矢地进行保护。比如,为传承和保护萧山细十番,在萧山政府的推动和帮助下,楼塔镇中心小学以“传承民间艺术、提升艺术素养”为目的,创建了萧山区首个民间艺术特色学校;又如遂昌县在石练镇石坑口村建立昆曲十番传习基地,建立了昆曲十番传承学校,恢复了女子十番。

  二是对濒临灭绝的品种制订抢救措施。加强对传承艺人的保护,从情感上、物质上关心他们,让能上台的老演员带领青年演员同台演出,以老带新。同时,可以把受方言局限的传统文化请进校园,让年轻一代走近、了解乃至接受它们。还可以建立浙江传统音乐博物馆和保护区,有针对性地保护。一种音乐文化的传承所依赖的是一片可以孕育它的土地和一群懂得欣赏并懂得如何去保护它的人。(作者为浙江省非遗与保护研究基地副主任)

零容忍党员干部追求低级趣味

  趣味属于人的心理和精神上的选择,党员干部远离低级趣味,关键是要管住自己,不但筑好“防火墙”,还要备好……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0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