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熟悉、了解,并在情感上亲近时代新出现的创作对象,从对象中汲取营养,重新构建自身,形成对自身和描写对象更为深刻的再现
散文作为与韵文相对的一大文体,向来是文学创作的大户。近年来,散文作品虽然数量多,但精品少;一些散文名家的作品,分别读来虽有可取,放在一起读,却给人以叠床架屋、新意不再之感。散文写作似乎陷入了一种瓶颈,样式单调,题材趋同,缺乏独特的审美力量。
究其根源,是散文作者同外部世界的沟通出了问题。具体而言,近年来,我国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领域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也随之改变,日趋细密复杂。对于这种变化,散文界还普遍缺乏相应的新的思想资源,无力理性把握,与此同时,与当今创作对象日益疏离,缺乏互动和洞察。
面对新的变革中的时代,散文创作不能再以原有的观念去把握和表达新的现实,急需重新构建自己的观念世界,用全新的观念去审视现实,创造文学的世界,并以此为民众提供精神和情感的滋养。一方面,要汲取思想界的成果,炼就火眼金睛;另一方面,则需从变动着的现实世界中汲取营养,改变、构建自身的观念形态。
在我看来,“客体散文”就是应对当下散文创作困境的一种有效的理念和实践。所谓客体散文,就是让作品的魂、神、气、形、体,贴近大千世界中写作的对象,并因为对象不同,写出不同的作品。以此来使每篇作品,都是一次新的尝试,都是一次全新的写作,都是对昨日自己的一次走出,既不在原地踏步,也不围绕写作定势打转,而是让自己永远走在行进的路上。
客体散文的理念与写作实践,对当下散文创作如何面对社会现实,有着不容小视的变革意义。那就是,不用作者原有的或者预设的态度和观念来形塑、评判自己所写的对象,而是去熟悉、去了解并在情感上亲近时代新出现的创作对象,从对象中汲取营养,重新构建自身,且又在重新构建自身中,形成对自身和描写对象更为深刻的再现。
客体散文这一概念虽然是新近提出,但其包含的写作理论却仍然是对前人经验的继承。王国维讲“意境”时曾说过,“有有我之境,有无我之境……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无我之境的艺术力量,在于物物相遇时的力量如何,物是物本身。上世纪50年代,文艺理论家胡风强调,作家的创作过程,就是作家自己与所写对象这主客观“相生相克”“相互搏斗”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作家改变着所写对象,对象也改变着作家自己。所以,作家的创作过程,就是深入生活的过程。
客体散文在今天的提出,尤具现实的迫切性,还由于,在中国意象造型观的文学创作传统中,往往更多地强调创作者面对创作对象的支配力量——不管这一支配力量,是以服从“整体”的个人出现,还是以独立的个人出现,都不大尊重创作对象自身的存在价值,而在今天,更应该尊重的,恰恰是创作对象自身的存在价值。
这其实也是写作的一种哲学思辨。放弃“以我为主”而强调对话,注重在对话中寻求共识。“我”在承认自己是一个主体的同时,应该相应地承认他人也是作为主体而存在,相互之间承认、对话,并在这其中形成共识,在共识中相辅相成,才是现代人所应该倡导的“主体间性”关系。而当我们在客体散文中,将所写的我们认可或者不认可的客体,也当作一个主体予以重视、尊重时,我们就在写作实践及其所提供的作品中,彰显、倡导着这样一种现代人的“主体间性”关系的建立。这种客体散文的出现,谁又能说不是散文写作的一次时代性变革呢?谁又能说不是时代性变迁在散文世界中的具体体现呢?
思想闲不住——叶小文和他的《望海楼札记》 | 2011-05-16 |
李大钊与中国共产党的创建 | 2011-05-16 |
散文写作亟待强化草根情怀 | 2011-05-16 |
作家的精神家园 | 2011-05-16 |
论文也需短下来 | 2011-05-16 |
用青春激情讲述中国故事 | 2011-05-16 |
“文学与时代”随笔 | 2011-05-16 |
散文的范畴亟待确立 | 2011-05-16 |
梁晓声:用行动温暖社会 | 2011-05-16 |
与人民同心 与人民同行 | 2011-05-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