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文史纵横-正文
百年汉冶萍的“前世今生”
//www.workercn.cn2015-06-17来源:光明日报
分享到:更多

  

汉阳铁厂外部环境探析

  张之洞创办汉阳铁厂,是近代史上众说纷纭的老课题。百年来,学界评价张之洞创办铁厂的失误,多着眼于主观决策及企业内部管理,较少关注外部环境的制约。事实上,张之洞在宏、微观环境尚未具备的形势下创办汉阳铁厂,不仅增加了这一事业的艰巨性、悲剧性,也种下近代中国钢铁工业遭受重大挫败的基因。

  1889年,张之洞开始筹办铁厂,环顾世界已为时较晚。此时西方大国产业革命已相继完成,美国铁产量超过英国。汉阳铁厂是为筹建卢汉铁路而创办,本是铁路的附属物,先天具有对铁路的依赖性。更悬而未决的是,高层关于铁路之争始终没有定论,对铁路、铁厂建设毫无定见,朝令夕改;清廷与地方督抚既有私人恩怨、观念的分歧,又有集权和分权的矛盾,难以达成共识。汉阳铁厂1894年6月30日炼出第一炉铁后既无销路,又无生产资金,只得停炉。集中在铁厂的这些体制性矛盾,是整个洋务运动的一个缩影:决策者与参与决策层既缺乏共识,没有统一方案,又无力整合现有的微薄资源,整体上是杂乱无序、自相矛盾的。

  汉阳铁厂是在进口钢铁垄断中国市场且关税不能自主的形势下创建的。西方钢铁业有规模、技术、质量和成本等优势,而中国的进口税又极低,使得汉阳铁厂从一开始便毫无防护地面临着强敌的正面挑战。在制造工业、建筑钢材等市场尚很弱小的环境中,钢轨是铁厂赖以生存的唯一希望。然而中国铁路正是列强激烈争夺的焦点,列强在借铁路圈定势力范围之余,不仅要以贷款取得高额利息,还要以铁路器材赢得高额利润。另外,大冶铁矿和汉阳铁厂又逐步沦为对日提供生铁和矿石的基地。钢轨销售和矿石供应两头受创,汉阳铁厂还能有多少生机呢?中国钢铁工业初期的不幸遭遇,从外部因素来说,是列强用强权和暴力分配世界市场的必然结果。

  汉阳铁厂的焦炭供应亦受外部条件的制约。晚清近代采煤业进展缓慢,收效甚微。张之洞到湖北后,派人四处勘探,均未发现长江沿岸距离铁矿较近的地区有适宜炼钢的煤炭资源。后来盛宣怀不得不克服相距千里、运输困难的障碍,开发萍乡煤矿。可见开办铁厂既有自然资源的制约,又有当时采煤业、交通设施滞后的挈肘。

  概观中国近代钢铁工业创建的流程,不难看出它是逆向运行的:出于修铁路需要建设铁厂,要建铁厂再找煤矿,煤矿找到了再修运煤铁路。它不同于英国的产业革命,是上游产业的发展,基于社会需要并为下游产业提供发展条件。并且在这一过程,还伴随着国家关税、铁路修筑、煤铁资源等主权被掠夺、侵占。在这种情势下,张之洞及其钢铁工业陷入孤军奋战、难以突围的结局便是不可避免的了。(张实,作者单位:湖北师范学院汉冶萍研究中心)

第1页 上一页 3 4 5 6 7 8 共8页

零容忍党员干部追求低级趣味

  趣味属于人的心理和精神上的选择,党员干部远离低级趣味,关键是要管住自己,不但筑好“防火墙”,还要备好……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0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