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在广播影视改革发展中,要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推进两个效益相统一,首先必须切实打牢思想理论根基。牢固树立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两个效益相统一的本质观。
广播影视是党的重要宣传思想文化阵地,是党的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方面。必须正确认识和把握广播影视工作的意识形态属性和产业属性的关系。
市场经济条件下,广播影视要追求经济效益、提升经济实力,这是文化竞争、传媒竞争的重要方面,也是自身发展的重要基础。但是,不论是具体作品的创作生产,还是单个企业和整个行业的发展,都不能搞“唯经济效益”。
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进一步深化“走转改”,扎实开展“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题实践活动,引导广播影视工作者深入基层、深入实际、深入群众,努力制作播出更多贴地皮、接地气、有人气、有温度的作品。
要重视收视率,但不能搞唯收视率。要规范开展收视率调查,强化收视调查的客观性、科学性、系统性、创新性,特别是要适应视听媒体数字化双向互动的大变革和节目网络点播、移动收看的新趋势。
认真贯彻中央政治局最近审议通过的《关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意见》和中办、国办刚刚印发的《关于推动国有文化企业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指导意见》,要求我们把坚持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作为广播影视改革发展目标,始终以坚持正确导向为灵魂,以繁荣精品创作为中心,以坚守社会责任为己任,不断推出更多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俱佳的优秀作品,更好地发挥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
一、夯实思想基础
在广播影视改革发展中,要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推进两个效益相统一,首先必须切实打牢思想理论根基。
牢固树立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两个效益相统一的本质观。广播影视是党的重要宣传思想文化阵地,是党的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方面。必须正确认识和把握广播影视工作的意识形态属性和产业属性的关系。一方面,遵循产业属性、运用市场机制,是广播影视内容产品实现价值的重要途径。一般来说,优秀的产品销售越多、传播越广,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就越好。从实践来看,产业经营已经成为广播影视发展不可缺少的重要来源和经济支撑。但另一方面,我们也决不能只讲产业属性而忽视意识形态属性,决不能以产业属性来影响和削弱意识形态属性。必须坚持两种属性、两个效益的有机统一。这种统一,首先是统一于服从,就是要始终突出意识形态属性,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当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发生冲突时,经济效益要服从于社会效益;其次是统一于相互促进,就是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两者要实现良性互动、相辅相成、共同增长。
牢固树立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两个效益相统一的服务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社会主义文艺,从本质上讲,就是人民的文艺。必须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理念,始终把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把握人民需求、反映人民心声,着力为人民抒写、为人民抒情,着力提升人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人民服务,不是“为人民币服务”。无论怎样,我们都不能在市场经济大潮中迷失方向,不能在为什么人的问题上发生偏差,不能当市场的奴隶,不要沾满铜臭气。
牢固树立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两个效益相统一的发展观。繁荣发展广播影视,既体现在市场价值、经济效益和经济实力的增长,更体现在社会价值、社会效益和社会影响力的增长上。市场经济条件下,广播影视要追求经济效益、提升经济实力,这是文化竞争、传媒竞争的重要方面,也是自身发展的重要基础。但是,不论是具体作品的创作生产,还是单个企业和整个行业的发展,都不能搞“唯经济效益”。越是深化改革、创新发展,越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努力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共增长。要把两个效益相统一,作为衡量广播影视改革发展成效的重要标准。只有这样,才能正确履行职责、更好地发挥职能作用,才能真正做强做优做大广播影视,大大提升思想舆论引导力、文化民生服务力、市场经济竞争力和中华文化软实力。
二、创新思路举措
结合广播影视工作的实际,全面落实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要重点强化以下三个方面。
创新引导。一是强化理论引导。就是要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特别是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最新成果的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进一步深化“三项学习教育”活动,积极引导广播影视工作者坚定“二为”方向,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文艺观、出版观、历史观,始终坚持正确立场,自觉履行崇高职责。二是强化实践引导。就是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进一步深化“走转改”,扎实开展“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题实践活动,引导广播影视工作者深入基层、深入实际、深入群众,努力制作播出更多贴地皮、接地气、有人气、有温度的作品。这方面,近年来我们推出了一系列产生广泛影响的新闻报道和节目栏目,如新疆皮里村孩子的上学路、内蒙古土豆滞销、记者走基层蹲点日记等系列报道和纪录片《东方主战场》、《大国工匠》等,播出后都取得了很好效果。三是聚焦项目引导。要集中优势资源,大力实施“名人名品名栏目工程”。主要是按照服务群众、精益求精、市场检验和创新发展的要求,通过题材规划引导、剧本论证引导和过程督导等方式,综合运用课题式设计、项目式管理、工程式推进、台账式督查、绩效式考核的“五式工作法”,谋划培养一批敬业尚德、业务精湛、锐意创新的广播影视工作者,推出一批站得住、叫得响、传得开、留得下的精品力作,以优秀精品带动全面繁荣。
创新机制。一是完善政府与市场相协调的机制。推进文化发展,要发挥市场在文化资源配置中的积极作用,同时也要发挥好政府的主导作用。对于面向市场的经营性产业来说,政府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导向的把握、市场的规范与引导,体现在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法制环境和市场环境。对于主要由政府承担的公益性服务来说,也可引入市场机制,通过面向社会、招标采购的方式来进行。近年来,我们努力把公益性服务和经营性服务紧密结合在一起,统筹考虑、统一运作,通过壮大经营性服务来支撑和促进公益性服务,实现两个效益的双丰收。这方面今后要进一步深化创新。二是完善宣传与经营两分开的机制。广播影视单位既是党和政府的喉舌,也是传媒产业、文化产业的重要经办主体。依法依规开展有关经营活动,必须做到事业与企业分开、采编与经营分开,禁止采编播人员与经营人员混岗。新闻单位中的经营性部分,可以按规定从事业体制中剥离出来转制为企业,但应由国有资本绝对控股,为发展壮大新闻宣传主业服务。三是完善多出精品的机制。目前,广播影视领域各种社会资本投资比较活跃,但不少项目缺少充分的论证,投资的理性化程度不高,这也容易出现内容跑偏或雷同、跟风、平庸之作多的问题。为此,要建立精品项目储备制度,充分发挥其引导社会理性投资、繁荣精品创作的基础性作用。要通过加大资金、资源和政策的供给,进一步完善广播电视节目、网络视听节目、影视剧、影视动画、纪录片等方面的精品扶持机制。进一步完善优秀精品的传播机制,继续实施好剧推荐制度,积极开展精品项目展播展映展售,活跃优秀精品的宣传评论推介,努力扩大优秀精品的覆盖面和影响力。
创新管理。落实两个效益相统一,必须积极适应传媒发展的规律和趋势,深入推进管理创新。一是改进审核审查。进一步做好影视剧投拍的备案公示管理。强化属地管理、过程管理,严把导向关、内容关、播映关、准入关,绝不允许“文化三聚氰胺”、“文化地沟油”、“文化雾霾”类的作品进入市场、流向社会。加强新兴媒体内容的审查审核管理,坚持与传统媒体遵循同一的导向要求和内容标准,坚持先审后播、先审后传,真正做到正确导向全覆盖、导向要求无例外。二是改进宏观调控。近年来,这方面已经采取了一系列的举措。比如,节目方面,就上星综合频道娱乐节目的总量、时段、结构、比例等进行调整,娱乐节目数量大大减少、质量和品位明显提升,同时相应增加了新闻、道德建设和文化类的节目。影视剧方面,对国产影视剧、影视动画、纪录片的播映时段、播映总量以及引进片的播映比例等做出明确规定。针对上星频道还实施了“一剧两星、一晚两集”的电视剧播出政策。广告播放方面,出台实施取消电视剧插播广告的管理措施,同时加大公益广告的制播。三是改进管理制度。加强法制建设,完善广播影视内容版权管理。进一步完善内部管理制度,国有影视企业要明确把社会效益第一、社会价值优先的经营理念体现到企业章程和各项规章制度中,推动党委领导与法人治理结构相结合、内部激励和约束相结合,形成体现文化企业特点、符合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的资产组织形式和经营管理模式。从事广播影视内容创作生产传播的企业,党委书记要切实履行内容导向管理第一责任人职责,要建立健全编辑委员会、艺术委员会等专门机构和内容把关、导向管理的相应制度。
三、强化考核评价
强化内容产品考核评价。一是要抓好内容产品综合评价体系的建立。把坚持正确导向作为评价一切内容产品的基本前提,把人民满意与否作为评价一切内容产品的最高标准。建立科学的内容产品综合评价体系要以质量评价为核心,坚持做到三个“三统一”,即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的统一,群众评价、专业评价、市场检验的统一,可量化、可追溯、可核查的统一。二是要抓好内容产品综合评价体系的运用。要积极推进节目综合评价体系的落实,使之成为各台节目建设、管理、考核的重要依据。要积极运用节目综合评价体系,推进节目创新创优,推进精品项目实施,改进政府评奖。在综合评价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实施退出管理,坚决叫停综合评价不合格、有问题的节目,同时对有关播出机构、频道频率和制作经营机构做出相应处罚。三是要正确看待视听调查。要重视收视率,但不能搞唯收视率。要规范开展收视率调查,强化收视调查的客观性、科学性、系统性、创新性,特别是要适应视听媒体数字化双向互动的大变革和节目网络点播、移动收看的新趋势,积极推动收视调查从数据搜集向数据挖掘转变、从数据整理向信息分析转变、从数据汇总向价值提炼转变,全面提升收视调查的质量和水平,使之更好地在节目综合评价体系中发挥积极作用。
强化发展绩效考核评价。一是要突出社会效益指标考核。必须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建立健全两个效益相统一的评价考核机制,保证社会效益指标考核权重占50%以上,并结合不同部门的实际,将社会效益考核细化量化到具体指标中。二是要突出社会监督评价。积极探索、分级分类建立广播影视机构社会责任报告制度,主动接受社会公众的监督评价。三是要突出考核评价的引导、激励作用。
强化人才质量考核评价。一是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标准。要引导广播影视工作者切实增强担当意识、责任意识、奉献意识,以政治觉悟、思想道德、工作能力和工作实绩为重点,形成两个效益相统一的选人用人导向。二是坚定德艺双馨的追求。广大广播影视工作者要自觉坚定理想信念,切实加强生活积累、知识积累、思想积累,立人格、讲品位、重艺德,努力以高尚的职业操守、良好的社会形象、文质兼美的优秀作品赢得人民喜爱和欢迎。(作者: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副局长、中央电视台台长)
正确处理四个关系加快发展文化产业 | 2010-08-26 |
江苏率先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的思考 | 2010-08-26 |
坚持教育者先受教育 | 2010-08-26 |
发展文艺事业要兼顾好“两个效益” | 2010-08-26 |
解读第十四次深改组会议亮点:再树“改革实... | 2010-08-26 |
文化企业要善于“站着挣钱” | 2010-08-26 |
文化企业担负文化传承使命 必须始终坚持把... | 2010-08-26 |
关于推动国有文化企业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 | 2010-08-26 |
健全体制机制 确保文化企业把社会 效益放... | 2010-08-26 |
国有文化企业改革要坚持社会效益优先 | 2010-08-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