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文史纵横-正文
优秀传统文化是核心价值观的基础
张岂之
//www.workercn.cn2015-12-01来源:光明日报
分享到:更多

  

  编者按

  三年前,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中国梦”,之后又对中国梦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在联系进行了系列论述。11月29日,在“中国梦”提出三周年之际,“中国梦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座谈会在京举行,来自中央党校、中国社科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单位的专家就中国梦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关系、如何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阐释和研究中国梦进行了深入探讨。从今日起,本报开设“中国梦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专家谈”栏目,陆续刊发与会专家的发言摘要,希望有助于读者更好地理解、阐释、落实总书记的论述。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梦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在联系有系列论述,对此,我们要学习好、阐释好。

  2013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提出“四个讲清楚”,阐述“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从而说明中国历史、中国道路有其鲜明的独特性。

  2014年2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13次集体学习会议上说:“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从“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的表述可以看出,我国意识形态安全面临许多挑战,对此不能视而不见。我们走自己的路,必须要有自己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作为立足点,有优秀传统文化与现实先进文化相结合而形成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以引导。

  2014年5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阐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在联系,指出:我们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丰富营养,否则就不会有生命力和影响力”。

  2014年9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上的讲话,阐述“包括儒家思想在内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蕴藏着解决当代人类面临的难题的重要启示”,提出“我们要善于把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和发展现实文化有机统一起来,紧密结合起来,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继承”。他强调人们研究、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坚持古为今用,以古鉴今,坚持有鉴别的对待,有扬弃的继承,而不能搞厚古薄今、以古非今,努力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使之与现实文化相融相通,共同服务以文化人的时代任务。”这是对我国宣传工作者、文化工作者、教育工作者提出的重要任务。

  2015年9月3日,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两次提到中华民族5000多年的文明成果。他强调:“中华民族创造了具有5000多年历史的灿烂文明,也一定能够创造出更加灿烂的明天。”这些就是今天我们倡导道路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坚实基础。

  2014年10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说:“中华文化既坚守本根又不断与时俱进,使中华民族保持了坚定的民族自信和强大的修复能力,培育了共同的情感和价值、共同的理想和精神。”这是对中华文化特色的深刻揭示。其中“修复能力”是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使民族从危难中走出来的动力,例如《左传·昭公四年》中所引用的晋国司马侯所说:多难兴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忧患意识、民本思想等都是民族“修复能力”的表现;《列子》书中愚公移山的故事正是民族“修复能力”的艺术体现。

  基于以上理解,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论述,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内在精神,又具有很强的现实性;是历史性与时代性二者圆融会通的表现。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主要应汲取其中的精神营养。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是民族精神的体现,具有文明创造精神、穷本探源的辩证精神、天人合一的和谐精神、人格养成的道德精神、博采众长的会通精神、以天下为己任的爱国精神、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等。温故才能知新,这些是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实基础。总之,既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引领,又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以及不同文明的交流互鉴,这就是我们实现中国梦的伟大精神力量。

  (本报记者 李韵整理)

零容忍党员干部追求低级趣味

  趣味属于人的心理和精神上的选择,党员干部远离低级趣味,关键是要管住自己,不但筑好“防火墙”,还要备好……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