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每年的农历正月十五,佛山都有“行通济”的民俗。今年也不例外。通济,即通济桥。行通济,就是到通济桥上走一遭。据说佛山城南原来有一条通济河,河上的桥就叫通济桥。沧海桑田,河与桥早已湮没,但前些年为了民俗的需要,通济桥得到重建。报道说,元宵节当天佛山共有70万人“行通济”,或一家老小,或呼朋唤友。正月十六,热度不减,通济桥前正午仍然人头攒动,众多市民烧香之余,提着生菜、转着风车“行通济”。
“行通济”做什么呢?民谣道出了其中奥妙:“行通济,冇闭翳。”冇,方言字,“没有”的意思。记得上世纪七十年代末第二轮简化字表公布的时候,“有”正被简化成“冇”,意思在广州白话里正好南辕北辙。闭翳,方言词,大抵是忧愁、衰气的意思。那么,“行通济”的寓意就非常清楚了:祈福新年,万事如意。如果用本地方言来表述,就是“咩衰气都赶走晒”。
看了关于“行通济”的一些资料,似乎都是在说这是佛山本土“独立起源”的民俗,如桥头石级共9级,桥尾13级,反映出“九出十三归”的意念云云。在文化人类学古典进化论学派那里,也的确在理论上提供了支撑。该学派认为人类因为本质的一致,所以文化发展虽然互不相干,但因为具有共同的法则,沿着一条完全相同或相似的路线自动演进。但古典进化论论派只是人类学最早形成的学派,在其他学派问世之后,影响日渐衰落。比如传播论派,认为人类文化的发展主要依靠传播,是相互影响作用的结果。我就比较认同此论。以佛山“行通济”来说,很可能与历史上其他地方普遍存在的正月十六“走百病”民俗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所谓“俗言此夜鬼穴空,百病尽归尘土中”。而佛山的“行通济”原本也正是在正月十六进行,只是近年才改在正月十五,因此一些老佛山至今“都是十六行通济”。
具体来看。谢肇淛《五杂组》云:“齐鲁人多以正月十六夜游寺观,谓之走百病。”这说的是明朝时的山东。刘侗、于奕正《帝京景物略》云:“(正月)八日至十八日,集东华门外,曰灯市。贵贱相遝,贫富相易贸,人物齐矣。妇女着白绫衫,队而宵行,谓无腰腿诸疾,曰走桥。”这说的是明朝时的北京。《清稗类钞》引《柳边纪略》云:“正月十六日,妇女步平沙,曰走百病;或连袂打滾,曰脫晦气,入夜尤多。”这说的是清朝时的东北。顾禄《清嘉录》云:“元夕,妇女相率宵行,以却疾病。必历三桥而止,谓之走三桥。”在补充文字中又说:“上元,妇女走历三桥,谓可免百病。”这说的是清朝时的苏州。我的一位在四川阆中工作的同学日前说,他们那里在2013年已将“正月十六‘游百病’”成功申报为“中国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他们明清时的《阆中县志》中已经记载:“上元后一日,锦屏山游人如蚁,谓之游百病。”
比对一下就不难发现,“行通济”与“走百病”在时间、地点、功能等几个关键元素上大致相当,或者说具有本质上的相似:正月十六、走桥、祈求健康。个别不同的地方,大家都稍有不同:有的地方参与者主要是妇女;有的地方要走过三座桥;佛山是丢生菜、转风车,有的地方还要“至城各门,手暗触钉”,即所谓“摸钉儿”以冀望能生儿子。这不奇怪,普遍性存在于特殊性之中,特殊性包含着普遍性,矛盾既然如此,民俗也不例外。民俗在某个地方存在,就必然融入某个地方的特色。以所见推所不见,从前的正月十六,全国各地一定都热闹非凡,“都城灯市春头盛,大家小家同节令。姨姨老老领小姑,撺掇梳妆走百病”,明朝周用的诗句道出了一斑。
振兴传统节日,我的观点一向是应当从节日民俗切入,注入新的内涵。视野所及,阆中与佛山的做法正十分可取。阆中是将传统体育活动融入“游百病”之中,佛山则将“行通济”同时打造成“慈善文化人人行”活动。倘若各地都能开掘本地具有积极意义的传统民俗,使之焕发出新的活力,则传统文化何来日渐式微之虞?
为政以通下情为急 | 2009-09-15 |
黄会林:关于“第三极文化”的思考 | 2009-09-15 |
论文选编(一) | 2009-09-15 |
论文选编(二) | 2009-09-15 |
论文选编(三) | 2009-09-15 |
论文选编(五) | 2009-09-15 |
明清江南(湖州)的桥与桥文化 | 2009-09-15 |
克服思想障碍 自觉投入活动 | 2009-09-15 |
政府工作报告 | 2009-09-15 |
天中端午 | 2009-09-15 |